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三角城市群

長三角城市群

長三角城市群,全稱長江三角洲城市群,位於中國沿江沿海“T”字帶,是中國最大的城市群,它由沿江城市帶和杭州灣城市群構成,以上海市為中心,包含浙江的杭州、嘉興、湖州、紹興、寧波、舟山等六個城市,江蘇的南京、揚州、常州、泰州、鎮江、無錫、南通、蘇州等八個城市。其輻射區涵蓋了浙江金華和衢州兩市。長江三角洲城市群是中國經濟最發達、城鎮集聚程度最高的城市化地區。長三角是中國經濟發展最活躍的地區之一,以僅占全國2.1%的國土面積,集中了全國1/4的經濟總量和1/4以上的工業增加值,被視為中國經濟發展的重要引擎,是中國經濟最發達的地區。長江三角洲城市群已是國際公認的六大世界級城市群之一,並致力於在2018年建設成為世界第一大都市圈。

基本信息

區位概念

地理概念
長三角城市群區劃圖長三角城市群區劃圖
長江三角洲城市群指上海市、江蘇省、浙江省、安徽省三省一市。
業經濟概念
以上海為龍頭的江蘇、浙江、安徽經濟帶。這裡是中國經濟發展速度最快、經濟總量規模最大、最具有發展潛力的經濟板塊。長江三角洲快速積聚的國際資本和民間資本,不僅規模越來越大,而且以其特有的活力強有力地推動著這一地區的經濟快速發展。
“超級巨人”上海,2010年國內生產總值已超1.6萬億元,位列中國第一;一批“小巨人”城市其國內生產總值都成飛速增長。經濟總量基本都過千億人民幣。為“長三角”都市圈帶來豐富性和層次感的縣域經濟,極具競爭力。2005年11月揭曉的中國百強縣市競爭力排名中,有七個“長三角”的縣市(區)進入前十位。縣域經濟的崛起,使“長三角”城市連片化、都市化成為可能。
這一經濟巨人群,更直接吸引了眾多世界級經濟巨人的目光。截至2007年,世界500強企業已有400多家在這一地區落戶,其中,在上海設立地區總部和中國總部的就有逾200家,僅在蘇州投資的有81家,投資項目達188個。據不完全統計,這一地區契約利用外資累計已近1500億美元;長江三角洲已變成一個吸引國際資本與技術的強大磁場。
在“長三角”這個都市圈裡,作為經濟發展主力軍的企業獨領風騷。2007年,長三角集中了近半數的中國經濟百強縣,聚集著100多個年工業產值超過100億元的產業園區,還有包括儀征化纖、萬向集團、金山石化、揚子乙烯、大眾汽車、上海貝爾、東方通信等在內的數千家巨人型企業。
市經濟概念
長江三角洲是中國對外開放的最大地區,該地區工業基礎雄厚、商品經濟發達,水陸交通方便,是中國最大的外貿出口基地。
長江三角洲經濟圈是中國最大的經濟圈,綜合實力第一,其經濟總量相當於中國GDP的20%,且年增長率遠高於中國平均水平。

地理位置

長江三角洲位於長江的下游地區,瀕臨黃海與東海,地處江海交匯之地,沿江沿海港口眾多,是長江入海之前形成的的沖積平原。
地理特點
長江三角洲的頂點在江蘇省儀征市真州鎮一帶。
早在六七千年以前,這裡是一個三角形港灣,長江河口好似一隻向東張口的喇叭,水面遼闊,潮汐作用顯著。在海水的頂托下,長江每年帶來的4.7億噸泥沙大部分沉積下來,在南、北兩岸各堆積成一條沙堤。北岸沙堤大致從揚州附近向東延伸至如東附近,沙堤以北主要是由黃河淮河沖積成的里下河平原。南岸沙堤從江陰附近開始向東南延伸,直至上海市金山縣的漕涇附近,並與錢塘江北岸沙堤相連線,形成了太湖平原。里下河平原位於長江北岸,面積約1.4萬平方公里,為一碟形窪地。窪地中心湖盪連片,主要有射陽湖、大縱湖等。長江三角洲上散布著一系列海拔100~300米的殘丘,大部由泥盆系砂岩和石炭、二迭系灰岩構成,少數由燕山期花崗岩和粗面岩組成。面積約為5萬平方公里。這裡地勢低平,海拔基本在10米以下,零星散布著一些孤山殘丘,如高郵神居山、儀征的牡羊山、常州溧陽的南山、無錫的惠山、蘇州的天平山、常熟的虞山、松江的佘山和天馬山等。其中常州溧陽的南山海拔508米,為吳越第一峰;它們或兀立在平原之上,或挺立於太湖之中,有的成為遊覽區,有的成為花果山。長江三角洲是中國河網密度最高的地區,平均每平方公里河網長度達4.8—6.7公里。平原上共有湖泊200多個。長江三角洲河川縱橫,湖盪棋布,農業發達,人口稠密,城市眾多。在中國經濟中占有重要地位,號稱中國的“金三角”。由於地勢低洼歷史上,洪澇災害異常嚴重。為了改變這種狀況,國家投資興修水利工程,西擋淮水,東擋海潮,開挖運河,增強排灌能力,使這個十年九澇的多災區變成江淮流域的重要糧食生產基地。
地形
太湖平原地處長江以南,是長江三角洲的主體。該平原以太湖為中心,狀如一隻大盤碟,地形呈周高中低。這樣的地形特點使這裡上有長江和太湖上游來的洪水,下有海潮倒灌,夏秋季節又常遭颱風暴雨襲擊,洪澇災害十分頻繁。當地人民為抗禦自然災害,大力開挖河渠,排除積水,修圩建閘,逐步形成了溝溝相通、渠渠相連的稠密水網。
長江三角洲頂點在南京市、揚州市(高郵)、儀征市一線,北至小洋口。南臨杭州灣。海拔多在10米以下,間有低丘(如惠山、天平山、虞山、狼山等)散布,海拔200~300米。長江年均輸沙量4~9億噸,一般年份有28%的泥沙在長江中沉積,個別年份高達78%,三角洲不斷向海延伸。長江以南常州市、常熟市、太倉市、金山區一帶的古沙嘴海拔多為4~6米;長江以北揚州市、泰州市、泰興市、如皋市一帶的古沙嘴海拔7~8米。
水系
長三角區域內河湖眾多,水網密布,主要有江蘇的太湖、洪澤湖、高郵湖、駱馬湖、邵伯湖、登月湖等浙江的西湖、東湖、南湖、東錢湖和安徽的巢湖、太平湖、花亭湖、升金湖、天井湖、平天湖、雨山湖等著名湖泊,除淮河、長江、錢塘江、京杭大運河等重要河流以外,還有江蘇的秦淮河、蘇北灌溉總渠、新沭河、通揚運河,浙江的甌江、靈江、苕溪、南江、飛雲江、鰲江、曹娥江,安徽的青弋江、水陽江、秋浦河、皖江、新安江、滁河、淠河、潁河、渦河、東淝河、南淝河、裕溪河、柘皋河、杭埠河、濉河、史河等水系。
氣候
長江三角洲主要為亞熱帶季風氣候。年均氣溫、年均最高和最低氣溫都顯著增加,增溫率都是冬季和春季較高,夏季最低。大城市站增溫率明顯高於小城鎮和中等城市站,城市化效應對大城市氣溫基本上都是增溫作用,其中對平均最低氣溫的增溫率及貢獻率最大,對平均最高氣溫都最小。長江三角洲氣溫變化趨勢和增溫率、城市化效應的增溫率及增溫貢獻率與其他地區具有較好的一致性。

行政區劃

截至2016年,長江三角洲城市群包括三省一市:上海市江蘇省浙江省安徽省,41個地級市。
長江三角洲城市群行政區劃詳情
省級 市級 下轄
上海 上海 黃浦區、浦東新區、徐匯區、長寧區、靜安區、普陀區、虹口區、楊浦區、閔行區、寶山區、嘉定區、金山區、松江區、青浦區、奉賢區、崇明縣
江蘇 南京 玄武區、秦淮區、建鄴區、鼓樓區、浦口區、棲霞區、雨花台區、江寧區、六合區、溧水區、高淳區
無錫 崇安區、南長區、北塘區、錫山區、惠山區、濱湖區、江陰市、宜興市
徐州 鼓樓區、雲龍區、賈汪區、泉山區、銅山區、新沂市、邳州市、豐縣、沛縣、睢寧縣
常州 天寧區、鐘樓區、新北區、武進區、金壇區、溧陽市
蘇州 姑蘇區、高新區(虎丘區)、吳中區、相城區、吳江區、常熟市、張家港市、崑山市、太倉市
南通 崇川區、港閘區、通州區、啟東市、如皋市、海門市、海安縣、如東縣
連雲港 連雲區、贛榆區、海州區、東海縣、灌雲縣、灌南縣
淮安 清河區、淮安區、淮陰區、清浦區、漣水縣、洪澤縣、盱眙縣、金湖縣
鹽城 亭湖區、鹽都區、大豐區、東台市、響水縣、濱海縣、阜寧縣、射陽縣、建湖縣
揚州 廣陵區、邗江區、江都區、儀征市、高郵市、寶應縣
鎮江 京口區、潤州區、丹徒區、丹陽市、揚中市、句容市
泰州 海陵區、高港區、姜堰區、興化市、靖江市、泰興市
宿遷 宿城區、宿豫區、沭陽縣、泗陽縣、泗洪縣
浙江 杭州 上城區、下城區、江乾區、拱墅區、西湖區、濱江區、餘杭區、蕭山區、富陽區 建德市、臨安市、桐廬縣、淳安縣
寧波 海曙區、江東區、江北區、北侖區、鎮海區、鄞州區、餘姚市、慈谿市、奉化市 象山縣、寧海縣
溫州 鹿城區、龍灣區、甌海區、洞頭區、瑞安市、樂清市、永嘉縣、平陽縣、蒼南縣、文成縣、泰順縣
紹興 越城區、柯橋區、上虞區、諸暨市、嵊州市、新昌縣
湖州 吳興區、南潯區、德清縣、長興縣、安吉縣
嘉興 南湖區、秀洲區、海寧市、平湖市、桐鄉市、嘉善縣、海鹽縣
金華 婺城區、金東區、蘭谿市、東陽市、永康市、義烏市、武義縣、浦江縣、磐安縣
衢州 柯城區、衢江區、江山市、常山縣、開化縣、龍游縣
舟山 定海區、普陀區、岱山縣、嵊泗縣
台州 椒江區、黃巖區、路橋區、溫嶺市、臨海市、玉環縣、三門縣、天台縣、仙居縣
麗水 蓮都區、龍泉市、青田縣、縉雲縣遂昌縣、松陽縣、雲和縣、慶元縣、景寧畲族自治縣
安徽[5] 合肥 瑤海區、廬陽區、蜀山區、包河區、巢湖市、肥東縣、肥西縣、長豐縣、廬江縣
蕪湖 鏡湖區、弋江區、鳩江區、三山區、無為縣、蕪湖縣、繁昌縣、南陵縣
馬鞍山 花山區、雨山區、博望區、含山縣、和縣、當塗縣
銅陵 銅官區、義安區[7]、郊區、樅陽縣
安慶 迎江區、大觀區、宜秀區、桐城市、懷寧縣、潛山縣、望江縣、岳西縣、太湖縣、宿松縣
宣城 宣州區、寧國市、廣德縣、郎溪縣、涇縣、旌德縣、績溪縣
池州 貴池區、青陽縣、石台縣、東至縣
黃山 黃山區、徽州區、屯溪區、歙縣、黟縣、祁門縣、休寧縣
滁州 琅琊區、南譙區、天長市、明光市、定遠縣、鳳陽縣、全椒縣、來安縣
六安 裕安區、金安區、葉集區、霍邱縣、霍山縣、金寨縣、舒城縣
蚌埠 禹會區、淮上區、蚌山區、龍子湖區、懷遠縣、固鎮縣、五河縣
淮南 田家庵區、謝家集區、八公山區、大通區、潘集區、鳳台縣、壽縣
淮北 相山區、烈山區、杜集區、濉溪縣
宿州 埇橋區、碭山縣、蕭縣、靈璧縣、泗縣
阜陽 潁州區、潁東區、潁泉區、界首市、臨泉縣、太和縣、阜南縣、潁上縣
亳州 譙城區、蒙城縣、渦陽縣、利辛縣

發展歷史

長三角城市群的區域一體化進程加速長三角城市群的區域一體化進程加速
在全球城鎮化進程與經濟全球化進程雙重加快的時代背景下,城市群的快速擴張已成為帶有普遍意義的不可阻擋之勢,正在作為國家參與全球競爭與國際分工的全新地域單元,並深刻影響著國家的國際競爭力和21世紀全球經濟的新格局。城市群是中國未來經濟發展格局中最具活力和潛力的核心地區,是中國主體功能區戰略中的重點和最佳化開發區,也是未來中國城市發展的重要方向。縱觀中國近現代史,長三角的城市空間格局一直處在一個劇烈的變化當中。最早的大城市是江寧揚州、蘇州、杭州

江寧即南京,六朝古都,始終是長三角的政治中心和軍事中心。揚州在清代中葉以前也是世界級的大都市,其繁華程度不讓倫敦、巴黎。揚州的繁榮得益於鹽商和漕運,但隨著徽州鹽商的消亡及運河時代的結束,揚州便快速地衰敗下去。蘇州、杭州作為城市起碼都有千年以上的歷史。在很長一段時間裡,是長三角的經濟中心、商貿中心、文化中心。

但在20世紀初期,被長三角最東端的上海所代替。時至今日,長江三角洲城市空間格局圍繞“一核兩群”,正在醞釀著一場新變化。

長三角城市群形成的過程,可以說是一個“遞進式”的城市發展進程,城市建設由粗放式逐步轉向集約式。這一轉變過程大致分為4個階段:

第一,小城鎮建設階段,即城鎮化階段。

第二,中小城市建設階段。以縣治所在鎮為基礎的中小城市發展受兩大趨勢的推動。一是部分農村企業的高層主管、村鎮幹部、務工青年農民、中小企業主及個體工商業者開始進城居住。二是產業集中發展趨勢加快。

第三,大城市和特大城市階段。如前面所述,中心城市作用不可代替,由分散化走向集中化是城市化的一般規律。

第四,形成城市群。城市群的實質是由集中化走向一體化,謀求區域經濟的協調和共同發展。

競爭力

多元化的產業發展布局使得長江三角洲城鎮群形成了多樣化的城鎮職能分工體系。

先天競爭力

該城市群具有面向海洋,依託長江內陸交通發達的區位優勢,山水優美度居於所有城市群之首;城市勞動力數量同樣令其他城市群難以望其項背。此外,在城市水資源供給、交通通訊等方面的優勢也使該城市群成為投資熱點。該城市群商品經濟發達,農副產品豐富,工業基礎雄厚,外向型經濟發達,是中國目前(2010年)最大的城市群之一。

現實競爭力

隨著外資、傳統製造業和地方特色產業集群等城鎮群發展機制的推進,上海的國際性城市職能日益凸顯,南京和杭州以生產性服務業為代表的現代中心城市職能日益加強,蘇州、無錫、常州、寧波等以先進制造業為主,南通、泰州、揚州、湖州、紹興等以傳統製造業和地方特色產品加工工業為主的製造業基地基本形成,以舟山等以旅遊職能為主的城市特色鮮明。儘管如此,該城市群分工程度上還略顯不足。

隨著外向型經濟發展,通過積極融入全球產業鏈,該城市群以全球製造業基地為特徵的全球區域正在形成。長江三角洲城市群國際地位由此得到極大的強化。上海國際性城市的帶動,使得長江三角洲城鎮群積極融入全球城市分工體系,全球化巨型城市網路雛形已經顯現。常住人口增長與移民人口增長優勢不明顯,GDP增長率逐漸放緩,但在科技水平、醫療質量、文化設施、環境治理、港口交通等方面排名位列第一,該城市群正逐漸轉向內部發展環境的最佳化。

同城效應

高速公路、高速鐵路、跨江跨海大橋……近年來,隨著長三角地區基礎設施建設的日趨完善,城市群空間布局結構已基本形成,“同城效應”日漸凸顯。

到2010年,滬寧、滬杭和杭寧三條高速公路,已形成3小時快速交通圈,串聯起長三角區域的3箇中心城市——上海、南京和杭州,而即將通車的滬寧、滬杭城際鐵路則將使長三角城市群崛起為1小時都市群,“同城效應”更加明顯。

此外,基礎設施建設的快速推進,加速了長三角城市群一體化步伐,並且由單一的經濟一體化社會文化科技生態等綜合性要素的全面一體化發展。

與世界級距離

世界六大城市群示意圖世界六大城市群示意圖

儘管中國的長三角城市群的發展已經取得了階段性成果,但與世界著名城市群相比,差距仍然存在。

當今公認的世界級城市群主要有美國的大紐約區、五大湖區、芝加哥區、大洛杉磯區;日本的大東京區、阪神區、名古屋區;英國的倫敦城市群;韓國的首爾區;德國的魯爾區;法國的巴黎區等。

這些地區不僅是各國的經濟成長極,其運行機制、發展形態、空間構架等都有值得長三角城市群借鑑的獨到之處。世界級城市群通常有著高效的統籌協調機制,協調各方利益,確保實現共贏;有著分工明確的產業協作體系,以發揮城市間的互補性。

雖然長三角各地也形成了一些協作機制,但由於整體規劃一直沒有出台,各自為政、產業同構、同質競爭的問題一直存在此外,長三角地區產業結構中,粗放型經濟仍占有較大比重,各城市經濟成長仍基本依賴於勞動密集型和資源密集型產業,生態環境脆弱、水體污染、土壤破壞和固體廢棄物堆積等問題較為突出,在一定程度上阻礙了其挺進世界級的步伐。

發展規劃

形成“多點並重”發展格局

多座城市快速發展,各自具有較大的經濟規模和較高的發展水平,是後長三角時代的一個基本特點。

形成多層次經濟圈

多層次經濟圈,是長三角區別於世界其他大城市群的一個重要優勢。

形成製造業基地和投資中心

從統計年鑑數據分析來看,自1997年開始,滬蘇浙製造業終於結束了占全國比重下降的趨勢。2003年,三地製造業增加值占全國的25%,2005年達到31%。到2010年,假定人民幣匯率穩定,長三角製造業占世界比重,有可能達到2.1%,到2020年,則將達到4%左右。按此推論,20年後,滬蘇浙製造業占全球比重,有可能達到8%左右,高於目前東京圈製造業占世界比重的1倍多。

形成更加緊密的整體

從經濟關係看,競爭將進一步促進生產要素自由流動,促使三大城市群高度無縫對接,聯成更加緊密的整體。

發展規劃已編制完成並報國務院審批

2016年5月3日發改委表示,為最佳化提升東部地區城市群、加快培育中西部地區城市群,國家發展改革委會同有關部門繼續組織開展跨省級行政區城市群規劃編制。長江三角洲城市群發展規劃已編制完成並報國務院審批。

發改委表示,2016年是“十三五”開局之年,推進新型城鎮化建設一定要站在新起點,取得新突破。為進一步做好新型城鎮化工作指明了方向。各地區各部門認真抓好貫徹落實,在六個方面深入開展工作,統籌推進新型城鎮化建設取得新進展。

2009年,長三角地區公路總里程達26.24萬公里,其中高速公路總里程達7821公里,同比增長0.77%和5.21%,內河航道總里程達43621公里。長三角港口吞吐量為27.06億噸,比上年增長12.97%。

2009年,長三角地區共完成客運周轉量3578.3億人公里,占全國的14.44%,其中公路完成2011.2億人公里、鐵路完成653.7億人公里、水運完成15.1億人公里,分別占全國的比例為14.95%、8.3%、21.88%;完成貨運周轉量25250.2億噸公里,占全國的20.83%,其中鐵路完成672.2億噸公里、公路完成2403.8億噸公里、水運完成21637.8億噸公里,分別占全國的比例為2.66%、6.61%和37.67%。[10]

隨著"十五"規劃內長江三角洲快速幹道網的建成,將形成以滬寧杭三個中心城市為節點,相互構成一個大三角的高速公路網,這必將帶動沿線各節點城市的新一輪發展。特別是寧杭公路的建成將極大地促進湖州的經濟發展。還有沿海大通道的建設對杭州灣沿岸城市(紹興、嘉興)也有著巨大的帶動作用。另外,大小洋山深水港的建設將使得上海真正成為國際航運中心,同時也將帶動舟山群島(如岱山)和蘆潮港等地區的港口加工業的興起。崇明越江工程的啟動不但將使崇明島發生巨大的變化,而且會帶動整個蘇北經濟的騰飛,從而使得整個長江三角洲連成一個有機的整體。鐵路京滬鐵路、滬寧高鐵、寧杭高鐵、京滬高鐵、合福高鐵、寧安高鐵、滬昆高鐵(包括杭長高鐵、滬杭高鐵)、寧啟鐵路、滬杭鐵路、金溫鐵路、浙贛鐵路、合寧客運專線、合武客運專線、合九鐵路、銅九鐵路、甬台溫鐵路、新金溫鐵路、溫福鐵路、新長鐵路、隴海鐵路、滬通鐵路(建設中)、連鹽鐵路(建設中)、江蘇沿海鐵路(建設中)、連淮揚鎮鐵路(建設中)、杭黃高鐵(建設中)、徐宿淮鹽鐵路(建設中)、商合杭高鐵(建設中)。公路滬昆高速公路(包括杭金衢高速公路、滬杭高速公路)、申嘉湖高速公路、瀋海高速公路、寧杭高速公路、杭紹甬高速公路、蘇紹高速公路、紹諸高速公路、嘉紹高速公路、滬寧高速公路(滬蓉高速公路的一段)、蘇嘉杭高速公路、合寧高速公路、合安高速公路、合蕪高速公路、合蚌高速公路、合銅黃高速公路、合淮阜高速公路、寧通高速公路、溧蕪高速公路、寧蕪高速公路、甬舟高速公路、滬常高速公路、金麗溫高速公路、諸永高速公路、錫澄高速公路、江蘇沿江高速公路、上三高速公路、甬台溫高速公路、揚溧高速公路、京滬高速公路、寧淮連高速公路、寧宿徐高速公路、寧靖鹽高速公路、同三高速公路、鹽徐高速公路、連徐高速公路、杭紹台高速公路。機場
長江三角洲城市群機場
上海 上海浦東國際機場、上海虹橋國際機場
江蘇 南京祿口國際機場、蘇南碩放國際機場、徐州觀音國際機場、常州奔牛國際機場、揚州泰州國際機場、鹽城南洋機場、南通興東機場、淮安漣水機場、連雲港白塔埠機場
浙江 杭州蕭山國際機場、寧波櫟社國際機場、溫州龍灣國際機場、舟山普陀山機場、台州路橋機場、義烏機場、衢州機場
安徽 合肥新橋國際機場、安慶天柱山機場、黃山屯溪國際機場、阜陽西關機場、蚌埠皖北國際機場、蕪湖民用機場、九華山機場、亳州機場
航運
長江三角洲城市群港口
省份 名稱
上海 上海港
江蘇 南京港、徐州港、連雲港、無錫港、常州港、蘇州港、鎮江港、揚州港(高郵港、儀征港)、泰州港、南通港、鹽城港
浙江 寧波港、溫州港、紹興港、舟山港、台州港
安徽 合肥港、蕪湖港、馬鞍山港、安慶港、銅陵港、池州港、蚌埠港、淮南港、阜陽港、巢湖港
橋樑
長江三角洲城市群橋樑
省份 名稱
江蘇 南京長江大橋、南京長江二橋、南京長江三橋、南京長江四橋、大勝關長江大橋、江陰長江大橋、潤揚大橋、蘇通長江大橋、泰州長江大橋、五峰山長江大橋(在建)
浙江 杭州錢江大橋、錢江二橋(彭埠大橋、錢江三橋(西興大橋)、錢江四橋(復興大橋)、錢江五橋(袁浦大橋)、錢江六橋、錢江八橋、錢江七橋、錢江九橋、溫州大橋、甌越大橋、舟山跨海大橋、東海大橋、杭州灣跨海大橋、嘉紹跨海大橋
安徽 蕪湖長江二橋、蕪湖長江大橋、商合杭高鐵蕪湖三橋、安慶長江大橋、馬鞍山長江大橋、望東長江大橋、銅陵長江大橋、銅陵長江公鐵大橋
海港江蘇954公里海岸線上,建設中的三大沿海港群(自北向南建設以連雲港港為龍頭,包括灌河口海港組和中山港的北部港口群;以鹽城大豐港為龍頭,包括鹽城射陽中部港口群;以南通港為龍頭,包括呂四港和洋口港的南部港口群。)正串珠成線,串出一個南融長三角、北聯渤海灣、溝通中西部的江蘇“黃金海岸”。2007年8月,《江蘇省沿海開發總體規劃》出台,江蘇將利用10年時間,完成固定資產投資3萬億元。依託沿海大港建設,打造以新能源、海洋特色產業、現代物流業、臨港大型石化產業為重點的沿海產業帶,加速形成新型工業化基地和現代農業基地。捷運
長江三角洲城市群捷運
城市 運營線路 首條捷運開通時間 線路長度
上海  上海軌道交通1號線 上海軌道交通2號線 上海軌道交通3號線 上海軌道交通4號線 上海軌道交通5號線 上海軌道交通6號線 上海軌道交通7號線 上海軌道交通8號線 上海軌道交通9號線 上海軌道交通10號線 上海軌道交通11號線 上海軌道交通12號線 上海軌道交通13號線 上海軌道交通16號線 上海磁浮示範運營線 上海軌道交通17號線(在建) 上海軌道交通5號線南延(在建) 上海軌道交通8號線三期(在建) 上海軌道交通9號線三期東延(在建) 上海軌道交通10號線二期(在建) 上海軌道交通13號線二期、三期(在建) 上海軌道交通12號線西延(在建) 1993年5月28日 567公里(已運營)
南京 南京捷運1號線 南京捷運2號線 南京捷運3號線 南京捷運10號線 南京捷運S1號線 南京捷運S8號線 南京捷運4號線Ⅰ(在建) 南京捷運S1號線Ⅱ(在建) 南京捷運S3號線(在建) 南京捷運S7號線(在建) 2005年4月10日 225.4公里(已運營)
杭州 杭州捷運1號線 杭州捷運2號線 杭州捷運4號線 杭州捷運5號線(在建) 杭州捷運6號線(在建) 2012年11月24日 75.9公里(已運營)
無錫 無錫捷運1號線 無錫捷運2號線 2014年7月1日 56公里(已運營)
蘇州 蘇州軌道交通1號線 蘇州軌道交通2號線 蘇州軌道交通4號線(在建) 蘇州軌道交通7號線(在建) 蘇州軌道交通3號線(在建) 蘇州軌道交通2號線北延(在建) 2012年4月28日 52公里(已運營)
寧波 寧波軌道交通1號線 寧波軌道交通2號線 寧波軌道交通3號線(在建) 寧波軌道交通4號線(在建) 2014年05月30日 49.22公里(已運營)
徐州
徐州捷運1號線(在建) 徐州捷運2號線(在建) 徐州捷運3號線(在建) 正在建設
溫州 溫州軌道交通1號線(在建) 正在建設
常州 常州捷運1號線(在建) 正在建設
合肥 合肥軌道交通1號線(在建) 合肥軌道交通2號線(在建) 合肥軌道交通3號線(在建) 正在建設
蕪湖 蕪湖軌道交通1號線(在建) 正在建設
旅遊
上海景點
東方明珠電視塔、金茂大廈、上海中心大廈、中華藝術宮、世博會主題館、上海國際金融中心、上海科技館、恒隆廣場、正大廣場、梅賽德斯賓士文化中心、上海歡樂谷、尚街、佘山國家森林公園、同樂坊、碧海金沙海灘、上海植物園、迪斯尼樂園、上海野生動物園、上海世紀公園
江蘇景點
南京 中山陵、紫金山、玄武湖、明孝陵、總統府、南京夫子廟、南京明城牆、莫愁湖、方山、幕府山、燕子磯、雨花台、棲霞寺、雞鳴寺、靈谷寺、牛首山、湯山、閱江樓、南京長江大橋、瞻園、江南貢院、靈谷寺、南京博物院、浦口火車站、毗盧寺、大報恩寺、明故宮、梅園新村、珍珠泉等(詳見詞條南京旅遊)
無錫 蠡湖公園、靈谷洞、善捲風景區、無錫錫惠公園、薛家花園、宜興竹海、張公洞、中央電視台無錫影視基地
徐州 雲龍湖、雲龍山、龜山漢墓、彭祖園、邳州艾山風景名勝區、馬陵山風景區、沛縣漢城、漢畫像石藝術館、窯灣古鎮、蟠桃山佛教文化景區、徐州潘安湖濕地公園、徐州博物館、大洞山風景區、泉山國家森林公園、徐州濱湖公園、沛公園、徐州藝術館、竹林寺、李可染藝術館、徐州民俗博物館、徐州無名山公園、李逾時紀念館、張伯英藝術館、臥龍泉度假生態園、銅山懸水湖景區、邳州銀杏博覽園、徐州古黃河公園、徐州漢城、沛縣濱河公園、睢寧岠山景區、雲河公園、泗水亭公園、永寧寺、銅山楚河景區
常州 天寧寺、亞細亞影城、中華恐龍園、淹城春秋樂園、溧陽天目湖風景區、溧陽南山竹海風景區、金壇茅山風景區、武進隔湖(西太湖)風景區
蘇州 周莊、虎丘、錦溪、靜思園、留園、木瀆、盤門景區、十全街、石公山、蘇州樂園、蘇州獅子林、蘇州拙政園
南通 濠河風景區、狼山風景區、珠算博物館、南通海底世界、如皋水繪園、南通博物苑
連雲港 花果山、連島海濱浴場、漁灣、錦屏山、桃花澗、東海溫泉、海陵湖、西雙湖風景區、高公島風景遊覽區
淮安 周恩來紀念館、韓信故里、周恩來故居、古淮河文化生態景區、劉鶚故居、關天培祠、鎮淮樓、河下古鎮、明祖陵
鹽城 中華麋鹿園、海鹽博物館、大縱湖旅遊度假區、新四軍紀念館、泰山護國禪寺、新街九蓮寺、黃海森林公園
揚州 瘦西湖、盂城驛、文游台、鎮國寺塔、菱塘清真寺、神居山、清水潭、龍虬莊遺址、大明寺、個園、何園,高旻寺,觀音山寺,汪氏小苑,隋煬帝陵,普哈丁墓、仙鶴寺、揚州漢陵苑、抗日戰爭最後一役紀念館、中國郵驛文化城、高郵湖蘆葦盪濕地公園、高郵湖灘郊野公園、儀征江揚天樂湖溫泉度假村、捺山地質公園、紅山體育公園、銅山森林公園、登月湖風景區、棗林灣、茱萸灣風景區、鳳凰島風景區
鎮江 金山、焦山、北固山、南山風景區、甘露寺、西津渡古街、金山湖、夢溪園、白龍寺、寶塔山、瓦屋山
泰州 鳳城河風景區、光孝律寺、城隍廟、溱湖國家濕地公園、施耐庵陵園、鄭板橋紀念館、千島菜花風景區
宿遷 龍王廟行宮、項王故里、嶂山森林公園、乾隆行宮、宿北大戰紀念館、雪楓公園、洪澤湖濕地自然保護區
浙江景點
杭州 西湖、瑤琳仙境、桐君山、雷峰塔、岳廟、三潭映月、蘇堤、六和塔、宋城、南宋御街、靈隱寺
寧波 河姆渡遺址、保國寺、天一閣、東錢湖、月湖、杭州灣濕地、御書亭、錦鏡池、妙高台
溫州 雁盪山、楠溪江、溫州世貿中心大廈、百丈漈、飛雲湖、南麂島、江心嶼、烏岩嶺、風情南塘街、洞頭列島、大羅山、七都島、靈崑島、泰順廊橋、銅鈴山、西灣、漁寮、玉蒼山
紹興 大禹陵、臥龍山、天章閣、魯迅故里、香爐峰、兜率天宮、鏡湖、蘭亭、沈園、喬波滑雪館、穿岩十九峰、百丈飛瀑、新昌大佛寺、天姥山
湖州 龍王山、莫乾山、南潯、大漢七十二峰、藏龍百瀑、中南百草園、天荒坪電站、下渚湖濕地、天下銀坑
嘉興 西塘、烏鎮、南湖、南北湖、汾湖
金華 橫店影視城、雙龍洞、永康方岩、蘭溪六洞山地下長河、浦江仙華山、八詠樓、五峰書院、諸葛八卦村
衢州 南宗孔氏家廟、龍游石窟、爛柯山、江郎山、三衢石林、錢江源、仙霞古道、衢州春神殿、大路畲族風情村
舟山 朱家尖、沈家門、桃花島、嵊泗列島、基湖沙灘、岱山、佛頂山、千步沙、楊枝禪院
台州 臨海、天台山、仙居、長嶼硐天、方山、國清寺
麗水 龍泉鳳陽山、南明山、南尖岩景區、神龍谷景區
安徽景點
合肥 大蜀山森林公園、環巢湖旅遊大道、杏花公園、巢湖、濱湖濕地公園、金斗公園、安徽省廣電新中心、徽園、渡江戰役紀念館、逍遙津、周瑜墓、合肥三國遺址公園、包公園、包公墓、包氏宗祠、袁術古堆墓、合肥大劇院、安徽大劇院、安徽省博物館、六家畈古民居、歐洲風情街、吳復墓石雕群、三河古鎮、李鴻章故居、李鴻章享堂、安徽名人館、清風閣、瑤崗渡江戰役總前委舊址、大陳墩遺址、劉銘傳故居、合肥大圩、牛角大圩、渡江戰役紀念館、孫立人故居、合肥萬達文化旅遊城
蕪湖 赭塔晴嵐、鏡湖細柳、赤鑄青鋒、玩鞭春色、雙江塔影、天門煙浪、西山靈石、馬仁雲壁、陶辛水韻、褐山攬勝、蕪湖方特歡樂世界、蕪湖方特夢幻王國、蕪湖方特水上樂園、蕪湖方特東方神畫、響水澗、蕪湖博物館、徽商博物館、雨耕山
馬鞍山 濮塘風景區、甄山寺、靈墟山、李白墓園、朱然陳列館、采石磯、太白樓、雨山
銅陵 天井湖、和悅洲、天門山、鳳凰山、白鰭豚養護場、浮山
安慶 天柱山、迎江寺、振風塔、五千年文博園、妙道山、明堂山、花亭湖、司空山、獨秀園、桐城文廟、嬉子湖、天悅灣溫泉、天龍關大峽谷、石蓮洞、總關寨、巨石山、三祖寺、小孤山、白馬潭、大龍山、馬祖庵、九井河、鳳儀里、天仙河、源浦寺
宣城 敬亭山、龍川、徽杭古道、江村、桃花潭、太極洞、查濟、太極湖村、障山大峽谷、恩龍世界木屋村、鱷魚湖、龍泉洞、水墨汀溪、夏林、績溪紫園、廣教寺、靈山大峽谷、青龍灣、清涼峰、謝朓樓
池州 九華山、化城寺、天台寺、祗園寺、杏花村、蓮峰雲海、九華天池、平天湖、牯牛降、秋浦勝境、九子岩、百丈崖、怪潭、仙寓山、清源山、目連山、蓬萊仙洞、大曆山、甘露寺、百牙塔、慧居寺、天池庵
黃山 黃山、宏村、西遞、翡翠谷、屯溪老街、棠樾牌坊群、鮑家花園、呈坎、齊雲山、徽州古城、南屏、黃山溫泉、花山謎窟、太平湖、塔川、木坑竹海、新安江山水畫廊、盧村、唐模、九龍瀑、潛口民宅、雲谷寺、虎林園、打鼓嶺、漁梁壩、黎陽老街、石塘村、許村、東黃山、賽金花故居、深渡鎮、雄村、三溪景區
滁州 琅琊山、狼巷迷谷、深秀湖、小崗村、醉翁亭、女山湖、讓泉、韭山洞、龍興寺、皇甫山、吳敬梓紀念館、明皇陵、鳳陽鼓樓、九天峰、護國寺、明中都皇城、紅草湖、沃公祠、皇覺寺、令狐山
六安 天堂寨、皖西大裂谷、白馬尖、萬佛湖、萬佛山、燕子河大峽谷、東石筍、龍井溝、九公寨、梅山水庫、紅石谷、六安雙塔、銅鑼寨、臨淮崗、佛子嶺水庫、響洪甸水庫、白馬大峽谷、金湯池溫泉度假區、磨子潭水庫、馬鬃嶺、龍井峽、別山湖、霍山孔廟、霍邱孔廟、七門堰、昭慶寺、皋陶墓
蚌埠 龍子湖、花鼓燈嘉年華、張公山、禾泉農莊、白乳泉、卞和洞、錐子山、湯和墓、禹王宮、珠園、垓下、荊塗山

意義

長江三角洲的城市體系已比較完備,已形成了由特大城市、大城市、中等城市、小城市、縣城、縣屬鎮和鄉級鎮組成的七級城鎮體系,城鎮等級齊全,類型多樣,各類城市的數量也呈現出"寶塔型"的特點,大中小型城市的數目之比分別為4∶17∶30。這樣一種城市體系結構,有利於控制核心城市人口的盲目膨脹,實現各級城市之間的合理分工,發揮城市帶的整體優勢,是比較合理的。
長江三角洲的城市體系,可以解決城市產業結構趨同嚴重,城市間分工不明確 為了發展地方經濟、增加地方收入,各地在發展經濟時,往往把注意力集中在少數幾個稅大利高的產業上,再加上長江三角洲地區內部自然稟賦比較相似,因而本區的產業結構趨同問題十分嚴重。產業結構趨同使得各地區不能發揮自己的比較優勢;同時也使得投資和生產分散,不能發揮規模經濟效應,降低了國家的整體經濟效益;更為嚴重的是會形成大量的重複建設,導致生產能力閒置和資源的浪費。
以現代化交通體系為依託,建設一體化城市體系,推進交通基礎設施的網路化建設。長江三角洲地區跨區域交通體系建設,一是要圍繞國際航運中心建設,主要是建設主樞紐港(大小洋山港),建設集疏運系統,促進形成各港口的合理分工;二是要與城市體系的完善緊密結合,基本目標是使三角洲地區任何兩個地級城市之間的行車時間都能控制在4個小時以下,其中上海到各個地級城市在3個小時以下。在該地區城市功能定位上,大致分為三類:一類是本三角洲地區的資源配置中心,即最高等級的城市(上海)。第二類是地區性的資源配置中心,即二級城市或區域副中心。這兩類城市都應是具有綜合功能的城市。第三類是具有專業功能的城市,如旅遊城市、交通樞紐城市、專業性工業城市等。區域整體城市化水平的發展目標是,到2015年~2020年,使整個城市群承載6000萬以上人口,包括本地區人口的60%即4000萬以上,以及外來人口約2000萬;承載絕大部分新增工業及教育產業、文化產業和衛生事業;形成國際、國內人員與物資大規模高效率流動的現代化交通網路。

評價

長江三角洲城市群是中國經濟最發達、城鎮集聚程度最高的城市化地區。長三角是中國經濟發展最活躍的地區之一,以僅占全國2.1%的國土面積,集中了全國1/4的經濟總量和1/4以上的工業增加值,被視為中國經濟發展的重要引擎。是中國經濟最發達的地區。
城市群的發展應該遵循一定的城市發展規律,在城市群發展的每一階段都有其發展的重點區域。長江三角洲城市群是國際公認的六大世界級城市群之一,並致力於在2018年建設成為世界第一大都市圈。根據城市發展理論和對長江三角洲城市群發展趨勢與走向的分析,長江三角洲城市群的發展已進入城市帶發展規律的第二階段。即著重發展中心城市城郊地區,加強城市功能定位,加快整個城市帶城市網路高級化。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