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葉柞木

長葉柞木

長葉柞木( Xylosma longifolia Clos),大風子科柞木屬常綠小喬木或大灌木,樹皮灰褐色。葉革質,長圓狀披針形或披針形,邊緣有鋸齒,花小,淡綠色,總狀花序,漿果球形,黑色,種子2-5粒。長葉柞木以葉、根皮、莖皮入藥。

基本信息

形態特徵

植株

長葉柞木 長葉柞木

常綠小喬木或大灌木,高4-7米;樹皮灰褐色;小枝有枝刺,無毛。

長葉柞木 長葉柞木

葉革質,長圓狀披針形或披針形,長5-12厘米,寬1.5-4厘米,先端漸尖,基部寬楔形,邊緣有鋸齒,兩面無毛,上面深綠色,有光澤,下面淡綠色,乾後灰褐色,側脈6-7對,兩面突起;葉柄長5-8厘米。

花小,淡綠色,多數,總狀花序,長1-2厘米,花序梗和花梗無毛或近於無毛;苞片小,卵形;花直徑2.5-3.5毫米;萼片4-5,卵形或披針形,長2-4毫米,外面有毛,內面無毛;花瓣缺;雄花:雄蕊多數,生在花盤的內面,花絲絲狀,長約4.5毫米,花葯圓形,花盤8裂;雌花:子房圓形,長3.5-4毫米,1室,側膜胎座2個,每個胎座上有2-3顆胚珠,花柱短,柱頭2裂。

漿果球形,黑色,直徑4-6毫米,無毛;種子2-5粒。

花果期

花期4-5月,果期6-10月。

生長環境

生於于海拔1000-1600米的山地林中。

分布範圍

產福建、廣東、廣西、貴州、雲南。寮國和越南、印度也有分布。

主要價值

以葉、根皮、莖皮入藥。全年可采!

別名刺柞,跌破簕,狗牙木,葫蘆刺,雞達簕,朗釘樹,簕鑿樹,簕柞樹,蒙子刺根,蒙子樹根,耙齒木,鼠木,鐵梨木,鐵破簕,禿檫樹,鑿樹,鑿子樹,柞木,柞樹,

跌破竻

(廣州空軍《常用中草藥手冊》)

異名小角刺(《廣西藥植名錄》)。

來源為大風子科植物長葉柞木的葉、刺及種子。

採集葉、刺全年可采;種子、果實成熟時採收。

性味廣州空軍《常用中草藥手冊》:"味苦,性寒。"

功用主治

①《廣西藥植名錄》:"種子:治經閉,瘡癬,瘰癧;刺:催乳。"

②廣州空軍《常用中草藥手冊》:"涼血散瘀,消腫止痛。治扭挫傷或骨折、脫臼。"

選方:治扭挫傷或骨折、脫臼整復後:鮮跌破竻葉,搗爛外敷;或用35度的酒精製成30%擦劑,外擦及濕敷。

品種屬性

被子植物門 Angiospermae
雙子葉植物綱 Dicotyledoneae
原始花被亞綱 Archichlamydeae
側膜胎座目 Parietales
山茶亞目 Theineae
大風子科 Flacourtiaceae
刺籬木族 Trib. Flacourtieae
柞木屬 Xylosma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