錯傑那木措拉康

錯傑那木措拉康坐北朝南,占地面積930平方米(南北長31米,東西寬30米)。 主殿的東、西邊各一間僧舍,有柱1根,面積20平方米(長5米,寬4米),牆基厚0.6米。 在朝南的方向開有一門,門寬0.8米。

錯傑那木措拉康,在山南地區扎囊縣境內,位於雅魯藏布江北岸的阿扎鄉扎達村。寺廟東、西兩邊是高山,南面是雅魯藏布江,北面是通往查央宗的山溝,風景秀麗。
錯傑那木措拉康坐北朝南,占地面積930平方米(南北長31米,東西寬30米)。在拉康周圍有一片樹林,樹林內有一長方形石圍牆,牆厚0.7米。大門設於東圍牆中部,門寬2米。進門扣有一口人造池塘,呈長方形,四面用石塊砌成,面積115.6平方米(南北長17米,東西寬6.8米),池塘深約4米。池水系地下泉水,清澈底。
錯傑那木措拉康所在地是墀松德贊的妃子康珠·益西錯傑的出生地,始建於8世紀中期。該拉康是在康珠·益西錯傑轉嫁蓮花生大師扣,為紀念她獻身佛教事業而修建的。
拉康主殿位於池塘北面4米處。主殿的東、西邊各一間僧舍,有柱1根,面積20平方米(長5米,寬4米),牆基厚0.6米。在朝南的方向開有一門,門寬0.8米。僧舍內設有壁畫。主殿由4根柱子的經堂和門廊兩部分組成。門廊西壁中部繪有無量壽伸縮、白度母像,下部繪有廊吉瑪像。
經堂平面呈方形,有方柱4根,柱子直徑0.28米,間距2.2米,高約2.5米。柱頭上繪有獅子、蓮花及各種法器。經堂北邊有石砌佛台,長6米、寬0.5米、高1米,外表抹泥皮。佛台上供有用人蓋骨制的淨水碗(屬供水法器。7個一組,分別表示水、花、香、燈、茶、飯,是供養佛的供器)、銀制淨水碗、黃銅淨水碗、酥油燈、銅壺(內裝有青稞)等。在供台的正中供有康珠·益西措傑母親的泥塑像,其頭戴佃冠,手執法器,身披寶石,耳戴綠松石耳墜,服飾華麗,塑像裝於木龕內。經堂內四壁原繪有多吉巴桑生活故事圖,懸掛有格魯派唐卡多幅(“文革”時被毀)。佛台後面的牆壁上有用金粉繪制的法輪、法螺、法鈴等。經堂在門兩側遍繪壁畫;東邊繪有多吉巴桑像,西邊繪有歡喜佛像;東壁中部繪有觀世音菩薩像,下部繪有文殊菩薩像。
錯傑那木措拉康的大門上裝有桃形鐵護葉,素麵無飾,護葉長0.4~0.7米、寬0.05~0.06米。門的中間裝有圓形鋪首,直徑0.2米,素麵。門楣及門框上都繪有藍、綠兩種線條及蓮花紋、回字紋等圖案;門楣之上的橫板上亦繪有幾何紋圖案。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