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鼻蠟蟬

長鼻蠟蟬

長鼻蠟蟬體,昆蟲綱、同翅目、蠟蟬科。長20-23毫米(從複眼至腹部末端),頭突15-18毫米,翅展70-81毫米。頭背面儲褐色,微帶有綠色光澤;頭上有向前上方彎曲的圓錐形突起;頭復面散布有不規則的白點。複眼黑褐色。觸角短小。第2節膨大黑色。胸部褐儲色;前胸背板中間有2個深凹的小坑;中胸背板前方有4個錐形的黑褐色斑。腹背為黃色,腹面黑褐色,各節後緣為黃色狹帶,腹末肛管黑褐色。前翅底色煙褐色,脈紋網狀呈綠色並鑲有黃邊,使全翅呈現墨綠至黃綠色;後翅黃色,頂角有褐色區。足黃褐色。年發生1代。主要危害龍眼,故名;還危害荔枝、烏桕、黃皮和桑等。主要分布在湖南、福建、廣東、香港、廣西、雲南、海南。若蟲及成蟲取食多種南方果樹如龍眼、荔枝、黃皮、番石榴等的汁液,成蟲和若蟲有很強的彈跳能力。

基本信息

生活習性

長鼻蠟蟬長鼻蠟蟬
一年發生1代,以成蟲靜伏在果樹枝條分叉處下側越冬。第二年3月上、中旬恢復活動,4月後飛翔活躍,5月為交尾盛期,交尾後7-14天開始產卵,卵多產在2米左右高的樹幹平坦處和徑粗為5-15毫米的枝條上。每雌蟲一般產1卵塊,每塊有卵60-100粒,數行縱列成長方形,並被有白色蠟粉。卵期19-30天,平均25天左右。6月份卵陸續孵出若蟲,初孵若蟲靜伏在卵塊上1天后才開始分散活動。9月出現新成蟲。若蟲善彈跳,成蟲善跳能飛。一旦受驚擾,若蟲便彈跳逃逸,成蟲迅速彈跳飛逃。

地理分布

長鼻蠟蟬長鼻蠟蟬
在湖南、福建、廣東、廣西、香港、雲南;在國外記載於印度和錫金。

危害植物

主要危害龍眼,故名;還危害荔枝、烏桕、黃皮和桑等。龍眼雞 Fulgora candelaria Linnaeus成蟲從複眼到腹末長20-22毫米,頭前突長17-18毫米。前翅斑紋交錯,色彩亮麗。由於體色美麗,非常受人喜愛。2000年香港發行的一套4枚昆蟲郵票中,其中的一枚便是龍眼雞。

長鼻蠟蟬長鼻蠟蟬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