門口效應

門口效應

這種斷片的現象非常常見,被稱作是“門口效應”,它揭示出了一些重要的細節,讓我們知道思維是如何組織起來的。

現象描述

我們都有過這樣的經歷。跑上樓想去拿鑰匙,結果剛走進臥室就忘記自己在找什麼了。打開冰櫃門,伸手探向中間那一層,卻忘記自己究竟為什麼要打開冰櫃門。或是,和朋友交談甚歡的時候,你突然想到了一件事,卻找不到時機打斷朋友,等這茬結束後,到嘴邊的話卻變成了:“我剛才想說什麼來著?”你的朋友也是一頭霧水,“我怎么知道你想說什麼?”

雖然這些斷片的瞬間讓人很尷尬,但這種現象卻十分普遍。它被稱作是“門口效應”(Doorway Effect),它揭示出了一些重要的細節,讓我們知道思維是如何組織起來的。理解這個現象或許能夠讓我們學會享受這些暫時失憶的瞬間,而不再是一味地感到怨惱(儘管它們確實依然很讓人煩心)。

產生原因

我們的注意力會根據行動的層級上下浮動,這種方式也讓我們能夠執行複雜的行為,同樣也能讓我們在不同時間、不同的地點或者要求採取不同行動的情況下,一以貫之地執行一個清晰明了的計畫。

當我們的注意力在不同層級之間浮動,“門口效應”就會出現,而它也反映了我們對於所處環境記憶的可靠性——甚至是我們對於將要去做的事的記憶。

門口效應”之所以產生是因為我們所處的物理、心理環境都發生了變化——來到不同的房間,想著不同的事情。那個突然想到的計畫可能只是我們想要頂起的眾多碗盤中的一個,一旦環境有變,很容易被遺忘。

“門口效應”為我們提供了一個管窺全豹的機會,讓我們明白了自己是如何協調複雜的行動、將計畫和行動匹配(在絕大多數時候)起來,讓我們能夠一磚一瓦地搭建起生活的教堂 。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