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鰭銀鱸

長鰭銀鱸

長鰭銀鱸(學名:Gerres acinaces)為銀鱸科銀鱸屬的魚類。分布於紅海、印度洋非洲東岸及安達曼群島至太平洋玻里尼西亞以及西沙群島海域等。長鰭銀鱸常見於清澈的沿岸水域中的成魚達到大約 50 公尺深; 常見於河口或被淡水影響的舄湖中的稚魚

基本信息

分類信息

中文名稱 長鰭銀鱸
拉丁名稱 Gerres acinaces
英文名稱 smallscale pursemouth、longtail silver-biddy、Smallscale silverbiddy、Longtail silverbiddy
地方名稱 Gerres longirostris (Lacepède, 1801)
作者單位 \
中文門名 脊椎動物門
拉丁門名 Vertebrata
中文綱名 硬骨魚綱
拉丁綱名 Osteichthyes
中文目名 鱸形目
拉丁目名 Perciformes
中文科名 銀鱸科
拉丁科名 Gerreidae
中文屬名 銀鱸屬
拉丁屬名 Gerres
分布類別 海水

形態特徵

體長為體高2.6~2.7倍,為頭長2.9~3.0倍,為尾柄長7.4~7.9倍。頭長為吻長2.7倍,為眼徑3.7~4.2倍。尾柄長為尾柄高1.2~1.3倍。體高為背鰭第二棘長1.8倍。胸鰭長為頭長1.0~1.1倍。
體卵圓形而稍帶菱形,側扁稍高。吻至背鰭起點外廓坡度較陡。頭中等大。吻鈍尖。吻長稍大於眼徑。鼻孔每側2個。口小,能向前下方呈管狀伸出。 上頜骨大部不為眶前骨所蓋,前頜骨後突起延長,伸入額骨間的凹窩中。兩頜牙細小,形成絨毛狀牙帶,前部的牙可倒向內側。犁骨、齶骨及舌上無牙。前鰓蓋邊緣光滑。鰓耙在上枝者短小結狀,下枝者細尖。
頭和體均被薄圓鱗,前頜溝無鱗區伸達眼間隔中部。背鰭和臀鰭基部被低鱗鞘。側線完全,與背緣並行。
背鰭1個,第一鰭棘短小,第二鰭棘與第三鰭棘約等長或僅稍長於第三鰭棘,最末鰭棘短於其相繼的鰭條。胸鰭鐮形,末端伸達臀鰭起點上方。尾鰭深叉形。
體銀灰色。背鰭鰭棘部邊緣與尾鰭後緣灰黑色。

生活習性

常見於清澈的沿岸水域中的成魚達到大約 50 公尺深; 常見於河口或被淡水影響的舄湖中的稚魚; 偏愛淺水域沙質底部之上, 從珊瑚礁到半鹹淡水域。 各別地生存或成群.

種群分布

分布於紅海、印度洋非洲東岸及安達曼群島至太平洋玻里尼西亞以及西沙群島海域等。
分類系統: Animalia:動物界 - Chordata:脊索動物門 - Osteichthyes:硬骨魚綱 - Perciformes:鱸形目 - Percoidei:鱸亞目 - Gerridae:銀鱸科 -Pentaprion:
學名: Pentaprion longimanus(Cantor,)
中文名: 長鰭銀鱸
中文拼音: ChángQíYínLú
分類等級:
概述:
原始屬名
模式標本產地
模式標本保存地
國家保護級別 不祥
CITES公約級別 未定
IUCN紅色名錄等級 未予評估(NE)
紅皮書等級 未定
中國特有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