鍾潭瀑布

鍾潭瀑布

鍾潭瀑布,是“莆田二十四景”之一,雅號“鍾潭噌響”,出自柳宗元的《小石潭記》、荔軾的《石鐘山記》“噌吆如鐘鼓不絕”。

簡介

鍾潭瀑布位於福建省莆田市荔城西南郊的下林村水磨坑,離莆田市中心約5公里。

鍾潭瀑布是“莆田二十四景”之一,雅號“鍾潭噌響”,出自柳宗元的《小石潭記》、荔軾的《石鐘山記》“噌吆如鐘鼓不絕”。

溪水從一處近30米高的懸崖上飛流直下,注入深潭。這裡處處是“鍾”。崖壁上凸下凹,象半個鐘;潭形也象鍾,深不見底;瀑布撞擊深潭,發出洪鐘般的巨響。如果身臨其境,不但會耳目一新,而且有福消受從天而降的億萬珠璣。鍾潭瀑布的奇妙還在於:滿潭的水翻空出奇,分出各具情態的三支瀑布,古人分別命名為:飛瀑、掛練、曳帛。瀑布下瀉的地方又成三潭,如樽、如盅、如敦,人稱“三酒盅”。來此旅遊的人們涉足其間,面對大自然的奇妙,都會有一種夢幻般的感覺。

景色

鍾潭瀑布位於荔城西南郊的下林村水磨坑,離莆田市中心約5公里。鍾潭瀑布是“莆田二十四景”之一的“鍾潭噌響”。

鍾潭瀑布,其水源出龜山,經朱坑注入錦亭山西南的溝壑之中。溪床蜿蜒曲折,溪里奇石錯雜,夾岸雜樹飛花。俯視清流中群魚逐浪,聆聽綠叢中眾鳥叫春,你會由衷讚嘆,想不到離市囂這么近的地方還有如此清幽絕塵的所在!你會不期然而然地想起柳宗元的《小石潭記》、荔軾的《石鐘山記》。“鍾潭噌響”就是前人採擷《石鐘山記》“噌口么如鐘鼓不絕”一語,重組而成。

溪水經過了1公里多的坎坷歷程,突然從一處近30米高的懸崖上飛流直下,注入深潭。這裡處處是“鍾”。崖壁上凸下凹,象半個鐘;潭形也象鍾,深不見底;瀑布撞擊深潭,發出洪鐘般的巨響。如果身臨其境,不但會耳目一新,而且有福消受從天而降的億萬珠璣。鍾潭的奇妙還在於:滿潭的水翻空出奇,分出各具情態的三支瀑布,古人分別命名為:飛瀑、掛練、曳帛。瀑布下瀉的地方又成三潭,如樽、如盅、如敦,人稱“三酒盅”。來此旅遊的人們涉足其間,面對大自然的奇妙,都會有一種夢幻般的感覺。

鍾潭瀑布或串聯或並聯,在山谷間各呈其妙,最妙的還在音響之美。置身其間,如聞八音齊奏、萬籟齊鳴,堪稱世間絕唱。散文家郭風1987年曾作文以紀其勝,不妨抄錄一段為證:

“我則坐在下面一座深潭邊的岩石上,聽滿谷瀑聲潭聲,如晨鐘,如暮鼓,如鐸,如磬;如周景王無射之再鳴,如魏絳歌鐘之重奏;如風聲,如雨聲,此種由天籟演奏之音樂,人間難得”。

其實古人早就看出了鍾潭瀑布的神奇。傳說公元前110年,漢武帝派會稽太守朱買臣帶兵前來征剿東越王余善,余善兵敗,金鐘飛落於此,故稱“鍾潭”。這當然是無稽之談。然而,鍾潭瀑布的確留下了不少前人的印記。潭邊石上題刻甚多,有“觀瀑”、“伏虎”、“魚樂”、“樂飢”、“水石崢嶸”等等。最為引人注目的是以下兩則石刻:

大司馬郭應聘,明嘉靖廿九年庚戌進士,官至兵部尚書,致仕,曾隱居於此。

泉水滔滔,咫尺江濤。赤手障之,砥柱功高。

鄉先賢郭應聘文武全才,戰功赫赫、政績昭昭,還是個有威望的廉政官員。《明史》載稱:“官南京,與海瑞敦儉素,士大夫不敢侈汰。”他晚年在鍾潭瀑布讀書觀瀑,過著無憂無慮的隱居生活。鍾潭瀑布西側有他構築的讀書亭遺址。

鍾潭瀑布的水甘美如飴,且富含礦物質。今人在潭下的福廈公路西側建有金匙啤酒廠。如果說,歐陽修《醉翁亭記》有“泉香而酒洌”之語,那么,郭應聘讀書亭畔當以“泉洌而酒香”言之。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