鎮海林則徐紀念堂

鎮海林則徐紀念堂

林則徐(1785年8月30日-1850年11月22日),福建省侯官人,字元撫,又字少穆、石麟,晚號俟村老人、俟村退叟、七十二峰退叟、瓶泉居士、櫟社散人等,是清朝時期的政治家、思想家和詩人,官至一品,曾任湖廣總督、陝甘總督和雲貴總督,兩次受命欽差大臣;因其主張嚴禁鴉片,在中國有民族英雄之譽。

簡介

林則徐(1785一1850),福建侯官人。1838年(道光十八年)在任湖廣總督時,禁止鴉片,成效卓著。次年以欽差大臣赴廣東查禁鴉片,與總督鄧廷楨協辦將英美煙販237萬斤鴉片在虎門銷毀。1840年任兩廣總督,英國挑起鴉片戰爭,林嚴密設防,使英軍無法得逞。後受投降派誣害,被革職。1841年5 月,派赴浙江,協辦海防。 林則徐從廣州日夜兼程,6月10日直抵鎮海,下榻梓蔭山麓蛟川書院。當時他無正式任命,但他不顧個人榮辱,在官員陪同下,四上招寶山、數出鎮海口,不避艱險,察看形勢,對炮位安設、海防加固提出許多具體意見,加強了鎮海的防務。 7月13日,裕謙風塵僕僕趕到鎮海。正當他倆共商抗英大策時,林則徐流放伊犁的諭旨傳到軍營。次田,他強抑悲憤,悄然離去。三個月後,鎮海陷於英軍之手。 1994年,就在當年林公住過的地方,林則徐紀念堂落成,作為對這位民族英雄的永恆紀念。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