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安大學政治與行政學院

長安大學政治與行政學院

長安大學政治與行政學院(馬克思主義學院),是長安大學人文社會科學重要的教學與研究基地。學院承擔著學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人文素質教育及人文社會科學人才培養的任務。 學院師資力量雄厚,現有教職工 100 餘人,其中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專家 1 人;教授 18 人,副教授 46 人;博士 22 人,在讀博士 10 人;碩士生導師 37 人;校級教學名師 4 人。

辦學規模

學院擁有 7 個二級學科碩士點(產業經濟學、科學技術哲學、思想政治教育、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研究、經濟法學、行政管理), 1 個公共管理碩士( MPA )學位授權點和 1 個高校教師思想政治教育專業在職攻讀碩士學位授權點。學院有 4 個本科專業(法學、行政管理、公共事業管理、思想政治教育)。目前在校學生 980 餘人。

學院設有政治學系、公共管理系和法學系 3 個專業教學機構;設有馬克思主義原理教研部、中國特色理論教研部、中國近現代史教研部和思想品德教研部 4 個公共理論課教學機構;設有長安文化產業研究中心(陝西省哲學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長安大學高等教育研究所等 8 個研究機構;設有圖書資料室、綜合實驗室等 2 個教學輔助機構。學院圖書資料室現藏有各類圖書 4 萬餘冊、報刊 300 余種。學院建有物證技術、模擬法庭、人力資源測評、資料檢索、計算機套用等多個實驗室,能較好地滿足學院各專業、學科的教學、科研需要。

辦院成果

學院先後承擔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項目、教育部“十五”規劃重點項目、陝西省社會科學基金項目、西安市社會科學基金項目、陝西省社科聯項目等省部級以上課題 70 餘項;獲教育部精彩一課獎 3 項,獲國家教學成果二等獎 2 項,省級教學成果特等獎 2 項,二等獎 3 項;獲省政府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二等獎 4 項,省級精彩一課獎 5 項;建設省級精品課 2 門,校級精品課 6 門;出版學術專著(教材) 50 餘部;在《哲學研究》《政治學研究》《自然辯證法研究》《光明日報》等學術刊物發表學術論文 600 余篇,多篇文章被《新華文摘》《人大複印資料》全文轉載和摘登。學院重視學術交流,近年來與國內外學者進行了多次學術交流活動,同時聘請了多位國內著名學者來學院講學並定期舉辦學術報告會。

學院領導

院長:劉吉發

學院院長,主持學院行政工作,主管人事、財務、資產、學科建設及 MPA 專業學位工作。

書記:王景榮

學院黨委書記,主持學院黨委工作,負責領導班子建設及幹部教育管理,主管黨建、宣傳、工會及其它行政管理工作。

副書記:田猛

學院黨委副書記,協助書記主管本科生教育管理及其就業指導工作。

副院長:郭聰惠

學院副院長,協助院長主管本科教學管理及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管理工作。

副院長:段聯合

學院副院長,協助院長主管科學研究、研究生教學管理、圖書資料以及社會服務工作。

副院長:呂宏強

學院副院長,協助書記主管研究生教育管理及其就業指導工作;協助院長主管MPA教育、實驗室建設及設備管理工作。

師資隊伍

師資力量

馬克思主義原理教研部

教 授:劉吉發 段聯合 劉 強 彪曉紅 李 剛

副教授:樊小賢(主任) 王 慰 張 舒 劉 濱 張月華 張 晶 孔令華

講 師:朱 煜 代建鵬

中國特色理論教研部

教 授:何俊生 曾樂元

副教授:馬 瑩 田 猛 張國平 楊美讓 宋小剛

講 師:陳懷平(主任) 侯新養 魏雪玲 沈秀芳 周玉琴 劉明艷 肖守貿 孫百亮

中國近現代史教研部

副教授:姜建芳(主任) 黃革新 李 昕 馮 峰

講 師:柏來喜 劉蘭英 郭文娟 孫錫芳

思想品德教研部

教 授:張 濤

研究員:王振華

副教授:王立洲(主任) 高 雁 王克智 劉曉宏 范 婷 宋美紅 吳秀強

講 師:雷東麗 雷育蓮 高亞軍 趙雪琴 陳 誼 李 華 汪治國

政治學系

教 授:丁永剛(主任) 郭聰惠 戴生岐 杜向民

研究員:白 華

副教授:桑業明(副主任) 曹愛琴 黃 蜺 黎開誼 丁 珊

講 師:張 林 殷 莉 殷 峰 徐 靜 龐海峽 趙曉妮

公共管理系

研究員: 雷 達 謝軍占

教 授: 杜智民

副教授: 劉蘭劍(主任) 范麗莉(副主任) 呂宏強 張秋霞 唐曉惠 王秀麗 陳雅芝

劉春麗 胡金東 常 莉

副研究員:王景榮

講 師: 李 菲(副主任) 王俊峰 劉 燕 李 妮 催先維

助 研: 劉 海

法學系

教 授:陶信平 賀桂華 賀宏斌

副教授:魯世平(主任) 陳 蓉(副主任) 李周仁 劉 志 劉志仁 張紅梅

講 師:唐自強 黨少剛 劉 萍 閆雅琴 張懷友 李 婷 辛飛虹 白榮君 邊 媛 張小軍

專業培養

思想政治教育

一、培養目標

思想政治教育專業以政治學理論為主要培養方向,旨在培養具有較高的政治素質、道德素質,較深厚的馬克思主義政治理論素養和實際工作能力,德、智、體各方面均達到合格要求的研究套用型人才。

二、培養要求

思想政治教育專業堅持“以問題研究為核心,以能力培養為目標”的人才質量培養意識,高度重視學生的理論研究能力、實踐動手能力和社會適應能力,要求學生必須系統深入地學習和掌握馬克思主義政治學理論,全面了解中西方政治思想,綜合運用政治學、教育學和心理學等基本理論,熟練掌握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研究解決人們的思想和心理問題,能夠勝任黨政機關、高等院校及企事業單位的理論宣傳、教育和研究工作。

畢業生應具備的知識和能力:

1 、掌握馬克思主義政治學基本原理,全面掌握中外政治學科的發展歷程,深入了解中外政治哲學、政治制度和政治文化的基本內容。

2 、掌握教育學、心理學和社會學等學科的基礎知識,能夠運用科學方法分析解決思想政治教育過程中的實際問題。

3 、深入學習、了解黨和國家的有關方針、政策與法規

4 、了解有關政治體制,決策過程以及黨政管理、法律、制度、方針、政策;了解政治學、心理學、教育學等學科的發展狀態,掌握文獻檢索、資料查詢的基本方法和手段。

5 、具有在政治學領域進行科學研究和教學的基本能力,具備在黨政機關、企事業單位從事政治理論研究和宣傳的基本能力。

6 、具有較強的計算機套用能力和較高的外語水平,通過國家大學英語四級考試。

三、專業定位

本專業(政治學理論方向)根據黨政事業單位對政治理論人才的要求,突出政治學理論特色,強化學生理論研究能力,培養理論基礎紮實的高層次政治理論工作者,使本專業達到國內同類專業的領先水平。

四、主幹學科

政治學、教育學

五、核心課程

馬克思主義政治學原著選讀、中國古代政治思想史、中國近現代政治思想史、西方政治思想史、當代西方政治思潮、中外政治制度史、當代中國政治制度、網路政治學、政治文化導論、教育學基礎、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論、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學等課程。

六、基本學制 四年制

七、學位授予 教育學學士學位

行政管理

一、培養目標:

本專業培養具有管理學、公共政策學、政治學、經濟學、秘書學等學科的知識和堅實的行政管理理論素養,並注重培養學生在相關優勢學科領域的政策分析與管理能力,使畢業生既有寬厚的理論基礎, 又具備從 事行業具體工作的實際能力 ,能在黨政機關、事業單位、高等院校、各類企業從事管理工作的複合型高級專業人才。

二、培養要求:

本專業主要通過管理學、政治學、法學、社會學、經濟學等方面的基本理論和基本知識的學習,以及行政管理專業基本技能與方法的訓練,使畢業生獲得以下幾方面的知識、能力與素質:

1 .掌握政治學、行政學、管理學、法學等方面的基本理論和基本知識。

2 .掌握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的基本觀點和分析方法以及系統分析、統計分析、調查分析、政策分析等科學方法。

3 .具有從事黨政機關、企事業單位行政管理的基本能力。

4 .具有現代行政管理人員的基本技能。

5 .具有思維敏捷、擅長公關交際的社會活動能力,具備調研、策劃、組織、實施等實際工作能力,具有較強的中英文表達能力和行政公文寫作能力。

6 .熟悉黨和國家的各項方針、政策與法規。

7 .了解行政管理學的理論前沿以及政治學、管理學、法學等相關學科的發展動態。

三、專業定位

本專業依託長安大學優勢重點學科,突出在交通運輸行業的行政管理特色,達到國內先進水平。

四、主幹學科

政治學、管理學、法學

五、核心課程

管理學原理、行政學原理、政治學原理、當代中國政治制度、比較政治制度、公共管理學、法學導論、社會學概論、政府經濟學、行政組織學、地方政府學、市政學、公共政策、人力資源開發與管理、信息管理概論、管理定量分析。

六、基本學制 四年制

七、學位授予 管理學學士學位

法學

一、培養目標

本專業培養具有良好的政治素質,知識結構合理、全面,具有厚實的法學理論基礎,熟悉我國現行法律和有關交通、資源、建築方面的政策法規,能在國家立法機關、司法機關、行政機關、高等院校,尤其是能在公路交通、國土資源、城鄉建設行業部門、其他企事業單位、仲裁機構和法律服務機構從事法學教育、法學研究和法律事務及相關工作的高級專業人才。

二、培養要求

本專業學生主要學習法學的基本理論和基本知識,接受法學思維和法律實務的基本訓練,具備運用法學理論和方法分析問題和處理問題,運用法律法規管理事務和解決問題的基本能力。

畢業生應獲得以下幾個方面的知識和能力:

1 .掌握現代法學專業的基本理論與方法,具備良好的政治素質,知識結構全面合理,具有厚實的法學理論基礎和較強的法律實踐能力;

2 .了解法學的理論前沿和法制建設的發展趨勢,掌握現代法律職業所必需的管理、人文等學科的基本知識;

3 .熟悉法律工作有關的現行法律法規,尤其熟悉有關公路交通、國土資源及城鄉建設行業的政策法規;

4 .掌握文獻檢索、資料查詢的基本方法,具備一定的科學研究和法律實務工作能力 ;

5 .具有創新意識和開拓能力,具有良好的職業道德、高尚的人格和社會責任感;具備團隊精神與合作意識;

6 . 具有較強的計算機套用能力和較高的外語水平,通過國家大學英語四級考試。

三、專業定位

本專業(法學)根據法律職業及相關企事業單位對法學人才的要求,突出法學理論及實踐相結合特色,強化學生對法學基礎理論、尤其是與學校強勢學科相關法律知識的理解和研究能力,培養理論基礎紮實、實踐能力突出的法學高級專門人才,使本專業達到國內同類專業的較高水平。

四、主幹學科

法學

五、核心課程

法理學、憲法學、中國法制史、刑法學、民法學、行政法與行政訴訟法、商法、智慧財產權法、經濟法、環境資源法、勞動與社會保障法、民事訴訟法、刑事訴訟法、國際法、國際經濟法、國際私法。

六、基本學制 四年制

七、學位授予 法學學士學位

公共事業管理(人力資源管理方向)

一、培養目標

本專業培養具有管理學、公共政策、人力資源管理等學科知識和堅實的公共事業管理理論基礎,使畢業生既有寬厚的理論基礎,又具備從事行業具體工作的實際能力,能在政府部門、事業單位、高等院校、各類企業從事人力資源管理工作的複合型高級專業人才。

二、培養要求

本專業學生通過學習管理學、政治學、法學、社會學、經濟學、人力資源管理等方面的基本理論和基本知識,掌握公共事業管理的一般規律,受到公共政策分析、管理定量分析、計算機套用、人力資源管理等方面的訓練,熟悉黨和國家的方針、政策與法規,了解其理論前沿,以及我國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的新形勢和對公共事業管理的要求,具有運用科學的分析手段進行公共政策分析和從事公共部門、企事業單位人力資源管理的基本能力,較熟練地掌握一門外語,並有較高套用計算機的水平。

畢業生應獲得以下幾方面的知識和能力。

1.掌握管理學、政治學、法學、經濟學等現代科學的基本理論和基本知識;

2. 具有適應辦公自動化、套用管理信息系統所必須的定量分析和套用計算機的技能;

3.具有進行質量管理、數據收集和處理、以及進行統計分析的基本知識和能力;

4.熟悉我國有關的法律法規、方針政策以及制度;

5.具有較強的社會調查和寫作能力;

6.掌握文獻檢索、資料查詢的基本方法,具有初步的科學研究和實際工作能力。

三、專業定位

本專業注重理論與套用相結合,突出產業政策和人力資源管理兩大特色,達到國內領先水平。

四、主幹學科

公共管理

五、核心課程

管理學原理、公共事業管理、政治學原理、西方經濟學、人力資源開發與管理、人力資源測評、管理經濟學、人員績效考評、薪酬管理、公共關係、公共財務、管理定量分析、政府經濟學、社會保障概論、信息管理概論、套用統計、管理文秘。

六、基本學制 四年制

七、學位授予 管理學學士學位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