閃光指數

閃光指數

閃光燈指數gn是反映閃光燈功率大小的指數之一。

閃光指數

閃光燈閃光燈

閃光燈指數gn是反映閃光燈功率大小的指數之一,好的閃光燈應該輸出穩定並可調、色溫標準(一般為5500k左右,與日光相同)、回電速度快、可轉向、可改變光照範圍等。

目錄

閃光燈指數概念
閃光指數/攝距=光圈係數.
閃光指數÷攝距=光圈係數1.片速與閃光指數
2.攝距單位與閃光指數
3,現場條件與閃光指數
4.輸出光角與閃光指數
5。輸出光量與閃光指數
影響閃光燈輸出光量的其他因素閃光燈指數 概念
閃光指數/攝距=光圈係數.
閃光指數÷攝距=光圈係數 1.片速與閃光指數
2.攝距單位與閃光指數
3,現場條件與閃光指數
4.輸出光角與閃光指數
5。輸出光量與閃光指數
影響閃光燈輸出光量的其他因素

閃光燈指數

概念
閃光燈指數:GN.閃光指數關聯著如何使用光圈, 是反映閃光燈功率大小的指數之一.閃光燈指數有兩種作用:一是供鑑別閃光燈功率的大小,GN的數值越大,表示功率越大,二是當採用手動方式閃光燈拍攝時,供計算,確定閃光曝光的光圈大小,基本公式是閃光指數/攝距=光圈係數.
標識閃光燈(現均指電子閃光燈)性能的一個重要參數就是閃光燈的功率,閃光燈功率的大小通常是用指數“GN”表示的,對於ISO 100感光度的膠捲或數位相機設定而言,GN = 光圈係數 x 拍攝距離(米),因為閃光燈的發光時間非常短(1/300秒 -- 1/20000秒)所以快門速度只要能達到閃光同步,對閃光曝光幾乎沒有影響,曝光量由光圈和閃光燈的輸出量控制。例如,使用指數GN =24的閃光燈全光輸出作主燈拍攝,感光度設定在ISO 100,拍攝距離為3米,則正確曝光的參考光圈係數為 24/3 =F8。如果使用其它感光度的膠捲或調整數位相機的感光度,則可以使用下面的公式計算新的指數:新指數 = 開平方(新ISO值 / 100) x 標稱指數
自身有自動閃光功能的閃光燈可以根據被攝體的反光控制輸出比例,如E-TTL自動閃光,在正式拍攝之前,先行預閃,根據被攝體的反光,不但可以改變閃光的輸出量,相機還可能改變曝光組合甚至白平衡(數位相機)。  
 
在電子閃光燈的使用說明書上,廠家都為你標明該閃光燈的閃光指數(常用“GN”表示)。閃光指數對你有兩種作用:一是供你鑑別閃光燈功率的大小,“GN”的數值越大,表示功率越大;二是當你採用手動方式閃光拍攝時,供你計算、確定閃光曝光的光圈大小,基本去式是:閃光指數÷攝距=光圈係數
使用這一基本公式時應注意這種標定的閃光指數的含義許多情況下,對閃光指數需要靈活套用。

1.片速與閃光指數
同一輸出功率的閃光燈,用於不同片速的膠捲時,具有不同的閃光指數。在閃光燈的說明上,有的是以表格形式標出不同片速所對應的不同的閃光指數;有的只標出一個閃光指數,這通常是閃光指數ISO100而言的。
2.攝距單位與閃光指數
國內廠家提供的閃光指數,是以“米”為攝距單位,國外廠—家有的以“米’’為攝距單位,有的是以英尺為攝距單位,在使用公式計算光圈係數時,務必使用相應的攝距單位。閃光指數與攝距單位的變換可運用下列公式: “閃光指數(英尺) X 0.3=閃光指數(米)” “閃光指數(米) X 3.3=閃光指數(英尺)”
3,現場條件與閃光指數
廠—家標定閃光指數的現場條件通常是:普通大小的房間、一般的現場光照明(室內白天自然光和夜間照明燈光)。當把閃光燈用於太大、太小、太亮、太暗的現場條件時,標定的閃光指數就不可靠了,需根據實際情況調整閃光指數,或對標定閃光指數計算出的光圈適當縮小或開大使用。開大或縮小光圈與變換閃光指數的關係可用下列公式:
開大1/2檔光圈 = 閃光指數 X 1.2
開大1檔光圈 = 閃光指數 X 1.4
開大2檔光圈 = 閃光指數 X 2
縮小1/2檔光圈 = 閃光指數 X 0.84
縮小1檔光圈 = 閃光指數 X 0.7
縮小2檔光圈 = 閃光指數 X 0.5
(閃光燈指數隻和ISO有關,一般的閃光指數是在ISO100時。還有一個公式:閃光作用距離=閃光燈指數/光圈值)
4.輸出光角與閃光指數
有些閃光燈可以調節輸出光角,這時,標定的閃光指數通常是針對標準鏡頭的輸出光角的。當變換輸出光角使用時-,應注意相應調整閃光指數。同樣的輸出光量,當輸出光角擴大,閃光指數便減小,當輸出光角變小時,閃光指數便增大。例如佳能430EZ閃光燈,針對50mm鏡頭的輸出光角的閃光指數為35(1S0100/米),擴大光角至適用24mm鏡頭時的閃光指數為25,縮小光角至:適用80mm鏡頭時的閃光指數為43,閃光燈的使用說明中往往提供這種資料,應注意查看。
5。輸出光量與閃光指數
有些閃光燈可以手動調節輸出光量,如全光、1/2光、1/4光、l/8光等等。這時,標定的閃光指數又是針對全光輸出而言的。使用不同輸出光量時,閃光指數的調整可用下列公式計算:半光的指數 = 全光指數 X 0.7
1/4光的指數 = 全光指數 X 0.5
1/8光的指數 = 全光指數 X 0.36
1/16光的指數 = 全光指數 X 0.25

影響閃光燈輸出光量的其他因素

除上述因素外,還有閃光燈的新舊。標定閃光指數都是針對新閃光燈而言的,當閃光燈陳舊時,由於燈面的起毛、燈管的老化等因素,均會使輸出光量降低,這也就需要採用開大光圈的辦法來加以彌補,或者根據需要開大的光圈量,相應調整閃光指數(參見“現場條件與閃光指數”中的公式)。
閃光燈的“輸出光量”與“閃光指數”都表示閃光燈的功率多少,但兩者的表示法和含義是有區別的。
“輸出光量”採用“有效燭光秒”表示,簡稱“ECPS”(Effective Candale Power Second)。同一隻閃光燈的最大輸出光量的數值是穩定的,不變的。 “閃光指數”簡稱“GN”(GuideNumber),是閃光燈生產廠家根據該閃光燈的輸出光量,為便於你閃光曝光時計算光圈係數而提供的一種數據。同一隻閃光燈的閃光指數會隨著膠捲片速的不同、輸出光角的變化而變化。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