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學森故事

錢學森故事

《錢學森故事》是中國人民解放軍出版社2011年1月1日出版的書籍, 作者:塗元秀、瑩瑩。

基本信息

圖書信息

錢學森故事錢學森故事
作 者:塗元秀,瑩瑩
出 版 社:中國人民解放軍出版社
ISBN:9787506561433
出版時間:2011-01-01
版 次:1
頁 數:407
裝 幀:平裝
開 本:16開
所屬分類:圖書 > 傳記 > 科學家

內容簡介

錢學森故事》是人物傳記故事,生動地記述了科學家錢學森具有傳奇色彩的人生歷程。他從少年時代起,就熱愛祖國,熱愛科學。後到美國留學,學習研究空氣動力學,與老師一起提出了“卡門-錢公式”,並創立了工程控制論。新中國成立後,他積極要求回國參加建設,受到美國政府的無理阻撓和迫害,5年後終於回到祖國。他曾長期擔任中國火箭、飛彈和太空飛行器的技術領導職務,參加近程、中程、遠程飛彈和人造衛星的研製領導工作,做出了傑出貢獻。他曾獲“國家傑出貢獻科學家”稱號和“兩彈一星”獎章,被舉為人民科學家。

作者簡介

塗元季,1983年至2009年10月擔任錢學森同志的秘書兼學術助手。劉瑩,筆名瑩瑩,現任解放軍出版社科技編輯部編輯。

目錄

錢學森同志生平
人民科學家錢學森(代序)
第一篇愛國勵志
“諾亞方舟”里的先進教育
科學明燈,照亮少年心
銅管樂隊喇叭手的紅色信仰
目標:美國,學航空工程
美國同學,你敢和我比成績嗎?
不入航空噴氣公司原始股
設計風車,惦記祖國最高峰的高度
“新中國已經誕生,我們該回去了”
關國“麥卡錫”反共逆流
“他在任何情況下都抵得了3—5個師!”
南太平洋島上的無辜囚徒
“我是中國人,當然忠於中國人民!”
囚籠里的鴻鵠
密信,咖啡館裡的玄機
11名美國飛行員換回一個火箭專家
大師的肯定:“你在學術上已經超過我了!”
一流科學家回歸紅色中國
深圳,祖國的海關
重回天安門
陳賡大將探詢火箭飛彈製造
第一重任一力學研究所所長
新中國第一個12年科學規劃的綜合組組長
彭德懷元帥首先支持搞飛彈
周恩來交給錢學森重要任務
帶密級的《意見書》
中國第一個火箭、飛彈研究院成立
“中將軍銜”是誤傳
弱水河畔的第一聲驚天巨響
“東風—2號”意外砸了個深坑
大權威給中尉“撐腰”
飛彈事業長遠規劃——8年4彈
核彈頭從有人區上空飛過
新中國最絢爛的蘑菇雲
陀螺裝不好就不走
危險的核彈發射架下
一波三折
大科學家睡在長板凳上
“星際航行”和首提“航天”
“文革”中上馬“651”工程
運載火箭艱難前行
破迷津——找到飛失的飛彈
第一顆衛星能在天上飛幾天?
政治衛星唱響《東方紅》
千里走戈壁為了看落點
搞不出洲際飛彈睡不著覺
第三篇成才有道
幼鵬出南冥
“飛鏢”投得最遠的孩子
國畫大師收了個小弟子
“報告老師,我不是滿分!”
寫了100多頁的學生實驗報告
“超音速飛行之父”的得意門生
與大權威爭論的小伙子
“他是否具有猶太血統?”
“卡門—錢近似”公式
親密的同事
“自殺俱樂部”
Nothingisfinal:突破超音速飛機的技術瓶頸
給美國三軍講課
發現火箭探空的秘密
《噴氣推進》成就36歲的終身教授
亂世“音樂天使”
絕代“雙驕”
他在二戰中的美國
第四篇人格如金
入黨了,今夜無眠
“毛主席、周總理都不吃肉了,
你居然給我做回鍋肉!”
為啥先當院長,後當副院長?
捐出所有的愛心
“責任在我,不在你們”
推不掉的“科協主席”
錢老讓我當秘書
“我還沒死,你們急什麼!”
錢學森的“四不”
兩封不被批准的辭職信
蝸居里的大人物
誰是第一獲獎人
馬尼拉港那一面
國家最高獎賞與一生三次激動
不去美國接受“小羅克韋爾獎”
與三代偉人接觸
老福特、小福特哪個厲害
高端“碰撞”
喜迎胡總書記
第五篇科學思想
探究核武器
飛彈無間道
未來世界:太空中建個生產車間
哲學的大腦思考科學問題
綿陽建立中國空氣動力研究基地
怎樣生產出尖端材料?
讓飛彈核武器與部隊聯姻
神秘武器——“飛魚”
管理大師
從系統科學到大成智慧學
思維科學的奧妙
預見生物科技為核心的產業革命
那雙眼睛,始終注視著西部
超前的預見
第六篇大師風範
蕩漾水波的道理
耶魯大學的塔樓
參加周總理的圓圈會議
相聲大師的風采
大師的鼓勵成為我前進的動力
愈久彌香的友情
為勞動人民歌唱
塵封的手稿
一張小紙條留下的回憶
他的批評讓人心裡高興
最重要的是創新
強將手下無弱兵
恰同學少年
我們永遠的系主任
嚴師出高徒
暖融融的心
霍英東傑出獎100萬元
22年前頒發的獎章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璀璨的藝術之光
逼出來的國際大獎
音禮答師恩
她是我們的蔣阿姨
一家人不過如此
此曲只應天上有
寫在《錢學森故事》之後

部分書摘

他非常欣賞錢學森的才幹,竭力挽留錢學森,並且運用自己的影響力,想讓華盛頓方面舉行一次證明錢學森清白的聽證會。錢學森於是飛到華盛頓,一方面是為了在聽證會上澄清事實,另一方面是向美國五角大樓(國防部)海軍部副部長金貝爾辭行。聽證會推遲舉行。金貝爾原是美國通用航空噴氣公司主席,一向很欣賞錢學森的才華,曾經在紐約的全美火箭學會年會上給予錢學森很高的評價。半年前,錢學森曾向金貝爾遞交辭去美國空軍科學諮詢團顧問和美國海軍軍械研究所顧問職務的報告。金貝爾雖然批准了他的辭呈,但他卻以為錢學森不會回中國。金貝爾認為錢學森不會放棄優越的科研環境和富裕的生活條件,回到貧窮落後的中國去,他提出回國一定是衝動下的行為。金貝爾偏執地認為,錢學森回到中國既沒有先進的科研設備和雄厚的科研資金,也不可能得到豐厚的物質待遇,等於是自毀前程。一位“明智”的科學家是不會選擇這條道路的。錢學森前來辭行卻驚醒了這位軍方高級官員。他意識到,錢學森回歸對美國肯定是一大損失,美國科學界將失去一位非常有創造力的年輕科學家,而對共產黨建立的新中國卻是大有裨益。金貝爾一方面覺得惋惜,一方面覺得有責任阻止事情的發生,他立刻從辦公桌前站起來,走到錢學森面前說:“錢先生,我們如此重視您的才華,還是希望您留下來,您會在美國取得更輝煌的科學成就。”錢學森搖了搖頭:“我不能再留在美國,新中國已經成立了,我是一定要回到祖國去的!”……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