門村

門村

位於河北省廊坊市固安縣宮村鎮,一個集觀光、採摘、旅遊於一體的林業產業雛形已基本形成。另有山東省平度市門村鎮門村。 \n  

基本信息

1、河北省廊坊市固安縣宮村鎮門村

門村位於河北省廊坊市固安縣宮村鎮,依託本村豐富的棗樹資源,吸引北京及周邊市縣居民前來觀光採摘,打破了以往單一銷售乾棗的格局。目前,已接待遊客3000人次,銷售鮮棗80萬公斤。一個集觀光、採摘、旅遊於一體的林業產業雛形已基本形成。 

村容村容

 

門村金絲小棗,已經有400年的栽培歷史,其皮薄、肉厚、核小、金絲長、糖分高,富含多種維生素及礦物質,風味甘甜、濃郁,具有多種保健功能,是棗中精品,曾是明清兩朝貢品。

近年來,在固安縣林業局大力扶持下,門村小棗的產業規模不斷擴大,栽培面積由原來的1000餘畝,增加到2800餘畝。通過推廣棗樹優質栽培綜合配套技術,果品的內在及外觀質量不斷提高,產量由不足20萬公斤增加到150萬公斤。通過加強包裝和多形式推介,引來了大批的城市居民觀光採摘,拓展了銷售渠道,同時帶動了人流、物流、信息流,使門村及周邊村民的生產經營觀念發生了很大變化。

為使門村小棗產業做大做強,並以此帶動全村經濟快速發展,林業局將協助該村做好以下幾方面基礎工作。一是進一步加強無公害管理技術的推廣,提高果品的綜合質量,讓金絲小棗真正成為“保健果”,同時積極做好商標的註冊和管理,創出優質品牌。二是充分利用各種媒體,加大宣傳力度,加強與旅遊部門的合作,迎合城市人群回歸自然的心態,廣泛吸引遊客。三是建立協作組織,加強統一管理,改變當前的無序狀態,提高服務質量和檔次,保護消費者和農民的合法權益,保證產業健康發展。四是延伸產業鏈條,開闢吃農家飯、乾農家活、住農家屋等服務項目,滿足遊客的需要,帶動相關產業的發展。五是抓住每年8月底—10月初小棗上市期,積極籌辦採摘節,打造門村小棗旅遊採摘品牌。

2、山東省平度市門村鎮門村

區劃沿革

門村位於山東省平度市門村鎮,1958年秋,門村撤鄉成立人民公社,轄55個生產大隊。1976年,門村公社區劃調整為33個生產大隊,東河北等20個生產大隊劃歸唐田人民公社,劉家寨等3個生產大隊劃歸李園人民公社,孫家柳疃等2個生產大隊劃歸王家站人民公社,原屬白埠人民公社的周家莊等3個生產大隊劃歸門村人民公社。1984年春,門村人民公社改為門村鄉。1993年,門村鄉撤鄉改鎮成為門村鎮。1994年12月,平度市區劃調整,原唐田鄉27個村劃歸門村鎮。

自然條件  

門村鎮地勢大體東高西低,東部丘陵系武王山脈,最高海拔97米,西部為平原,境內澤河流經東馬家疃村等15個村莊,龍王河流經赫家煙村村等11個村莊。西部和北部有大面積砂岩層地下水,是豐富的礦泉水資源。東部石墨礦藏資源豐富。地屬暖溫帶大陸性季風氣候,光照充足,四季分明,無霜期長,氣候溫和。

經濟狀況

工業基礎雄厚,現已形成機械鑄造加工、汽車配件、石墨、棉紡、建築等為主體的多行業、多門類的工業體系,位於309國道門村段兩側的門村工業集聚區建設如火如荼,位於華僑工業園的門村工業園區正在蓬勃發展。農業基礎穩固,產業結構均衡合理,依據“一個中心,四面驅動”的現代農業發展思路,已初步形成林果、花生、蔬菜、畜牧四大主導產業。桃、西瓜、蘋果、葡萄、櫻桃、棗等果品種植面積達10000餘畝,東南疃的“武王山”桃,西沙嶺的“沙嶺”西瓜和西馬家疃的“望仙”蘋果三大品牌享有盛譽;花生以東、西石河村為中心,建立萬畝花生生產基地,正在積極實施無公害化種植;蔬菜種植以店前村為中心向四周輻射,形成了較大規模的蔬菜種植區;全鎮畜牧業發展勢頭良好,以王家疃、唐田為中心已形成規模化畜禽養殖區。[2]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