銅鼓博物館

銅鼓博物館

銅鼓文化是壯族文化的重要組織部分。銅鼓是東蘭民族文化中的奇珍異寶,在東蘭縣已有兩千多年的歷史。紅水河沿岸的壯家,幾乎村村有銅鼓。逢年過節,紅白喜事,都要打銅鼓,喜慶吉祥,沿紅水河兩岸村寨是東蘭壯族銅鼓文化藝術的深厚積澱區。據資料統計,目前全世界館藏傳世銅鼓2400多面,其中我國館藏量1400面,廣西館藏量900多面,而東蘭縣現存量就達612面。銅鼓是東蘭壯、瑤人民心中的神物。銅鼓文化流傳時間之長、範圍之廣、影響之深,世所罕見。近年來,東蘭銅鼓也走出山門,曾多次在縣、市、自治區舞台表演。先後參加《中國有條紅水河》、中央電視台《壯錦獻給毛主席》等電視劇和電視專題片的拍攝,還在第四屆全國民運會開幕式、首屆中國金雞百花電影節暨桂林山水節、“中華鼓王”大會、南寧國際民歌節開幕式等一系列慶典活動上表演。古老的東蘭銅鼓,以其獨特的魅力,飲譽大江南北。2004年5月被自治區文化廳正式命名為“廣西銅鼓藝術之鄉”。2006年4月,東蘭銅鼓被入選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銅鼓文化是壯族文化的重要組織部分。銅鼓是東蘭民族文化中的奇珍異寶,在東蘭縣已有兩千多年的歷史。紅水河沿岸的壯家,幾乎村村有銅鼓。逢年過節,紅白喜事,都要打銅鼓,喜慶吉祥,沿紅水河兩岸村寨是東蘭壯族銅鼓文化藝術的深厚積澱區。據資料統計,目前全世界館藏傳世銅鼓2400多面,其中我國館藏量1400面,廣西館藏量900多面,而東蘭縣現存量就達612面。銅鼓是東蘭壯、瑤人民心中的神物。銅鼓文化流傳時間之長、範圍之廣、影響之深,世所罕見。近年來,東蘭銅鼓也走出山門,曾多次在縣、市、自治區舞台表演。先後參加《中國有條紅水河》、中央電視台《壯錦獻給毛主席》等電視劇和電視專題片的拍攝,還在第四屆全國民運會開幕式、首屆中國金雞百花電影節暨桂林山水節、“中華鼓王”大會、南寧國際民歌節開幕式等一系列慶典活動上表演。古老的東蘭銅鼓,以其獨特的魅力,飲譽大江南北。2004年5月被自治區文化廳正式命名為“廣西銅鼓藝術之鄉”。2006年4月,東蘭銅鼓被入選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