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嶺市清河區

鐵嶺市清河區

鐵嶺市清河區將充分做大尚陽湖的天然優勢,加大力氣挖掘這裡的文化旅遊資源,力爭把尚陽湖打造成鐵嶺的新名片。

鐵嶺市清河區

簡介

清河區地處遼寧省北部,位於102國道、沈哈高速公路和京哈鐵路沿線,隸屬鐵嶺市轄區,距市政府所在地30公里,區域面積465平方公里,其中水域面積50.51平方公里,城區面積15.03平方公里(建成面積4.62平方公里)。全區轄有二鄉一鎮二街,總人口10萬人,其中城市人口近4萬,是一座新興的工業和旅遊城市

詳細信息

區位:東經124°03′,北緯42°27′,境內無高山,東部為低山區,屬長白山系哈達嶺向西延伸的邊緣,一般海拔為200—300米。
氣候:屬溫帶季風型大陸性氣候,平均年降雨量692.3mm,全年光照2550-2700小時,無霜期140-160天。
資源:尚陽湖最大容量9.71億立方米,正常蓄水量5億立方米,具有防洪、灌溉、養殖、旅遊、工業用水等多種功能;中國第一座超百萬千瓦裝機容量的火力發電廠—清河發電有限責任公司座落在區內,裝機容量120萬千瓦/時,年發電量85億度。轄區內的東北電網輸變電工程及排水電站可提供足夠的電力供應。 清河發電有限責任公司粉煤灰儲量5000萬立方米,砂石儲量35萬立方米。
生活環境:城市環境優美整潔,城區規劃合理,布局整齊,基礎設施完備,交通便利,通訊手段先進,程控電話裝機容量達到2.1萬門,城鄉平均每百人擁有程控電話15部,行動電話達20000餘戶,有線電視覆蓋全區。蓮花園、帶狀公園、南山公園、世紀廣場、文化廣場等休閒場所遍及社區,體育場、文化宮、影劇院及賓館、酒店、歌舞廳等文體、娛樂、服務設施一應俱全。
二、 國民經濟和社會事業狀況
經濟總量:到2004年底區內生產總值實現10.01億元,第一產業完成1.13億元,第二產業完成5.88億元,第三產業完成3億元。三次產業結構比達到11:59:30。地方財政一般預算收入實現4271萬元,2005年農民人均純收入達到4070元,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生活費收入達到7248元。
農業:農業以市場為導向,以“北綠”為龍頭,以發展高效經濟作物為特徵,以形成農業產業化鏈條為根本出發點,現已形成葡萄、優質林果、制種、綠色食品、畜牧業養殖、水產養殖、高效經濟林八大基地。延伸葡萄、乳品、綠色食品四大農業產業化鏈條。
工業:工業在全區國民經濟中占主導地位。目前已經形成冶金、釀造、建材、食品加工、化工、冷飲為主的六大主導產業。形成墨尼啤酒、特種鋼、李飛膠、系列綠色飲品、冷飲 、服裝、久固防水劑、林蛙油高級飲品八大產品為主的工業格局。工業企業發展較快,現有350戶,其中規模企業21家。全區工業總產值達到13.81億元。民營經濟不斷發展壯大。民營企業現已達到3084戶。民營經濟總量不斷增加,民營企業總產值實現17.6億元,民營工業總產值實現10.8億元。
旅遊:清河旅遊區2000年被省政府批准為省級旅遊度假區,已形成集觀光、旅遊、休閒、度假、餐飲、娛樂、購物於一體的功能齊全的省級旅遊度假區。初步形成以長蟒鎖谷、青龍吐水為代表8個雄偉壯觀的自然景觀;以東北第一臥佛、永安寺為代表的人文景觀;以高空索道、滑雪場為代表驚險刺激的娛樂設施;以雲松大酒店、碧水山莊為代表風情各異的度假場所;以玉器、金鉑畫為代表地方特色濃郁的旅遊紀念品;以地下冰洞、墨尼啤酒生產線為代表的工業觀光旅遊和以葡萄生產、花卉栽培為代表的農業生態旅遊;以石家滿族民俗村為代表休閒浪漫的村莊田園游。2002年8月趙本山在旅遊度假區拍攝電視劇《劉老根》第二部,其中龍泉山莊、鳳舞山莊的興建,為清河旅遊業注入了新的活力。 2005年旅遊總收入達3.51億元。
城鄉基礎設施建設:城區道路形成三橫四縱網路。實施了淨化、綠化、亮化、美化工程,美化了城區,改善了投資環境。城市功能日益完善。
社會事業:“科教興區”工作不斷深入,教育結構得到最佳化,教育設施有較大改善,衛生醫療水平有很大提高,人口自然增長率為2.46‰,社會保障體系日趨完善,全區政治安定,治安穩定,全區經濟得到了持續、快速、健康的發展。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