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亭怨慢·記千竹

《長亭怨慢·記千竹》是宋代詞人周密所寫的一首詞。此詞上片主要寫詞人追憶往昔,感慨時光飛逝的景象。下片主要寫詞人目睹今日之景,感嘆天時的強力和人的無奈。 全詞以景語寫情語,生動地刻畫出詞人對重遊故地的憂愁與哀傷。

作品原文

長亭怨慢

歲丙午、丁未,先君子監州太末。時刺史楊泳齋員外、別駕牟存齋、西安令翁浩堂、郡博士洪恕齋,一時名流星聚,見為奇事。伴居據龜阜,下瞰萬室,外環四山,先子作堂曰“嘯詠”,撮登覽要。蜿蜒入後圃。梅清竹曜,虧蔽風月,後俯官河,相望一水,則小蓬萊在焉。老柳高荷,吹涼競日。諸公載酒論文,清彈豪吹,筆研琴尊之樂,蓋無虛日也。余時甚少,執杖屨,供灑掃,諸老緒論殷殷,金石聲猶在耳。後十年過之,則徑草池萍,憮然葵麥之感,一時交從。水逝雲飛,無人識令威矣!徘徊水竹間,悵然久之。因譜白石自製調,以寄前度劉鄧之懷雲。

記千竹、萬荷深處。綠淨池台,翠涼庭宇。醉墨題香,閒簫橫玉盡吟趣。勝流星聚。知幾誦、燕台句 。零落碧雲空 ,嘆轉眼、歲華如許 。

凝佇。望瀟瀟一水,夢到隔花窗戶。十年舊事,盡消得 、庾郎愁賦 。燕樓 鶴表 半漂零,算惟有、盟鷗堪語。漫倚遍河橋,一片涼雲吹雨 。

作品注釋

詞句注釋

①燕台句:李商隱的一組名為“春、夏、秋、冬”描寫愛情的《燕台詩》,是艷詩中最出色的篇章。

②碧云:碧空中的雲;在喻意遠方或天空時,多用以表達傷情悲緒。

③歲華:即時光、歲時,也泛指草木。

④消得:亦作“消的”。詞有需要、須得,享受、享用,禁得起等多義;詞中是值得、應該的意思。

⑤庾(yǔ)郎:指庾信(513—581)字子山,南陽新野人。

⑥燕樓:樓名,即燕子樓。在今徐州市。

⑦鶴表:引是用東晉·陶潛《搜神後記》中丁令威學道成仙,化鶴歸來後,喻意時光飛逝的典故。

⑧涼云:本指陰涼的雲。南朝·齊·謝朓《七夕賦》:“朱光既夕,涼雲始浮。”姜夔《驀山溪·題錢氏溪月》詞:“荷苒苒,展涼雲,橫臥虹千尺”等句,這裡不如說是淒涼的雲。

白話譯文

依稀記得竹子與荷花深處的樣子。綠色的池塘,翠綠幽涼的庭院。墨筆生輝,閒著的時候彈蕭吟唱,十分地享受其中的樂趣。星光匯聚,又能誦讀幾首《燕台詩》呢。天空中的雲三三兩兩,轉眼間年歲已經老去。

停下來去看流逝的河水,夢到了隔著花朵的窗子。十年的舊時光,值得去享受彈琴聞賦的樂趣,燕子樓下歲月如梭,只有我自己飄零沒有著落,算起來只有我自己和海鷗說說話了。獨自依靠在橋上,只剩下漫天的涼雲以及蕭瑟的雨了。

創作背景

這是詞人早期作品,作於宋理宗寶祜五年(1257)。淳祜六、七年之間(1246—1247),周密的父親在為官時雖築堂聚賢,唱和於“嘯詠”。後其父去世,交從如水逝雲飛。十年之後,詞人重遊故地,不禁感慨萬分,於是寫下了這首詞。

作品鑑賞

文學賞析

這是一首重遊故地、懷故傷今之作。

上片追憶往昔,一個“記”字便把思緒追溯到多年以前。“記千竹、萬荷深處”三句。回憶當年諸公歡聚之所。那一片清幽雅淡的景色;“深處”二字更有遠離塵世之感。在這樣一個竹影斑斑、荷香淡淡的仙境中,諸公賦詩作文,談古論今,吹簫弄琴,好不自在,而當時還年少的詞人也處在這櫸一個高朗滿座的環境中,聆聽著高談閼論,似覺身在天外。”醉墨題香”三旬,形象地寫出諸公相聚在一起載酒論文、清彈豪吹、研詩誦詞的情景。雪落碧雲空,嘆轉眼、歲華如許。詞人從遇想中回到現實,不禁感嘆歲月如流水一樣一去不復返。

下片抒發詞人故地重遊、物是人非之感。凝佇,望涓涓一水.夢到隔花窗戶”,詞人望著涓涓的流水想起十年以前,這鏤花窗戶中的歡聲笑語,這“隔花窗戶”曾多少次進入自己的夢境。然而現在卻是這樣的淒靜。“桃花依舊笑春風”而“人面不知何處去”了,淒婉之情濫於言表,讓詞人不禁想起庾信的《愁賦》來。諸公如雲霧般飄零散去,只有當年聽到盟誓的鷗鳥,仍舊靜立梢頭。“漫倚遍河橋,一片涼雲吹雨”,倚遍河欄,天色漸晚,天上竟飄下雨來。以景語作結,淒情無限。

全詞直抒胸懷,由物及情,承接自然。且今昔相襯,以樂景襯淒景,情景交融,景為情生,結尾一句,以景語寫情語,一片淒情,頗具感染力。

名家點評

南宋文學家姜夔《宋四家詞選序論》:“白石小序甚可觀,苦與詞復。若序其緣起,不犯詞境,斯為兩美矣。”

作者簡介

周密,南宋文學家。字公謹,號草窗,又號四水潛夫、弁陽老人、華不注山人等。原籍濟南,後為吳興(今浙江湖州)人。宋德祐間曾任義烏(今屬浙江)令等職。宋亡隱居不仕。其詞講求格律,風格在姜夔、吳文英兩家之間,與吳文英(夢窗)並稱“二窗”。也曾寫過一些慨嘆宋室覆亡之作。並能詩文書畫,諳熟宋代掌故。著有《草窗韻語》、《齊東野語》、《武林舊事》、《癸辛雜識》、《志雅堂雜鈔》、《雲煙過眼錄》、《浩然齋雅談》等數十種。編有《絕妙好詞》。存詞150餘首。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