鏡質體反射率

鏡質體反射率

鏡質體反射率是鏡質體(在綠光中)的反射光強度對垂直入射光強度的百分比。用油浸物鏡測定其油浸中的反射率(Ro)測值精度較高、分辨力強,套用廣泛。

鏡質體反射率

正文

鏡質體(在綠光中)的反射光強度對垂直入射光強度的百分比。反射率的測定是根據光電倍增管所接受的反射光強度與其光電信號成正比的原理,在入射光強度一定的反光顯微鏡下,對比煤光片中的鏡質體和已知反射率的標準樣的光電信號值而確定。可用乾物鏡測定其空氣中的反射率(Ra),用油浸物鏡測定其油浸中的反射率(Ro)。後者測值精度較高、分辨力強,套用廣泛。
1932年,E.霍夫曼A.詹克訥首先用貝瑞克線隙光度計對進行研究,發現鏡質體反射率與煤級有關。隨著測試設備的改進,反射率的套用不斷擴大,成為研究煤的常規指標。煤中各顯微組分的反射率都隨煤化程度增高而增大,反映其內部芳香稠核縮聚程度增強。但鏡質體為煤中主要的顯微組分,其反射率隨煤級的變化明顯,且不受顯微組分含量變化的影響,公認為很好的煤化程度指標,煙煤尤其如此。反射率對於研究煤化作用、煤分類、煤質評價、預測焦化產品質量和數量、研究生油氣母質的成熟度、地熱變化規律等有重要意義,近年又發展成為研究煤田構造應力場的一種手段。
中國煤的鏡質體反射率與揮發分、含量等變質指標的關係如圖。

鏡質體反射率鏡質體反射率
褐煤無煙煤,鏡質體由均質體向非均質體逐漸過渡,出現類似一軸晶負光性特徵,甚至有的還近似二軸晶光性。對一軸晶負光性而言,在任意切面上,可用單偏光入射測得其最大反射率(鏡質體反射率)和隨機反射率(鏡質體反射率),僅在垂直層面切面(平行光軸)上才能測得真正最小反射率(Rmin)。一般在普通光(或部分偏光)中在任意切面上測得隨機反射率。由於煤的不均勻性,通常用若干測點的最大(或隨機)反射率的平均值做為煤級指標。
反射率測試技術正由手工操作轉向自動化測試。

配圖

相關連線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