鐮葉腎蕨

鐮葉腎蕨

鐮葉腎蕨是一種蕨類植物,居於較高的觀賞價值,另外還有一定的藥用價值,分布範圍較廣泛,對生長環境耐受度較高。

基本信息

基本信息

種中文名:鐮葉腎蕨

鐮葉腎蕨鐮葉腎蕨

種拉丁名:Nephrolepisfalcata(Cav.)C.Chr.
科中文名:腎蕨科
科拉丁名:Nephrolepidaceae
屬中文名:腎蕨屬
屬拉丁名:Nephrolepis
國內分布:產雲南南部(景洪河口)。
國外分布:越南、緬甸、馬來西亞及菲律賓也有分布。
中國植物志:6(1):144

形態特徵

附生或土生。根狀莖直立,被蓬鬆的淡棕色長鑽形鱗片,下部有粗鐵絲狀的匍匐莖向四方橫展,匍匐莖棕褐色,粗約1毫米,長達30厘米,不分枝,疏被鱗片,有纖細的褐棕色鬚根;匍匐莖上生有近圓形的塊莖,直徑1-1.5厘米,密被與根狀莖上同樣的鱗片。葉簇生,柄長6-11厘米,粗2-3毫米,暗褐色,略有光澤,上面有縱溝,下面圓形,密被淡棕色線形鱗片;葉片線狀披針形或狹披針形,長30-70厘米,寬3-5厘米,先端短尖,葉軸兩側被纖維狀鱗片,一回羽狀,羽狀多數,約45-120對,互生,常密集而呈覆瓦狀排列,披針形,中部的一般長約2厘米,寬6-7毫米,先端鈍圓或有時為急尖頭,基部心臟形,通常不對稱,下側為圓楔形或圓形,上側為三角狀耳形,幾無柄,以關節著生於葉軸,葉緣有疏淺的鈍鋸齒,向基部的羽片漸短,常變為卵狀三角形,長不及1厘米。葉脈明顯,側脈纖細,自主脈向上斜出,在下部分叉,小脈直達葉邊附近,頂端具紡錘形水囊。葉堅草質或草質,乾後棕綠色或褐棕色,光滑。孢子囊群成1行位於主脈兩側,腎形,少有為圓腎形或近圓形,長1.5毫米,寬不及1毫米,生於每組側脈的上側小脈頂端,位於從葉邊至主脈的1/3處;囊群蓋腎形,褐棕色,邊緣色較淡,無毛。

分布

產浙江、福建、台灣、湖南南部、廣東、海南、廣西、貴州、雲南和西藏(察隅墨脫)。生溪邊林下,海拔30-1500米。廣布於全世界熱帶及亞熱帶地區。

經濟價值

本種為世界各地普遍栽培的觀賞蕨類。塊莖富含澱粉,可食,亦可供藥用。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