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明寺巷社區

長明寺巷社區

長明寺巷社區,地處交通便利,商業繁華的杭州市中心。東起環城東路貼沙河,南至西湖大道起來為界,西鄰東河,北接解放路。總面積0.41平方公里,有居民住戶2391戶,總人口7223人,暫住人口353人,居民小組19個,五好文明樓群47個,五好文明家庭878個,60歲以上老人1028人。社會資源豐富,有郵政樞紐中心、區城建開發公司、市三院、杭二中分校等省市區級單位,還有著名的龔自珍紀念館省級愛國主義教育基地。社區主要以勞動保障、衛生綠化、婦女文教、計畫生育、幫扶救助、民政福利、綜合治理等工作形成的社區主體建設和社區黨員建設。尤其青少年道德法制教育、雙擁共建為我社區的兩大特色工作。

隸屬關係

隸屬杭州上城區小營街道

名稱來源

“長明寺巷”為何名曰“長明寺巷”你可知道?長明寺巷南起清泰路,北至解放路東段。巷口舊有建於五代的長明寺,故名。還想知道更多的有關長明寺的故事嗎? 就去長明寺巷社區聽聽老人們講故事吧。

《查東山先生年譜》

庚午(崇禎三年,一六三0),先生三十歲。

先生與十二翁就試武林,遇乞兒陸晉、於畏五等。晉,新安人。抗聲長歌,目空左右,群乞唯唯聽命。先生異之,問曰:"若乞,亦識字乎?"晉笑曰:"不識字,還成得個乞子?"先生驚,下階與揖,曰:"子其得道者歟?曷舍乞俯共朝夕?"晉曰:"夫誰不衣食人也。吾取之,不如其與之;吾勞取之,不如其逸與之;吾奢取之,不如其約與之。且取之而使人忌,取之而使人怨,至取之而使人奪,取之而使人不容,抵於法,何如與之而人樂,與之而人不見損,與之而人鹹自以為積福也!"

先生固請,晉曰:"公等解我意,暫為知己輟業。"遂邀歸寓,為之櫛沐,為之衣冠,同社諸子皆親如昆弟。

此事蒲留仙、鈕玉樵皆指為吳順恪事。蒲謂清明遇之野寺中。鈕謂雪中留飯,明年孝廉寄寓杭之長明寺,攜侶游湖上,忽遇前丐於放鶴亭側。王阮亭、蔣心餘承襲其訛。

先生自云:"葛如(六奇字)方布衣野走,世傳余有一飯之得罪,懷之而思報。其實無是也。"是則公在時已傳其事,故公為之辨。或謂:"時將軍已貴,公為之諱,是固未可知。"

諸家臆斷紛紛,皆因陸晉事而附會之,不及見外紀及年譜故耳。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