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大均

錢大均,中國國民黨軍將領,陸軍中將加上將銜。1949年赴台灣,任國民黨中央風紀股長會委員、中央評議委員、“總統府”戰略顧問等。

基本信息

大鈞(1893~1982)
中國國民黨軍將領,陸軍中將加上將銜。字慕尹。江蘇吳縣人。早年曾赴日本陸軍士官學校中國隊十二期炮兵科留學,1919年畢業回國。先後任淞軍班長、排長、保定軍校第9期分隊長、炮兵隊長、粵軍第1師參謀。1924年,任黃埔軍校兵器教官、代總教官、參謀處長、軍校教導營長、團長、國民革命軍第1師參謀長,副師長、師長、第20師師長,廣州警備司令,參加第一、第二次東征,大敗陳炯明。1927年後,歷任北路軍總指揮、第三十二軍軍長、第3師師長等職。曾率部同賀龍、葉挺率領之紅軍作戰、參與鎮壓廣州起義。1928年,兼任淞滬警備司令,後調任國民革命軍總司令部總參議、中央軍校武漢分校教育長、教導第三師師長等職。參加蔣馮閻大戰。1931年,兼任武漢要塞司令,第89師師長。1932年,任第十三軍軍長、保定行營主任,豫鄂皖三省“剿共”軍中路預備隊指揮官、豫鄂皖剿匪總司令部參謀長、武昌行營參謀長,南昌行營辦公廳主任、廣州行營參謀長,軍委會侍從室第一處主任兼侍衛長、航空委員會秘書長、參謀長、主任、運輸統制局參謀長、秘書長。西安事變時中彈受傷。1942年,任軍政部政務次長,後曾任軍事委員會委員長侍從室第1處主任兼調查統計局局長。日本投降後,任上海市長兼淞滬警備總司令。1949年2月,任重慶綏靖公署副主任、西南軍政長官公署副長官。1949年赴台灣,任國民黨中央風紀股長會委員、中央評議委員、“總統府”戰略顧問等。1982年7月21日在台北病逝。

軍機大臣錢大鈞

錢大鈞擬制的作戰計畫,不僅為蔣介石所欣賞,也使號稱"小諸葛"的白崇禧和"半個軍事家"的劉斐等折服。
錢大鈞,字幕尹,國民黨元老,黃埔軍校建校初期的老教官。他早年積極參加反清倒袁活動,後在軍閥混戰中,為蔣介石賣命,被蔣委以重任--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委員長侍從室主任,陸軍上將,是蔣介石的"八大金剛"之一。
(一)
1893年6月14日,錢大鈞出生於江蘇省崑山正儀鄉(現為真議鄉)
的商人家庭。他的祖父錢伯熊,是前清貢士。父親錢自梅,母親江氏,兄弟4人,他排行老末。4歲時,他父親帶著全家遷居蘇州。6歲時,他進入私塾讀書,讀完四書五經。1902年,他轉入英華學校學習,後又轉入新創立的初等國小就讀;翌年,考入蘇州城內羊王廟長洲高等國小堂,學習成績很好,一直名列前茅,深得老師喜愛。14歲時,其父病故,他家境更為清寒。兩年後,母親去世,為生活所迫,隨次兄去上海經商。他以志趣不投為由,返回蘇州,復讀於長洲高等國小堂,1909年因成績優異而被學校保送入南京的江蘇陸軍國小第四期。從此,他和軍旅生活結緣。學習三年,正值1911年,爆發了孫中山領導的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封建統治。陸軍國小也在這場政治變動中停辦了。錢大鈞隨即去上海參加學生軍,投身於反對清政府和封建軍閥的革命活動。當時,上海革命黨人鈕永建在淞江軍政分府創辦了一所淞軍幹部學校,他與蔡熙盛、薛棟等一起進入該校學習,6個月後畢業,被派到弁目隊當班長。
1913年,江蘇陸軍國小堂改為學校。錢大鈞回校補訓,完成陸軍基礎教育,半年後畢業,回淞軍任別動隊排長。孫中山"二次革命"錢大鈞時,江西的李烈鈞和南京的黃興出兵討伐竊國大盜袁世凱,錢大鈞隨淞江鈕永建組織的學生軍和敢死隊攻克上海郊區龍華,進而攻打上海製造局(現為江南造船廠),失利後,退到吳淞、嘉定一帶,遂解散。1914年,錢大鈞被鈕介紹去日本。至東京,他認識了孫中山,並加入了東京大森浩然學社,聆聽孫中山的教導,親承孫中山的革命薰陶。這年8月,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日本藉口出兵青島和膠濟鐵路沿線,奪取了德國在山東的侵略地盤。中國留日學生憤而歸國從軍,抵禦外敵。錢大鈞也於同年年底回國,應召赴武漢南湖,入陸軍第二預備學校。
1915年元旦,袁世凱復辟帝制,引起全國人民的義憤。錢大鈞聯契約志,積極從事倒袁運動。而袁世凱則加強軍閥統治,不斷派兵鎮壓,到處搜捕革命黨人。他被湖北都督王占元懷疑,無法留在武漢,於是秘密轉到上海,先在《時事新報》擔任日文翻譯。一個月後,鈕永建在淞江重建舊部,錢大鈞便赴淞江,幫助鈕組訓新軍,來往於上海及其附近地區,配合蔡鍔等在雲南發動的"護國"運動。第二年6月,袁世凱在全國人民的唾罵聲中,可恥地結束了罪惡的一生。錢大鈞又回到湖北軍校,恢復學業,於同年12月畢業,遞升保定陸軍軍官學校。1917年4月,他以學習成績優異被選送日本士官學校,在中國學生隊第十二期炮兵科深造。
1919年6月,錢大鈞在日本士官學校畢業,回國後,任保定軍官學校第八期第四隊分隊長。正逢直奉戰爭,學業遂陷於停頓。次年10月,他奉命參加復校工作,任第九期炮兵隊隊長。在籌備復校期間,錢大鈞深感北洋軍閥只重視權力之爭,而不講辦學目的,因此深為厭惡。聽說孫中山為了重建革命政權,於1921年4月在廣州召開了國會非常會議,通過了《中華民國政府組織大綱》,被選為"非常大總統"。
於是,他便辭去第九期炮兵隊長之職,於1921年南下廣州,投入粵軍第一師,師長是鄧鏗。錢被任為少校參謀,先後參加了西江戰役、贛州戰役、討伐沈鴻英、林虎戰役。這些戰役的作戰計畫與命令均出自錢大鈞之手,因而深得師長鄧鏗的信任,遂於1923年晉升為中校參謀。自此,他與何應欽共事,結下了深厚的情誼,為日後的升遷打下了基礎。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