錘式破碎機軸承

——滾動軸承內圈或軸圈的內孔。 (13)軸承外表面 ——滾動軸承外圈或座圈的外表面。

簡介

錘式破碎機軸承是設備在傳動過程中起固定和減小載荷摩擦係數的部件。它的主要功能是支撐機械旋轉體,用以降低設備在傳動過程中的機械載荷摩擦係數。按運動元件摩擦性質的不同,軸承可分為滾動軸承和滑動軸承兩類。

構造

(1)滾道——滾動軸承承受負荷部分的表面,用作滾動體的滾動軌道。
(2)直滾道——在垂直於滾動方向的平面內的母線為直線的滾道。
(3)凸度滾道——在垂直於滾動方向的平面內呈連續的微凸曲線的基本圓柱形或圓錐形的滾道,以防止在滾子與滾道接觸處產生應力集中。
(4)球面滾道——滾道為球表面的一部分。
(5)溝道——球軸承的滾道呈溝形,通常為一個圓弧形的橫截面,其半徑略大於球半徑。
(6)(溝)肩——溝(滾)道的側面。
(7)擋邊——突出於滾道表面與滾動方向平行的窄凸肩。用以支承和引導滾動體並使其保持在軸承內。
(8)引導保持架的表面——軸承套圈和墊圈的圓柱形表面,用以在徑向引導保持架。
(9)套圈(墊圈)端面——垂直於套圈(墊圈)軸心線的套圈(墊圈)表面。
(10)軸承內孔——滾動軸承內圈或軸圈的內孔。
(11)圓柱形內孔——軸承或軸承零件的內孔,其母線基本為直線並與軸承軸心線或軸承零件軸心線平行。
(12)圓錐形內孔——軸承或軸承零件的內孔,其母線基本為直線並與軸承軸心線或軸承零件軸心線相交。
(13)軸承外表面——滾動軸承外圈或座圈的外表面。
(14)套圈(墊圈)倒角——軸承內孔或外表面與套圈一端面連線的套圈(墊圈)表面。
(15)越程槽——在軸承套圈或軸承墊圈的擋邊或凸緣根部為便於磨削所開的溝或槽。
(16)密封(接觸)表面——與密封圈滑動接觸的表面。
(17)密封圈(防塵蓋)槽——用以保持軸承密封圈(防塵蓋)的槽。
(18)止動環槽——用以保持止動環的槽。
(19)潤滑槽——在軸承零件上用於輸送潤滑劑的槽。
(20)潤滑孔——在軸承零件上,用於將潤滑劑輸送到滾動體上的孔。

分類

滾動軸承

滾動軸承(rollingbearing)是將運轉的軸與軸座之間的滑動摩擦變為滾動摩擦,從而減少摩擦損失的一種精密的機械元件。滾動軸承一般由內圈、外圈、滾動體和保持架四部分組成,內圈的作用是與軸相配合併與軸一起旋轉;外圈作用是與軸承座相配合,起支撐作用;滾動體是藉助於保持架均勻的將滾動體分布在內圈和外圈之間,其形狀大小和數量直接影響著滾動軸承的使用性能和壽命;保持架能使滾動體均勻分布,防止滾動體脫落,引導滾動體旋轉起潤滑作用。

滑動軸承

滑動軸承(slidingbearing),在滑動摩擦下工作的軸承。滑動軸承工作平穩、可靠、無噪聲。在液體潤滑條件下,滑動表面被潤滑油分開而不發生直接接觸,還可以大大減小摩擦損失和表面磨損,油膜還具有一定的吸振能力。但起動摩擦阻力較大。軸被軸承支承的部分稱為軸頸,與軸頸相配的零件稱為軸瓦。為了改善軸瓦表面的摩擦性質而在其內表面上澆鑄的減摩材料層稱為軸承襯。軸瓦和軸承襯的材料統稱為滑動軸承材料。滑動軸承套用場合一般在低速重載工況條件下,或者是維護保養及加注潤滑油困難的運轉部位。

類別選擇技巧

選擇軸承類別時,主要應思慮以下五個方面的因素:
(1)載荷的傾向、巨細和性子:向心軸承主要經受徑向載荷,推力軸承主要經受軸向載荷。軸承同時經受徑向和軸向載荷時,可選用角構兵球軸承和圓錐滾子軸承。軸向載荷較小時,也可以選用深溝球軸承。通常滾子軸承的承載才能高於球軸承,且經受攻擊載荷的才能較強。
(2)轉速:NSK軸承的勞動轉速通常應低於極限轉速m深溝球軸承、角構兵球軸承和圓柱滾子軸承的極限轉速較高,實用於高速運轉場地,而推力軸承的極限轉速較低。
(3)調心性能:當兩個軸承座孔的同軸度不及擔保或軸的撓度較大時,應思慮選用調心球軸承或調心滾子軸承。
(4)剛度要求:通常滾子軸承的剛度大於球軸承,而角構兵球軸承、圓錐滾子軸承採納預緊辦法可以進一步進步支承的剛度。
(5)支承限位要求:停止支承節制兩個傾向的軸向位移,可以選用能經受雙向軸向載荷的軸承,單向限位可選用能經受單向軸向載荷的軸承,遊動支承不限位,可選用內、外圈可以離別的圓柱滾子軸承。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