鍾康模

鍾康模,廣東蕉嶺縣人,出生於1949年。

基本信息

人物簡介

鍾康模,男,1949年生,廣東蕉嶺縣人,中共黨員,現任廣
鍾康模
東教育學院教授、廣東省政協委員。曾任中共廣東省委黨校(廣東行政學院)副校(院)長、南方經貿學院黨委書記、院長,廣東教育學院黨委書記。是享受國務院批准的政府特殊津貼專家,廣東省勞動模範,廣東省跨世紀宣傳思想戰線優秀人才。

高中畢業後碰上史無前例的“文革”。雖蹉跎歲月,卻仍刻苦自勵。1978年就讀中國人民大學,鏇又攻讀中外關係專業研究生,1985年獲碩士學位後到廣東省委黨校工作,學術成果在國內外有一定的社會影響,個人業績被收入《當代中國著名學者大辭典》、《華夏英傑》叢書、《中國優秀領導人才大典》、《當代中國英才大辭典》、《世界文化名人辭海 · 華人卷》、《科學中國人、中國專家人才庫》、《中華驕子 · 專業人才卷》、《中國人才辭典》、《中國當代學才風采錄》、《中華百年 · 英才篇》、《中國世紀專家》。

研究領域

主要從事中共黨史、中國近現代和中國當代、中外關係、社會主義中國改革、毛澤東與毛澤東思想研究、鄧小平理論研究等。並長期從事省委黨校和高校領導工作,堅持做人與為政、修身與立德相統一,在實踐中不斷探索前進,取得理論與實踐雙豐收,自1987年以來在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紅旗出版社、廣東人民出版社、中山大學出版社、四川人民出版社、河北大學出版社、華南理工大學出版社等出版專著、教材20餘部,在全國各地學術刊物發表論文145篇,論著合共650多萬字。

主要著作

1、《中國近現代與中國當代研究》(四川人民出版社,叢書,240萬字);

2、《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的廣東革命與建設》,《毛澤東與毛澤東思想》,《新編中國革命史話》,《中國近代思想史》(中山大學出版社);

3、《中國革命與建設的歷史經驗》,《歷史思考與理論探索》,《黨史風雲》(廣東人民出版社,共320多萬字);

4、《史學文匯》(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5、《中國社會主義建設與改革》和《中國共產黨和中國前途》(華南理工大學出版社);

6、《張之洞與近代中國》(河北大學出版社)。

學術論文

1、發表在《中共中央黨校論壇》的《論珠江三角洲改革開放中的社會主義方向》;

2、發表在《抗日戰爭研究》的《論第二次國共合作在抗日戰爭中的地位和作用》;

3、發表在《中國黨政幹部論壇》並收入《中國社會科學文庫》和《黨政軍領導幹部理論宣傳工作者文選》,被評為全國優秀論文的《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與弘揚為人民服務精神》;

4、發表在《中國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寶典》的《毛澤東在建國前後反腐防驕的思考和實踐》;以及發表在《邁向21世紀》後被評為國際優秀論文《胡耀邦與真理標準大討論》;

5、發表在《光明日報》的《鄧小平在正確評價毛澤東問題上的思索與智慧》;

6、發表在《中國經濟出版社》的《中國共產黨80年的奮鬥歷程和歷史經驗》;

7、發表在《中華文獻叢書出版社》和《中國二十一世紀發展優秀文庫》的《蘇共亡黨的原因和歷史經驗》;

8、發表在廣東人民出版社並被評為“國際優秀創新學術成果金獎”的論作《新時期黨建理論的光輝篇章》;

9、發表在《天津社會科學》的《孫中山“以黨治國”的思想及其作用》;

10、發表在《毛澤東思想研究》並被評為全國優秀論文獎的《毛澤東在個人崇拜問題上的思想矛盾及變化》;

11、發表在《嶺南學刊》的《從戰略高度認識大興求真務實之風的重要性》等論作。

以上論著在國內外有一定的學術價值和社會影響。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