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崎市核子彈爆炸

長崎市核子彈爆炸

長崎市核子彈爆炸是第二次世界大戰末期由美軍對日本長崎市所發起的一次核攻擊,發生於1945年(昭和20年)8月9日日本當地時間上午11時02分(UTC+9),也是人類歷史上第二次於戰爭中使用核武器(第一次為8月6日對廣島市的核攻擊),投下的核子彈是屬於Mk-3型且名為“胖子”的核子彈。當時的長崎市人口有24萬,戰後估計死傷者約達14.9萬人,而建築物大約36%受到全面燒毀或破壞。

簡介

1945年8月9日凌晨3時50分,兩架B—29重型轟炸機從提尼安島起飛,其中一架的炸彈倉里攜帶著一顆核子彈。這是美國計畫中對日本的第二次核打擊。據日方統計長崎遭遇的核子彈爆炸中死亡近7萬人,傷6萬餘人,這次核子彈爆炸,也為第二次世界大戰畫上了休止符。

背景

長崎核爆炸示意圖長崎核爆炸示意圖

1945年,第二次世界大戰已接近尾聲。德國法西斯於5月8日無條件投降。7月26日,美國、英國和中國三國發表《波茨坦公告》,敦促日本迅速無條件投降,但日本政府置之不理。為了迫使日本迅速投降,1945年8月6日,美軍向廣島市內投下一顆代號為“小男孩”的鈾彈,導致廣島市24.5萬人中有20萬人死傷,城市化為一片廢墟。

廣島遭受到核攻擊後,日本政府仍然拒絕同意波茨坦公告,雖然盟軍當局考慮了日本拒絕投降的可能性,進而制定了一個全面入侵日本本土的沒落行動。但自雷伊泰灣海戰後盟軍體會到神風特攻隊和玉碎精神的可怕,並預測登入日本本土的作戰將會是漫長且傷亡慘重的行動,因此盟軍最高當局認為有必要再作第二次核攻擊以摧毀日軍抵抗的決心。

經過

執行此次空投任務的是美軍第509混成大隊斯威尼機組。斯威尼曾率領他的機組駕駛“藝術大師”號觀測飛機在廣島轟炸中擔任轟炸效果觀測任務。由於這次“藝術大師”號上仍保留著科學儀表,將再次當作觀察機使用。斯威尼只好用另1架B-29飛機“博克之車”作為核子彈載機。

8月9日凌晨3點39分,“博克之車”裝載著“胖子”從提尼安機場起飛向日本飛去。

長崎市核子彈爆炸的蘑菇雲長崎市核子彈爆炸的蘑菇雲

飛機剛起飛不久便發現有一隻油箱出了故障,600加侖燃料可能無法使用。斯威尼粗略估計了一下航程,認為燃料基本夠用,決定繼續飛行。

當"博克之車"飛到硫黃島上空匯合點時,另外2架提前起飛的觀測和照相飛機本應在那裡等候與他匯合,可他只遇到了其中1架。斯威尼在那裡等候了30分鐘仍不見另外1架的蹤影,於是毅然朝小倉飛去。

9點5分,“博克之車”飛抵小倉上空。這天小倉上空氣象條件很差,空中布滿厚厚的雲層,地面也是濃煙滾滾,能見度極低。"博克之車"在小倉上空盤鏇了3周,始終未能找到瞄準點--5號軍火庫。這時小倉的地面防空部隊發射了密集的高射炮火,斯威尼只得提高飛行高度。

當斯威尼決定再一次進入小倉上空搜尋目標時,接到無線電報務員報告:從截獲的日本截擊航空兵使用的頻率看,可能會有戰鬥機升空攔截。

斯威尼來不及與基地聯繫便調轉機頭向西南方向飛去。他決定改為轟炸長崎。離開小倉後他命令向基地發報:小倉上空無法投彈,改炸長崎。

10點28分,飛機抵達長崎上空。恰巧這天長崎也是多雲天氣,第1次進入長崎上空也未能找到目標。燃料表的指針在急驟地下降,斯威尼心情異常緊張,他決定第2次進入時無論如何也要把"胖子"投下去,於是向機上人員宣布:“改用雷達瞄準,準備投彈,返航。”

投彈手克米特·比漢像菲阿比一樣也是一位老手。當他正準備換用雷達儀器瞄準時,突然發現身下兩塊雲團之間有一大段空隙,透過空隙可以清楚地看到瞄準點,他立即通知斯威尼,可進行目視轟炸。10點58分,“胖子”脫離“博克之車”飛向長崎。

投彈後“博克之車”油料已嚴重不足,在返航途中不得不在沖繩島緊急著陸,補充油料,“博克之車”經過了20個小時飛行,很晚才返回提尼安島

兵力部署

參戰戰機

這一次作戰計畫共有六架戰機參戰。

向長崎投下核子彈的美空軍退役準將斯威尼 來源:北京青年報 向長崎投下核子彈的美空軍退役準將斯威尼 來源:北京青年報

1、小倉市方面有由喬治·W·馬魁特(GeorgeW.Marquardt)上尉所駕駛的氣象偵測機B-29“艾諾拉·蓋”;
2、長崎市方面有由查理·F·麥禮(CharlesF.McKnight)上尉所駕駛的氣象偵測機B-29“喧龍”;
3、測量機是由弗雷德利·C·博柯(FrederickC.Bock)上尉所駕駛的B-29“大藝術家”;
4、攝影用機就是由傑姆斯·I·霍普健(JamesI.Hopkins)少校所駕駛的B-29“大刺針”(BigSting);
5、預備用機是由勒夫·R·泰綸(RalphR.Taylor)中校所駕駛的B-29“滿堂紅”(Fullhouse);
6、作戰飛機B-29“大貨櫃”(Bockscar)。

操作人員

1、西奧多·范柯克:向廣島投核子彈的B—29飛機駕駛員。

2、莫里斯·傑普森:飛機武器測試官,任務是檢查核子彈上的所有電子部件。

3、弗雷德里克·阿什沃思:向長崎投擲核子彈的B—29飛機上的武器操縱員。

4、查爾斯·奧伯里:伴隨廣島、長崎投彈飛機的一架B—29的飛行員。

核子彈胖子

核子彈“胖子”核子彈“胖子”

投在長崎的核子彈代號“胖子”,是使用了鈽-239的核子彈(鈽彈)。長2.3米,直徑1.5米,重約4.5噸。其破壞力相當於2.1萬噸TNT炸藥。

有別於造成廣島市核子彈爆炸的小男孩核子彈,這一類型的鈽核子彈是使用了內爆式起爆。胖子核子彈的破壞力若果換算成TNT炸藥的尺度,則可以造成22000噸TNT炸藥的等量破壞。而使用了鈾-235的小男孩核子彈就可以造成15000噸TNT炸藥所能夠造成的破壞,換言之,胖子核子彈的破壞力大約是小男孩核子彈的1.5倍。

因為長崎市四面環山,再加上投彈位置離市中心較遠,所以受害程度得以減輕。如果長崎市四面都是平原,長崎市所受到的破壞將會不計其數。

爆炸後果

光輻射使孩子面部上半身和上肢燒傷,上半身皮膚大面積剝落光輻射使孩子面部上半身和上肢燒傷,上半身皮膚大面積剝落

核子彈在浦上地區的中央爆炸,在本區造成嚴重的毀滅。幸而長崎的中心區域,由於與爆炸中心相距約三公里,且尚有金毗羅山等眾多的山脈遮蔽,因此除了不受遮蔽的灣岸地區以外,受損較輕微。其中也有在廣島核爆受難的民眾,被疏散到長崎依親而難逃此劫;或是因出差等原因造訪廣島而受難的民眾,原來在長崎的家也因核彈遭殃等等,所謂“雙重受難”特別不幸的事例,例如山口強(1916-2010)。

浦上地區被轟炸的慘狀,與廣島市不相上下。爆炸當時正在浦上天主堂舉行彌撒的神父與信徒們,由於爆炸所伴隨的熱線,以及隨之而來塌陷崩解的瓦礫,所有人當場死亡。在長崎醫科大學裡,看病及住院的病患與醫護人員們,大部份都當場死亡。在長崎市內收容戰俘的設施中,據說也造成了聯軍士兵(主要是英軍與荷軍)大量的傷亡。

在長崎,爆炸直接造成約7.4萬人立即死亡,受傷人數與死亡人數相當。最終統計死亡人數約為8萬。爆炸之後,許多爆炸倖存者飽受輻射後遺症的折磨,包括癌症白血病和皮膚灼傷。

救援行動

爆後的倖存者在藥品與醫療器材不足的情形下,倖存下來的醫生及護理人員展開救援行動。原爆對事前制訂的醫療救護體製造成嚴重打擊,因而無法對傷者進行有效的緊急處理。在這種混亂的情形下,日本國鐵的四輛救護列車在爆炸3小時後,接近仍是熊熊大火的爆炸中心,將許多的傷患送往沿線各醫院。傍晚時分,附近的醫院組織救護隊前往救援,長崎縣所屬的警防團也在夜間組織救護隊前往進行救援活動,並請求當地及附近其他縣的警察派遣救難隊。

見證人

《紐約時報》記者勞倫斯《紐約時報》記者勞倫斯

威廉·倫納德·勞倫斯,《紐約時報》科學新聞撰稿人。1945年8月5日,勞倫斯接到一項密令,並被送上飛向太平洋的飛機。當飛機降落到提尼安島時他才得知,第二天早晨,美國將向日本投擲第一顆核子彈。8月6日,廣島時間8時15分,第一顆核子彈在廣島爆炸。一座城市被摧毀。

1945年8月9日,勞倫斯又參加了向長崎投擲核子彈的飛行。他撰寫的核子彈研製和投擲過程的長篇報導,為《紐約時報》贏得了極大的聲譽。他本人也因此榮獲普利茲新聞獎

紀念

紀念遺蹟

平和祈念像
平和公園
浦上教會
長崎原爆資料館
國立長崎原爆死沒者追悼平和祈念館
山王神社(長崎市)
福済寺

紀念活動

紀念活動紀念活動

2013年7月31日,日本長崎市政府宣布,已有47個國家表示將應邀出席於8月9日長崎核子彈爆炸日召開的和平祈願儀式,出席國數量預將創下新高。但美國尚未做出回復。

儀式將於當地時間9日上午10點35分開始,將供奉核子彈爆炸遇難者名冊,核子彈爆炸受害者及各國代表還將獻花。在核子彈投下的11點02分,出席者將集體默哀。長崎市長田上富久將宣讀《和平宣言》。宣言表示對核武器有危機感,並嚴厲指責日本政府無法致力於廢除核武器的態度與其“被投核子彈的國家身份自相矛盾”。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