門票經濟

門票經濟

門票經濟,是指旅遊景區依靠門票收入而形成的經濟。對國內絕大多數旅遊景區來說,門票收入是其主要經濟支柱。自2004年底北京故宮等景點醞釀門票漲價後,全國各知名景點紛紛跟進。其後幾年間,全國範圍內的多數旅遊景區“漲”聲一片,掀起了一波波門票漲價潮。

名詞簡介

門票經濟簡單地說,就是在一個特定的旅遊市場內,經營者和管理者以收取門票為主導盈利模式和管理方式的旅遊經濟體制。

發展狀況

旅遊直接收入

門票經濟門票經濟

在中國許多著名的世界遺產地和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門票收入均已成為最大、最直接的經濟收益,門票收入占景區總經營收入的比例還呈現出逐年上升的趨勢。有些知名度較高、集世界遺產地和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於一身的景區,門票收入占總收入的比例已經達到了50%以上,個別的甚至高達90%以上。

中國門票的平均水平占人均GDP的比例接近1%,是其他國家的10倍以上,堪稱世界第一。而在許多國家,世界遺產及國家重點景區秉承的原則是:門票價格相對較低,許多著名景區不收、或象徵性地收取門票,門票價格不超過人均月收入的1%。

抑制經濟發展

“門票經濟”加重旅遊支出負擔,迫使遊客減少停留時間和其它支出,致使當地旅遊收入單一,獲益鏈條太少,難以促進本地旅遊經濟的發展。旅遊業是一個完整的產業鏈條,簡單說它是由“吃、住、行、游、娛、購”幾個要素形成的產業集群,當“景區遊覽”異軍突起,就會發生產業鏈結構變異,導致其它旅遊行業的萎縮。遊客群體的“平均可自由支配經費”在一定經濟階段是一個常數,由於“門票”花銷過大,必然會扼制遊客吃、住、行、娛、購的支出消費。沒有消費市場,旅遊相關要素及相關延伸產品就不可能全面發展,始終處於發育不良狀態。

妨礙旅遊發展

門票經濟推動景區門票上漲門票經濟推動景區門票上漲

“門票經濟”自身膨脹,必然產生各種惡疾:上行下效,促使門票泛濫,各地都有可能把各種自然與人文景觀,乃至小鎮、村落、民居等圈起來收費,由小圈變大圈把社會變成封閉系統,妨礙開放性休閒旅遊發展;

漲價亂象

門票亂漲價——這是門票經濟的突出特點。據不完全統計,全國已有近半5A景區門票價格超過百元(人民幣,下同),有的甚至超過200元。

管理規定

《關於促進旅遊業改革發展的若干意見》提出,利用風景名勝區、自然保護區、文物保護單位等公共資源建設的景區門票以及景區內另行收費的遊覽場所、交通工具等項目的價格,要實行政府定價或者政府指導價,要充分體現公益性,嚴格控制價格的上漲。

旅客反應

門票太貴

中國旅遊研究院與攜程旅行網發布的一份報告顯示,從國內遊客看,門票支出占旅遊消費最重的遊客比例較大,達21.92%。

而入口網站上一項超過1000名網友參與的調查顯示,89.2%的網友認為景區門票“太貴了,門票支出已經嚴重影響旅遊熱情”。超過九成的網友可接受的5A級景區門票心理價位在100元以內,其中約61%的網友認為,門票價格應在60元以內。

逢節必漲

相當一部分景區進入了逢節必漲,只能依賴“門票經濟”的怪圈,如廣東丹霞山,9月起門票價格由原來平日160元、節假日180元,統一調整為200元。

中國社會科學院旅遊研究中心發布的《2013年我國4A、5A級旅遊景區門票價格分析報告》顯示,百元以上門票價格已經占到了5A景區數的一半以上。

負面影響

門票經濟門票經濟

從物質層面上,“門票經濟”可能會破壞包括餐飲、住宿、購物等一條“旅遊經濟”產業鏈的繁榮;從精神層面上,“門票經濟”則拉大了遊人和這座城市,乃至秀美河山的距離。

“門票經濟”承載不了文物之重作為公共資源,文物景區肩負著普通商品所不具有的公共屬性和文化功能。單單依靠“門票經濟”,難以實現景區的可持續發展,也難在遊客和景區間構起和諧關係。如果門票價格過高,導致門可羅雀,最終可能不但籌不到資金,還會有損於文物的文化功能。

“唯門票經濟”現象是不利於旅遊產業的可持續發展的,無休止地大幅度提高門票價格,必然會打擊遊客的出遊積極性,無異於殺雞取卵。

改善措施

門票經濟門票經濟之怪相

1、旅遊資源屬於公共資源,因此對於公共資源的利用,應當進一步加大公共投入;

2、改變部分景點旅遊模式、旅遊產品結構單一的現狀,發展和旅遊密切相關的周邊服務產業,推動“門票經濟”向“旅遊經濟”轉變,例如,免票的西湖為杭州每年創造了數百億的間接收益;

3、有必要實行嚴格的景區價格聽證制度,特別是推行有些專家建議的“異地聽證”機制,從而避免“本地人聽證,外地人埋單”的現狀。

4、門票公益性,對不同種類的景區門票定價,進行分類分級管理。利用公共資源,包括公共自然資源和歷史資源發展起來的景區,要嚴格控制價格上漲。而對於利用社會資本投資的主題公園,比如迪士尼,就要遵循市場機制。

國外管理模式

美國國家公園為非營利性公益組織,由美國內政部下轄的國家公園管理局負責管理,經費主要由該機構撥款,還有一些經費由社會團體、基金會或私人捐贈。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