鋼加農

鋼加農

鋼加農,機動戰士高達機體之一,作為中距離火力支援機體,本機最大的特徵在於位於雙肩的兩門240mm口徑加農炮。作戰時,通過這一武器本機可以為友軍提供強有力的支援炮火。然而,彈量的不足和機動力的低下可以說是本機的弱點。

基本信息

鋼加農簡介

鋼加農

機體番號: RX-77-2

鋼加農 鋼加農

機體代號(日文): ガンキャノン

機體類型: 炮擊戰用試作型MS

所屬:聯邦

初次配備: U.C.0079

內部環境: 只容納駕駛員的標準核心調節器系統

尺寸: 頭頂高:17.5米

重量: 本體重量:51.0噸

裝甲材料及結構: 月神鈦合金(Lunar Titanium)

發電機出力: 1380KW

推進力: 2×22600KG+4×1650KG=51800KG

剛加農 剛加農

加速度: 0.74G

地上速度:78千米/時

裝備及設計特徵:感測器探測有效半徑:6000米

180°姿勢變換所需時間:2.0秒

固定武裝: 頭部60mm火神炮×2;肩部240mm加農炮×2

選用武裝: 肩部飛彈發射器×2

選用手部武器: 專用光束步槍

技術參數

內部環境只容納駕駛員的標準核心調節器系統
尺寸頭頂高:17.5米,全高:18.1米
本體重量本體重量:51.0噸
全備重量全備重量:70.0噸
裝甲材料及結構   
發動機功率1380KW
推進力2×22600KG+4×1650KG=51800KG
加速度0.74G
裝備及設計特徵感測器探測有效半徑:6000米
固定武裝180°姿勢變換所需時間:2.0秒
選用武裝頭部60mm火神炮×2;肩部240mm加農炮×2
選用手部武器肩部飛彈發射器×2
遠程武器專用光束步槍
鋼加農 鋼加農

資料: 本機是RX計畫中與RX-78等機體一起開發的中距離支援炮擊用試作MS,與RX-78-2 高達、RX-75鋼坦克同屬使用核心*作艙的同期開發產品。由於裝甲厚重,運動性能較RX-78差。在設計本機時,聯邦軍考慮到宇宙要塞的攻略戰是不可避免的,因此需要支援炮擊型MS在宇宙步兵以通常兵裝MS進行突入時予以火力支援,這個運用思想使得設計本機時以能承受敵彈攻擊的厚重裝甲和能進行制壓射擊的大火力為優先考慮目標。阿·巴瓦·庫會戰中,在支援炮火的協助下,相當多的陸戰部隊成功突入了要塞內部,證明本機的設計是非常成功的。

鋼加農A

RX-77-1A Guncannon A炮擊戰用試作型MS。本機是聯邦軍“V作戰”的RX計畫里所開發的中距離支援用MS,試作型一共開發了3架,預定經過最終測試後配備於白色要塞,但在SIDE7遭到夏亞的突襲,僅有1機殘存,交由SIDE7的少年丹尼駕駛,成為白色要塞的重要戰力之一。

本機最大的作用是在中距離進行火力支援,近身戰則不是本機所長,因此以厚重的裝甲來彌補機動性的不足。

本機裝備了兩門頭部60mm火神炮、兩門肩部240mm加農炮、一幅腰部3連裝飛彈莢艙和一支專用光束步槍。

鋼加農A 鋼加農A

量產型鋼加農

RX-77D Guncannon Mass Production Type中距離支援用量產型MS。裝備光束炮的“鋼加農Ⅱ”完成後,聯邦軍軍方覺得此機的攻擊力遠高於“吉姆加農”,因此以“鋼加農”各型為基礎重新檢討了“鋼加農”的量產計畫,本機即是因此項計畫而誕生的量產機。

本機設計時主要以“鋼加農”為基礎(“鋼加農Ⅱ”造價太高,不適合量產化,只作為候補),調整了重量平衡,加厚了裝甲,增強了火力和運動性。武裝有兩柄光束劍、兩門頭部60mm火神炮、兩門肩部240mm加農炮和一挺90mm機槍。

本機完成後為了進行戰場試驗,兩機加入了預定參加所羅門攻略戰的強襲揚陸艦灰色幽靈,在SIDE6遭受獨眼巨人小隊突襲時,為了援護“艾利克斯高達”,在下降時被“鬥士”擊墜。另有一機則加入了澳洲的部隊。因為這個原因,軍部放棄了本機的量產計畫,轉而全力發展RGC系列,本機只生產了少數幾台。

量產型鋼加農 量產型鋼加農

鋼加農Ⅱ

RX-77-4 Guncannon Ⅱ炮擊戰用試作型MS。本機是“鋼加農”系列的最終型機體,設計時參考了前面所得到的所有數據。

與以往的機體不同,原來肩部裝備的兩門實體彈式主炮被一門位於右肩的光束炮所代替,左肩裝備了多目的精密照準機,可以進行高精度的遠距離炮擊。

由於採用了光束炮,機體整體設計方面就產生了寬裕,因此背部也換裝了更大的主推進器。本機的整體性能相當出色,給“鋼加農”系列劃上了一個完美的句號。記錄中本機有1機參加了加布羅攻略戰。

鋼加農Ⅱ 鋼加農Ⅱ

鋼加農·探測者

MSA-005K Guncannon Detector炮擊戰用試作型MS。本機是將“梅塔斯”改裝成炮擊戰式樣所得到的機體,在肩部搭載了兩門光束加農炮,另外對機體的各關節及發電機也進行了強化,使之更適合進行炮擊支援戰。由於是以“梅塔斯”為母體所設計的機體,所以也採用了可變系統,使機體能採用即座射擊體勢,能充分抑制射擊是產生的后座力,提高了射擊精度。本機只製造了兩架,在向北美地區投下時著地失敗,機體大破。本機亦是雙番號機體,另一番號為MSK-005K。

鋼加農·探測者 鋼加農·探測者

本機武裝為兩門頭部60mm火神炮、兩門肩部光束加農炮、一支2連裝光束槍(附榴彈發射器)。

吉姆加農簡介

試作型吉姆加農

RGC-80-1 GM Cannon Test Type炮擊戰用試作型MS。本機是在加布羅生產的炮擊戰用試作型MS。主武器是兩肩搭載的360mm火箭炮,由於該炮的低后座力,產生了重量平衡性與安定性的問題。為了解決這個問題,其後將該炮進行了改良,延長了炮身,彈藥的填裝方式也改為機槍式,另外對機體自膝部以下也進行了改修,光束步槍也逐漸成為標準配置。

鋼加農 相關資料 鋼加農 相關資料

除了火箭炮和光束步槍外,本機還裝備了兩門頭部60mm火神炮、一把“吉姆”型用光束手槍和一門巴爾扎克式380mm火箭筒。

製造本機時為了降低成本而大量採用了“吉姆”的部件,兩者的共有率在60%左右,設計方案也基本參考自“鋼加農”型。本機型生產了5架,沒來得及在實戰中發揮作用,戰爭便結束了。

吉姆加農

RGC-80 GM Cannon炮擊戰用量產型MS。本機型是“鋼加農”的量產機,從外觀上看給人一種“吉姆”的炮戰型的印象,這是因為在製造本機型時為了降低成本而採用了“吉姆”的框架、裝甲等,兩者的共有率在60%以上,這在共有率低下的聯邦軍MS中可算是個異數。

本機武裝為兩門頭部60mm火神炮、一門右肩部240mm火藥式加農炮、一面“吉姆”型用盾牌和一支光束步槍。

吉姆加農 吉姆加農

一號機在U.C.0079年10月測試時出現了主炮發射時失去平衡問題,這個問題在降低機體的重心後得到了改善,同時主炮也換裝了火箭式炮彈用的M-79E1型,減輕了後坐力。一年戰爭中本機共生產了58架,全部參加了實戰。

吉姆加農Ⅱ

RGC-83GM Cannon Ⅱ中距離支援用量產型MS。為了改變“吉姆加農”平衡性差的狀況,聯邦軍在一年戰爭後開始開發它的後繼機——“吉姆加農Ⅱ”。本機屬於中距離支援用量產型炮戰MS。由於能量CAP技術的推廣,使得光束武器的價格逐漸下降,因此,聯邦軍軍部對“鋼加農Ⅱ”的量產化計畫進行了再度的檢討,決定開發裝備光束炮的新機體。

機體的框架使用了“吉姆·改”的框架,頭部使用了量產型“鋼加農”的設計案,姿勢制御噴嘴、加農炮的裝著方式等很多地方也參考了量產型“鋼加農”,所以雖說是“吉姆加農”的改進型,但機體設計更接近於“鋼加農”,即它只繼承了前者的名稱,實際上已成了另一機種。

由於裝備了大馬力發動機,保證了中距離支援用的兩門光束加農炮的使用。本機還採用了喬巴姆(CHOBAM,Ceramic Hybrid Outer-shelled Brow up Act-on Materials)裝甲的構想,以此強化機體在戰鬥時的防禦力,但同時也造成了重量增加、機動性和運動性降低的缺點,因此本機生產台數也不多。由於大量採用了別的機體的設計案,因此有人戲評其為第一世代MS的集大成之作。

本機武裝為兩門頭部60mm火神炮、一柄光束劍、兩門肩部光束加農炮、一面RGM-79N型用盾牌、和一支90mm“吉姆”專用步槍。

本機的性能從總體上來說還是不錯的,亞德爾和吉斯都駕駛過本機型。但隨著時代的進步,MS也在向萬能化方向發展,“中距離炮戰”這個概念本身已落後於時代而變得陳腐,所以在以後的歷史舞台上,炮戰型MS的身影也逐漸消失了。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