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相思[詞牌名]

長相思,詞牌名,又名“吳山青”“山漸青”“相思令”“長思仙”“越山青”等。以白居易詞《長相思·汴水流》為正體,雙調三十六字,前後段各四句三平韻一疊韻。另有三十六字前段四句三平韻一疊韻,後段四句三平韻,三十六字前後段各四句四平韻等變體。代表作有納蘭性德《長相思·山一程》等。

詞牌沿革

唐教坊曲名。調名出自《古詩十九首》:“客從遠方來,遺我一端綺。相去萬餘里,故人心尚爾。文彩雙鴛鴦,裁為合歡被。著以長相思,緣以結不解。以膠投漆中,誰能別離此。”林逋詞有“吳山青”句,名“吳山青”。張輯詞有“江南山漸青”句,名“山漸青”。王行詞名“青山相送迎”。《樂府雅詞》名“長相思令”,又名“相思令”。趙鼎詞名“琴調相思令”。金代嘛鈺詞名“長思仙”。元代仇遠詞名“越山青”。明人孫秉宗詞名“長思令”。清人沈謙新翻仄體詞名“葉落秋窗”。

《長相思》為樂府舊題,南朝蕭統、陳後主、徐陵、陸瓊、江總等均有詩作,多抒寫離別相思之情。此調由三、七、五句式組成,每句用韻,且前後段各有一疊韻,音節響亮,表情由熱烈而漸趨和婉。此調自白居易之後皆沿其體。諸家所作均三十六字,句式亦同,但字聲平仄略有變化。馮延巳詞與白居易兩首——“汴水流”“深畫眉”字聲平仄相同。歐陽修兩詞最能體現此調特點,如其一: “深花枝。淺花枝。深淺花枝相併時,花枝難似伊。玉如肌。柳如眉。愛著鵝黃金縷衣。啼妝更為誰。”

格律說明

正體,雙調。三十六字。前後段各四句,三平韻,一疊韻。以白居易《長相思·汴水流》為代表。此調以此詞為正體,其餘押韻異同,皆變格也。 此詞前後段起二句俱用疊韻,如馮延巳詞之“紅滿枝,綠滿枝”、“憶歸期,數歸期”,張輯詞之“山無情,水無情”、“擬行行,重行行”皆照此填。

變體一,雙調。三十六字。前段四句,三平韻,一疊韻;後段四句,三平韻。以白居易《長相思·深畫眉》為代表。此詞後段起句不用韻。如李煜詞之“菊花開,菊花殘”、歐陽修詞之“長江東,長江西”皆照此填。

變體二,雙調。三十六字。前後段各四句,三平韻,一疊韻。以晏幾道《長相思·長相思》為代表。此詞前後段起疊用“長相思”四句,又與各家不同。

變體三,雙調。三十六字。前後段各四句,四平韻。以歐陽修《相思令·蘋滿溪》為代表。此詞前後段起二句不作疊韻,如周邦彥詞之“沙棠舟,小棹游”、“煙雲愁,簫鼓休”,万俟詠詞之“一聲聲,一更更”、“夢難成,恨難平”,曾覿詞之“清夜長,泛玉觴”、“圍艷妝,留醉鄉”,俱照此填。

變體四,雙調。三十六字。前段四句,三平韻,一疊韻;後段四句,三平韻。以劉光祖《相思令·玉尊涼》為代表。此詞後段平韻另換,與各家異。

格律對照

正體

格律對照例詞:《長相思·汴水流》

中中 ,仄中 。平仄平平仄仄 ,平平仄仄

汴水,泗水。流到瓜州古渡,吳山點點

仄平 ,中平 。仄仄平平平仄 ,仄平平仄

思悠,恨悠。恨到歸時方始,月明人倚

變體一

格律對照例詞:《長相思·深畫眉》

平仄 ,仄仄 。平仄平平平仄 ,平平平仄

深畫,淺畫。蟬鬢鬅鬙雲滿,陽台行雨

中平平,中平 。仄仄平平平仄 ,平平仄仄

巫山高,巫山。暮雨蕭蕭郎不,空房獨守

變體二

格律對照例詞:《長相思·長相思》

平平 ,平平 。仄仄平平仄仄 ,平平平仄

長相,長相。若問相思甚了,除非相見

平平 ,平平 。仄仄平平仄仄 ,仄平平仄

長相,長相。欲反相思說與,淺情人不

變體三

格律對照例詞:《相思令·蘋滿溪》

中中 ,仄中 。平仄平平平仄 ,平平仄仄

蘋滿,柳繞。相送行人溪水西,回時隴月

中中 ,中中 。平仄平平仄仄 ,平平平仄

煙霏,雨淒。重倚朱門聽馬,寒鴉相對

變體四

格律對照例詞:《相思令·玉尊涼》

仄平 ,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 ,平平平仄

玉尊,玉人。若聽離歌須斷,休疑成鬢

仄平平,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 ,平平平仄

畫橋西,畫橋。有淚分明清漲,如何留醉

(說明:詞牌格律與對照例詞交錯排列。格律使用宋體字排印,例詞使用斜體字排印。詞牌符號含義如下:平,表示填平聲字;仄,表示填仄聲字;中,表示可平可仄。句末加粗為韻腳。)

典範作品

唐·白居易《長相思·汴水流》

南唐·李煜《長相思·一重山》

宋·林逋《長相思·吳山青》

宋·歐陽修《長相思·花似伊》

宋·歐陽修《長相思·蘋滿溪》

宋·晏幾道《長相思·長相思》

宋·万俟詠《長相思·雨》

清·納蘭性德《長相思·山一程》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