鏈孢囊菌屬

鏈孢囊菌屬為放線菌目、遊動放線菌科的一屬。已記述20餘種。產生多種抗細菌和腫瘤的抗生素。代表種為玫瑰鏈孢囊菌。

基本信息

基本信息

中文學名:鏈孢囊菌屬
拉丁學名:Streptosporangtum
參考文獻:(伯傑細菌鑑定手冊第八版,711,1974)

形態特徵

孢囊球形至卵狀,直徑7-48微米(通常7-20微米)。孢囊內孢囊孢子排列成一單圈,球形至卵狀,1.0-1.3×1.5-3.5微米,不能遊動。菌絲體如鏈黴菌者;菌絲多分枝,橫隔稀疏,直徑0.5-1.2微米,無柵欄狀菌絲。在各種瓊脂培養基上生長不如遊動放線菌茁壯,但通常氣絲髮育較好。

性狀特徵

某些種需要有機生長因子。孢囊生在氣絲上。<BR>細胞壁化學組份Ⅲ型,白色鏈孢囊菌的細胞壁還含有半乳糖、甘露糖葡萄糖。嚴格好氣。生長溫度18-35℃,有的種55℃也能生長。DNA內G+C含量為69。5-70。6%。

形態描述

孢囊球形至卵狀,直徑7-48微米(通常7-20微米)。孢囊內孢囊孢子排列成一單圈,球形至卵狀,1.0-1.3×1.5-3.5微米,不能遊動。菌絲體如鏈黴菌者;菌絲多分枝,橫隔稀疏,直徑0.5-1.2微米,無柵欄狀菌絲。在各種瓊脂培養基上生長不如遊動放線菌茁壯,但通常氣絲髮育較好。

討論

代表種:玫瑰鏈孢囊菌(Sts.roseumCouch,1955)。

放線菌(八)

放線菌因菌落呈放線狀而的得名。它是一個原核生物類群,在自然界中分布很廣,主要以孢子繁殖,其次是斷裂生殖。放線菌在自然界分布廣泛,主要以孢子或菌絲狀態存在於土壤、空氣和水中,尤其是含水量低、有機物豐富、呈中性或微鹼性的土壤中數量最多。放線菌只是形態上的分類,不是生物學分類的一個名詞。有些細菌和真菌都可以劃歸到放線菌。土壤特有的泥腥味,主要是放線菌的代謝產物所致。

放線菌(一)

放線菌因菌落呈放線狀而的得名。它是一個原核生物類群,在自然界中分布很廣,主要以孢子繁殖,其次是斷裂生殖。放線菌在自然界分布廣泛,主要以孢子或菌絲狀態存在於土壤、空氣和水中,尤其是含水量低、有機物豐富、呈中性或微鹼性的土壤中數量最多。放線菌只是形態上的分類,不是生物學分類的一個名詞。有些細菌和真菌都可以劃歸到放線菌。土壤特有的泥腥味,主要是放線菌的代謝產物所致。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