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磬

鐵磬

鐵磬置於佛案一側,需放置在軟性圓墊或布圈之上方可穩定。磬口朝上,奏者右手執木棰敲擊磬壁而發音。小者音色明亮,大者音色深厚,有莊嚴肅穆之感。

鐵磬

鐵磬鐵磬

鐵磬,蒙古、藏、漢等各族敲擊體鳴樂器。流行於全國各地佛教寺院中,是必備的樂器 和法器
缽體,多用鐵鑄造而成,少有銅製,口大底圓,外形似鍋而深,底呈半球形。規格大小不一,常以寺院的規模和等級而定,小者如碗,大者似缸。在一般寺院中,以磬高20厘米~25厘米、磬口直徑30厘米~40厘米者居多。
演奏時,鐵磬置於佛案一側,需放置在軟性圓墊或布圈之上方可穩定。磬口朝上,奏者右手執木棰敲擊磬壁而發音。小者音色明亮,大者音色深厚,有莊嚴肅穆之感。是僧人或世俗禮佛必擊的樂器。在佛經的法器樂譜中,磬有專用的敲擊符號。

 鐵 : 鐵(鐵) tiě 一種金屬元素,工業上用途極廣,可以煉鋼,可制各種器械,亦是生物體中不可缺少的物?

磬 : 磬 qìng 古代打擊兵器,形狀像曲尺,用玉、石製成,可懸掛。佛寺中使用的一種缽狀物,用銅鐵鑄成,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