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凝鎮

長凝鎮(ChangningZhen)位於灤南縣東北部,距縣城14千米。面積54.7平方千米,人口3.49萬人(2002年)。轄45個行政村,鎮政府駐長凝村。平(泉)大(清河)、長(凝)柏(各莊)公路過境。

基本信息

河北省唐山市灤南縣長凝鎮

鎮情概況

河北省唐山市灤南縣長凝鎮位於灤南縣東部壤區,北與灤縣、東與昌黎、南與樂亭接壤,距縣城25公里,平青樂公路(省級)經過長凝鎮政府駐地,良好的地理位置、便利的交通條件為長凝鎮的經濟發展提供了得天獨厚得環境。全鎮總耕地面積51873畝,水澆地面積51339畝,林地面積528公頃,森林覆蓋率達20%以上,地形為渤海衝擊平原,屬壤土區。氣候乾旱少雨,年降水量在450mm左右,無霜期在220天左右。
平(泉)大(清河)、長(凝)柏(各莊)公路過境。

區劃沿革

1958年建衛星公社,1961年更名長凝公社,1984年改鄉,同年改鎮。鎮政府駐長凝村。轄長凝、薛各莊營、前蘇各莊、後蘇各莊、西孫莊、柳行、夏莊、晏各莊、沙角灣、南孫莊、陳禮莊、北王各莊、小高莊子、畢莊、木梳莊子、寧莊、張魯莊、羅營、小劉莊、大劉莊、陸莊、郭莊、樂營、大孟莊、大高莊、梁營、王營、西暖泉、東暖泉、邱營、彭莊、東染各莊、梁莊、黃莊、楊家坨、劉小橋、溫莊、東趙莊、楊沈莊、新城子、後場、北城子、南城子、方泡、後麻地、馬城、大王莊、老劉莊、翟莊、栗園營、糜莊、柏莊、南小王莊、賀莊、興旺莊、大李莊、郝莊、橋頭營邸莊、馬台、張台、田台、東營、湛店子、崗子、多餘屯、東坨子67個行政村。

人口數據

(第五次人口普查數據)
總人口50767
25909
24858
家庭戶戶數15490
家庭戶總人口(總)50248
家庭戶男25665
家庭戶女24583
0-14歲(總)9780
0-14歲男5038
0-14歲女4742
15-64歲(總)35906
15-64歲男18491
15-64歲女17415
65歲及以上(總)5081
65歲及以上男2380
65歲及以上女2701
戶口本地住在本地49233

經濟發展

農業經濟
該鎮在農業產業結構調整中取得了良好的成績。林果種植面積10000多畝,蔬菜種植面積達到了12000畝,林果蔬菜的總產量達5000萬公斤。在反季節果菜種植中,設施果樹數量達到200多個,溫室蔬菜數量達到了100多個。在發展傳統果樹的基礎上,栽植果樹新品種300多畝,全鎮已經形成了以郭莊、陳禮莊、前蘇等10個村為中心的萬畝裸地桃基地和以柳行、薛各莊營、郭莊、大劉莊、王營等村為中心的設施果樹基地。畜牧業以區域養殖為起點,向規模化方向發展,截至2008年,已形成生豬養殖場200個,存欄14000頭;奶牛養殖場73個,奶牛存欄2400多頭;肉、蛋雞養殖場37個,存欄量達64000隻。
產業經濟紡紗、笤帚加工、果品是該鎮的三大主導產業,鎮黨委採取有效的措施將民間資金轉化為民間資本,用民間資本的規模投入帶動經濟的發展,著重抓工業園區建設,以工業園區為載體,推動工業化進程。截至2008年,該鎮擁有固定資產總量1.1億元的紡紗廠25家,以棉紗為主要產品,年生產能力達到了40000噸,產品銷往河北高陽等地,解決剩餘勞動力4000餘人;擁有固定資產總量300萬元的木材加工廠22個,生產玻璃箱板、夾紙板等,可創年產值1.4億元;擁有大笤帚加工戶324家,年加工能力6000萬把,可創年產值1.8億元。
行業協會
根據紡紗、笤帚加工、果品行業的發展需要,該鎮成立了“灤南縣紡紗業協會”、“灤南縣大笤帚加工行業協會”、“灤南縣長凝鎮果品經紀人協會”三個行業協會,吸納會員150名,詳細制定了《協會章程》及各項管理制度,將管理和服務有效的結合起來,實現了組織健全、制度完善、管理到位、生產規範的民營經濟管理渠道。

城鎮建設

該鎮在小城鎮建設中加大建設步伐,統籌安排、因地制宜,用發展的角度完善城鎮總體布局,創造生態家園,營造為民服務的新環境。經過全鎮的努力,從根本上整治了臨街公共服務類建築繁雜、擁擠、混亂的面貌,形成一個西部以紡紗為主的工業園區;東部以集貿、果品批發為主的農產品交易區;主街以商貿、服務為主的商貿服務區;中間以百姓休閒娛樂為主的休閒娛樂區,並使長凝鎮內各主要街道都達到硬化、綠化、美化、亮化、淨化。
該鎮積極把借鑑先進經驗和自身的基礎設施條件有機的結合起來,以“高標準、高質量”的工作作風,按部就班的實施生態村規劃建設,先後從霸州、遵化等地調進美化樹合歡1000多棵,香花槐3000多棵,各生態村周圍及副街道栽植楊柳樹4000多棵,用於美化村內主要街道;投資80萬元修建高標準水泥路4370延長米,投資38萬元修石渣路13000延長米,投資2萬元鋪設路肩1000米,開挖排水溝800米。

山西省晉中市榆次區長凝鎮

鄉鎮簡介
長凝鎮位於晉中盆地東沿,榆次東南十五公里處,與和順、壽陽接壤,自古為榆次東大門。境內自然地形為東部高窄,西部低闊,兩梁一川一山,海拔800—1820米,屬典型的丘陵山區。總面積329平方公里,占全區總面積的1/4,是榆次面積最大的鄉鎮,共轄26個行政村,總人口15408人,總耕地面積52680畝,其中水地10000畝,共有荒山荒坡面積6萬餘畝,林業資源豐富。省道董榆線穿鎮而過,交通十分便利,是榆次母親河塗河的發源地,是榆次的革命老區,擁有“藺郊十里無霜”的獨特氣候,聞名遐邇的長凝蒜便產於此。
長凝鎮是傳統的農業鄉鎮,鎮黨委、政府始終將產業結構調整作為保發展、促增收的有力手段,著力轉變經濟成長方式,圍繞“平川蔬菜抓規模,丘陵山區種林果,北梁溫室上規模,畜牧產業促發展,開發資源壯民營”的產業發展思路,確立了旱垣溫室、大田蔬菜、乾果、畜牧養殖、原生態農耕休閒遊為主的五大產業開發戰略。

鎮情概況

山西省晉中市榆次區長凝鎮位於榆次東南山區,瀟河流域,塗河下游北岸,距市府12.5公里。面積83.6平方公里。榆(次)左(權)公路過境。相傳為藺相如的故里所在地,當地流傳許多藺相如的傳說,並且有藺公祠及幾個相關的村名。鄉鎮企業以鍛件、農機、建築業為主。農業主產小麥、玉米、穀子,長凝紫皮蒜為長凝鎮歷史名產。

區劃沿革

1958年設長凝公社,1984年建鎮。1999年撤鄉並鎮時由原長凝鎮與原石圪塔鄉合併而來。
鎮人民政府駐西長凝村,下轄:西長凝村、東長凝村、壁達村、玉壁村、綠豆灣村、南沙溝村、南合流村、西溝村、輝舉村、相立村、南藺郊村、北藺郊村、魚兒池村、閻家坪村、保全寨村、西見子村、東見子村、北頭村、鄭家嶺村、石圪塔村、張莊村、原家峪村、王莊村、高坪村、章子垴村、霍城村、慶城村、溝口村、上莊村、石槽頭村、白家莊村、固莊村、神堂坪村、馬頭村、高家山村等。

人口數據

(第五次人口普查數據)
人口數據:(第五次人口普查數據)
總人口10530
5486
5044
家庭戶戶數3060
家庭戶總人口(總)10505
家庭戶男5468
家庭戶女5037
0-14歲(總)2282
0-14歲男1174
0-14歲女1108
15-64歲(總)7295
15-64歲男3795
15-64歲女3500
65歲及以上(總)953
65歲及以上男517
65歲及以上女436
戶口本地住在本地9729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