鋒利的紙

我會畏懼一雙美麗的眼睛,不管是同性的眼睛還是異性的眼睛,只要它是用美麗注釋的。美麗的眼睛照耀著我。那是一些令我即則怯,離又悔,不即不離不甘心的眼睛。在我貧瘠的記憶里,流失了那么多人的姓名,卻存活著一雙雙美麗的眼睛。它們或默默凝睇,或顧盼流轉,一律真真切切投在我溫柔的心幕上--這時,也只有這時,我才有勇氣與它們對視。我知道我漏聽了太多心靈的語言,只能在日後憑想像將它們一一補齊。可我卻無怨,只把這看成一種玩不厭的遊戲。

基本信息

作品名稱:鋒利的紙
作品體裁:散文
作品出處:選自《散文》2004年第3期
作者:張麗均

作品原文

那時,我剛從師範大學畢業,比我所教的學生大不了幾歲。面對那些在我看來總試圖和我作對的男生女生,我繃緊了臉。“一定要讓他們知道我不是好惹的?誰敢跟我耍把戲,哼,有他好瞧的?”
那天,在我的課上,同桌的一男一女突然搞起了小動作。我不動聲色地走下講台,快步走到他倆跟前,厲聲喝道:“乾什麼?你們?”女生慌忙用一隻手緊緊捂住了另一隻手,男生深深地低下了頭。我氣惱地拽過女生藏掖著的那隻手,譏誚地說:“有什麼見不得人的?給大家展示一下嘛?”女生的手被我高高地舉起來——天?那手背上居然在流血我嚇了一跳,但卻很快鎮靜了自己。我的語氣明顯地緩和了些:“怎么搞的?”女生囁嚅著:“是他,不小心用紙劃的。”“轟——”全班同學都被逗笑了,我剛剛平息下去的怒火經她這彌天大謊一扇,又騰地躥到了天上。我極力壓抑著內心的怒火,又問那男生:“到底是怎么搞的?”那男生遲疑了片刻,終於鼓足勇氣直視著我的眼睛說:“我從桌斗里拿出一張紙,不小心蹭著了她的手,結果……”“好,好,回答得太好了?”我用氣得變了調的聲音說,“一張紙能幹出刀子的活,照你們的說法,一根粉筆就能當槍使,一個板擦就可以成為航空母艦?——請你們出去,我教不了你們這些大師級的人物?”
女生哭了。男生指天畫地地發誓說他們剛才說的都是真的,“不信,我……我做給你看?”眾目睽睽之下,他當真拿來一張紙,用它的一個邊狠狠地去劃自己的手背。面對這異常荒唐的舉動,同學們都抑制不住,前仰後合地大笑起來。那男生急得汗都下來了,但手背上卻連道白印兒都沒有劃出,那張無辜的紙卻眼看就要支離破碎了。我不失時機地教訓他們道:“我最討厭的就是說謊。不管你們在下面幹了些什麼見不得人的勾當,都不能用謊言來搪塞我。以後……”“可是,”半天沒吭聲的女生突然哽咽著說,“我的手真的是他不小心用紙劃破的呀。”我眼前一黑,險些暈倒……後來,這事驚動了學校“思教處”,兩個學生的家長也被請了來,大家齊心協力幫我戳穿了那兩個人的謊言,又責令他們寫出了書面檢查,這樣,“紙劃破手”的事件才總算是告一段落。
再後來,他們畢業離開了校園。
再再後來的一天,我拈著一張普通的300字稿紙在辦公桌前想心事。無意間,我把紙邊順到了唇邊,突然一陣銳痛——上帝?我的上唇竟被薄薄的紙劃得淌出血來?我用舌頭舔著那腥鹹的血水,又用手背去拭,拭著拭著,往事跳到了眼前……我的心尖敏銳地體察到了被鋒利的紙倏然划過的痛楚。“怎么會這樣呢﹖怎么會這樣呢?”我一迭聲地追問著自己,又滿腹狐疑地用紙邊對準了唇,一下下地劃下去劃下去……多么怪,硬是沒有劃出一丁點傷痕?我想,那一定是一個極其刁巧的角度吧?溫柔的紙張化成了殘酷的利刃,把不曾設防的肌膚和心靈劃得鮮血淋漓……啊,歲月深處那兩個先於我嘗到了一張紙的厲害的少男少女呀,讓我怎樣才能回到昨天,輕輕對無辜的你們說一聲“對不起”?

作品鑑賞

在張麗鈞那一篇篇滲透著純潔、溫馨和率直的美文里,既有著她對心靈審視發現後的驚心和春雨潤物的慧心,也有她作為一個燕趙女子所富有的細膩而曠遠的愛心。閱讀這些清澈跌宕的文字,能真切感觸到她生命里的根須和枝葉,並在這種掩不住的芬芳本質中迷醉。《鋒利的紙》呈現的是一種傷害。一邊是高高在上,咄咄逼人,一邊是一臉無辜,低聲辯解。最終強勢的話語霸權扼殺了原本準確的生活真實。應該說,這是一場由於“自以為是”而釀成的“心靈悲劇”。它的“悲”不僅在於年輕教師少不更事的衝動和武斷,更在於與此事相關的人們的集體無意識。畢竟,心靈的傷害不同於器具的損壞,它的難以修復性是顯而易見的。當你幡然醒悟時,也許事情的發展和結局只能讓你獨自領受靈魂的折磨和煎熬。事實上,《鋒利的紙》也正是以一種“極其刁巧的角度”,演繹著這么一段情感經歷。張麗鈞用一張薄薄的紙,劃開一個師生之間經常會發生的微小事件的肌膚,讓人們真實體驗了心靈悲劇的陰冷和可怕。從行文的效果看,《鋒利的紙》的經營是獨到的,成功的,它以一種冷酷的震撼打動著讀者的心。同時,《鋒利的紙》打開的空間也是巨大的。“我”在若干年後親嘗了紙的鋒利,才意識到了先前的無知和過分。但是,假如沒有這種類似的“親歷”,那些有意無意的悲劇製造者就不會有不安和歉疚。巨大的“心靈荒蕪”不是僅憑一句“對不起”就真的能彌補和撫平的。這些隱藏在文章背後的深意,實在是值得思考。人們希望那隻被“高高舉起的手背”上流淌的鮮血,不會在無情的歲月深處風乾,相反,倒希望它真的能像一面獵獵翻飛的旗幟,讓每一位有良知的人都能靜靜地為之佇立、沉思。

作者簡介

張麗鈞,中國作家協會會員,河北省優秀教師,中學高級教師,河北省特級教師,國家級骨幹教師,唐山市“十傑”青年、“十佳”教師。自1990年至今,總計發文章400多篇。系《中國青年報》優秀撰稿人,《深圳青年》、《散文》等報刊的長期撰稿人。有60餘篇文章被《讀者》、《青年文摘》、《知音》、《青年博覽》等文摘類雜誌轉載。《與愛情無關》被10餘家報刊轉載且被改編廣播劇。結集出版《畏懼美麗》(中國青年出版社)、《依偎那座雪峰》(灕江出版社)、《看見陽光就微笑》(海天出版社)、《孩子施捨的天堂》(中國青年出版社)、《花海銘香》(湖南文藝出版社)等五本散文集、《美麗的衝動》(甘肅人民出版社)。其中《畏懼美麗》、《捐贈天堂》被選入中國小語文教材,拍成電視散文,現任唐山市開灤一中校長。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