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思引[詞牌名,又名《琴調相思引》]

相思引,詞牌名,又名“琴調相思引”“定風波令”“玉交枝”等。以袁去華《相思引·曉鑒胭脂拂紫綿》為正體,雙調四十六字,前段四句三平韻,後段四句兩平韻。主要代表作用有賀鑄《琴調相思引·送范殿臨赴黃崗》等。

詞牌沿革

《相思引》原為唐五代時樂曲名,此曲為寄託女子心中的情思,曲調傷感。引:古代樂曲體裁之一。 後此調作詞,作者甚眾。房舜卿詞名《玉交枝》,周紫芝詞名《定風波令》,趙彥端詞名《琴調相思引》;四十九字者,押仄聲韻,《古今詞話》無名氏詞名《鏡中人》。故《相思引》又名《玉交枝》、《琴調相思引》、《定風波會》、《鏡中人》等。吳熊和《唐宋詞通論》載:《相思引》為六均拍,上下片各三韻。

格律說明

正體:雙調四十六字,前段四句三平韻,後段四句兩平韻。以袁去華《相思引·曉鑒胭脂拂紫綿》為代表。前段第一句,趙彥端詞“曾躡姑蘇城上台”,“曾”字、“城”字俱平聲。第二句,趙與仁詞“晴塵不動地衣平”,“明”字平聲,“不”字仄聲。第三句,趙彥端詞“幾回徙倚”,“徙”字仄聲,劉仲尹詞“羅敷猶小”,“羅”字平聲。第四句,趙彥端詞“月里暮雲開”,“月”字仄聲。後段第一句,趙彥端詞“燕語自知懷舊壘”,“燕”字、“自”字俱仄聲。第二句,“水聲只解送行人”,“只”字仄聲。劉仲尹詞“輕花吹隴麥初勻”,“輕”字平聲。第三句,周紫芝詞“斷霞消盡”,“斷”字仄聲,房舜卿詞“千鍾玉酒”,“玉”字仄聲。第四句,許棐詞“雨外一鳩啼”,“雨”字仄聲。譜內可平可仄據此。

變體一:雙調四十九字,前段五句四仄韻,後段四句四仄韻。以《梅苑》無名氏《相思引·笑盈盈》為代表。《梅苑》無名氏詞二首,押仄聲韻,亦名《相思引》,雖與袁體迥別,因調名同,故為類列。 《梅苑》詞別首前段第三句“瀟灑早梅猶嫩”,“早”字仄聲。第四句“香入夢魂殘酒醒”,“夢”字仄聲。譜內可平可仄據此,餘參下詞。

變體二:雙調四十八字,前段五句四仄韻,後段四句四仄韻。以《古今詞話》無名氏《鏡中人·柳煙濃》為代表。此與“笑盈盈”詞同,惟前段第四句少一字異。

格律對照

正體

格律對照例詞:《相思引·曉鑒胭脂拂紫綿》

中仄平平中仄 ,中平中仄仄平 。中平中仄,中仄仄平

曉鑒胭脂拂紫綿, 未忺梳掠髻雲。日高人靜,瀋水裊殘。 

中仄中平平仄仄,中平中仄仄平 。中平中仄,中仄仄平

春老菖蒲花未著,路長魚雁信難。無端風絮,飛到繡床

 

變體一

格律對照例詞:《相思引·笑盈盈》

仄平平,平仄 。平仄中平平 。平仄中平平仄 。中仄平平

笑盈盈,香噴。姑射仙人風。天與肌膚常素。玉面猶嫌

中仄仄平平仄 ,中仄仄平平 。中仄中平平仄 。平仄平平

斜倚小樓凝遠,多少往來人。只恐乘春雲雨。迤邐嬌容

變體二

格律對照例詞:《鏡中人·柳煙濃》

仄平平,平仄 。平仄平平平 。平仄平平仄 。平仄平平

柳煙濃,梅雨。芳草綿綿離。花塢風來幾。羅袖沾香

仄仄仄平平仄 。仄仄仄平平 。平仄仄平平仄 。平仄平平

獨上小樓迷遠。不見浣溪人。何處笛聲飄隱。吹斷相思

(說明:詞牌格律與對照例詞交錯排列。格律使用宋體字排印,例詞使用斜體字排印。詞牌符號含義如下:平,表示填平聲字;仄,表示填仄聲字;中,表示可平可仄。句末加粗為韻腳。)

典範詞作

【宋】賀鑄《琴調相思引·送范殿臨赴黃崗》

【宋】袁去華《相思引·曉鑒胭脂拂紫綿》

【宋】無名氏《鏡中人·柳煙濃》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