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福田

錢福田字廣甫,浙江杭州人,主要事跡為在他晚年,將他住所前的一條街(今淮海中路987弄內)從他名字中各取一字命名為“廣福街”。

(1866~1935)

字廣甫,浙江杭州人。清末民初,在錢家塘地域(今淮海中路987弄)任二十七保保董、城廂自治公所議員和商聯會副會長等職。他精通醫道,經常為貧苦大眾免費治病。清宣統三年(1911年),召集當地紳士、圖董創議興學,報經市議會通過,著手籌辦,覓得吳家墳餘地和無主地3畝8分(今復興中路陝西南路口)建築校舍,定名比德初級國小(今徐匯區第一中心國小)。次年春開學,學生50餘人。民國2年(1913年),學生增多,錢福田捐款添建教室。到民國9年,學生增至200餘人,原有校舍不敷套用,錢福田等再次籌款1800餘銀元,擴建校舍6間,3年後發展為完全國小。民國14年,學校附近商市興盛,居民增多,學生增至400餘人,再借款1萬餘元,建樓房5幢,比德國小才具規模。同一時期,錢福田會同本邑陳聯章等人,於民國4年春,創辦義務國小於徐家匯路陳涇廟旁(今肇嘉浜路高安路口),定名為陳涇國小(於1956年併入安亭路國小),招收附近農工子女入學,免收學費。教學經費賴二十七保各圖稅賦中提取5%及校董會募集維持。民國12年,因學生日眾,校舍狹隘,錢福田、陳聯章等又在二十七保北首巨潑來斯路(今安福路)興建新校一所,初名竟成國小,後改名為陳涇國小二部(1956年與樹民、迪化兩國小合併為安福路第二國小)。世居二十七保的學生免費入學。學校經費主要靠錢福田、陳聯章等募集。鄉里為了表彰錢福田熱心公益、捐資辦學的功德,在他晚年,將他住所前的一條街(今淮海中路987弄內)從他名字中各取一字命名為“廣福街”。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