鋦白塔

”大家都愛這么問他,因為愛聽他說:“鋦大傢伙。 ”有人說:“這么大的傢伙,怎么鋦的了? ”“鋦大傢伙。

北京內城有九個門,誰都知道西面兩個城門,南邊的那個門叫“阜成門”,可是老北京人總叫它“平則門”,平則門原來是五百多年前元朝的老名字,為什麼今天口語裡還叫它的舊名字呢?這就是因為有這么一段“平則門裡鋦大傢伙”的民間傳說的緣故。
好幾百年啦,誰都知道平則門裡有這么一座白塔寺(廟的正名叫妙應寺),白塔寺里有這么一座上頭大底下小的白塔(白塔寺的白塔是遼壽隆三年(公元一零九六年)修建的,元朝叫大聖壽萬安寺,明天順元年(公元一四五七年)才改成現在的名字“妙應寺”。經過幾次重修,最後一次是清乾隆四十一年(公元一七七六年)重修的。),它和北海的小白塔形式一樣。這座白塔,不知道在哪一年,誰也說不上來的那一年,塔肚子上忽然裂了很大的縫子,這個古老的白塔,眼看是有崩裂塌倒的危險啦。管塔的人,趕忙稟報了地面官,地面官趕忙稟報了他的長官,地方官的長官趕忙奏明了皇帝,皇帝一接到這個奏章,立刻慌啦,說:“這還得了!白塔可得要趕緊修好了,白塔是國都西面的‘鎮物’,鎮物壞啦,就破了國都的‘風水’,破了國都的風水,國家的氣數就完啦,那還了得?”不提皇帝老兒怎么想法子收拾白塔,單說白塔寺附近住的人家,看見白塔裂了縫子,都說:“這個大傢伙一旦倒下來,那要砸壞了多少人家的房屋啊!”大家都發愁了,愁得都吃不下飯去啦,可是怎么也想不出個好法子來,只好看著白塔干著急罷了。
就在這個時候,白塔寺前面,有個賣斤餅斤面的切面鋪(說故事的人,說的有鼻子有眼睛的,還知道這個切面鋪的字號叫“勝友軒”呢),常常有個鋦補缸的老頭兒,到這兒吃大碗面來,他總是不言不語的,吃完了飯,給了錢就走,也不說長,也不道短,也不和別人閒扯。有時候,有那愛說話兒的人,就問:“老頭兒,您會鋦什麼呀?”“鋦大傢伙。”有的人就問:“老頭兒,您管鋦酒盅兒嗎?”“不管鋦酒盅兒,鋦大傢伙。”又有那更愛說話的人,問老頭兒:“您鋦的是什麼大傢伙呀?”“什麼大鋦什麼。”大家都愛這么問他,因為愛聽他說:“鋦大傢伙。”天天問,天天說,天天大家聽了一笑,“鋦大傢伙”的老頭兒,就沒人不知道啦。白塔這個大傢伙裂了縫子啦,大家都發愁啦,誰也沒心腸再問老頭兒會鋦什麼啦,老頭兒還是不言不語的低著頭吃大碗面。這天,大家正在這家切面鋪里議論著白塔裂縫子,有人說:“白塔裂縫子,這得要拆了重修啊!”有人說:“別胡說啦,拆了重修,那得多大工程啊!還不如把它鋦上算啦。”有人說:“這么大的傢伙,怎么鋦的了?”大家你一言我一語的,說著笑著。這時候,鋦補缸的老頭兒,掀帘子進來了:“喂,夥計,煮一斤寬條兒面。”大家瞧見他進來啦,有的就樂著說:“老頭兒,您會鋦什麼來著?”“鋦大傢伙。”“白塔這傢伙不小呀,您會鋦嗎?”“會鋦。”大家嘩的一聲就哄堂大笑起來啦。有的人忍著笑說:“您真要能夠把白塔給鋦上的話,由我領頭,左近的街坊鄰居,一定請您喝一盅兒。”大家都笑著說:“對,對,喝酒是一定的。”說完話就散了。第二天——也有的說是過了幾天,白塔上真有七道光華燦爛的鐵箍,這個老頭兒,可是從此就看不見他啦。後來,大家都說:“這一定是這個鋦大傢伙的老頭兒給打的箍。”又有人說啦:“這位老頭兒,一定是魯班爺。”
現在,妙應寺的白塔,還紋絲不動的在那裡立著,光華燦爛的鐵箍是沒有的,塔肚子上卻有幾條凸起的道道,人們一看見這幾條道道,就想起這個鋦白塔的故事來。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