銅鍍金月象演示儀

銅鍍金月象演示儀


銅鍍金月象演示儀,18世紀,法國巴黎製造,通高49.5cm,地平圈直徑
銅鍍金月象演示儀局部
30cm。
此演示儀由西方傳教士帶入清宮內廷,是一件演示月球在一個月內周期變化的渾儀。
儀器構造除有地平圈、子午圈外,在子午圈內橫向置有5個圓環,自上而下分別代表天球的北天極、北回歸線、赤道、南回歸線、南天極,另在赤道圈處設有黃道帶,其上標有黃道十二宮的名稱及符號。在五環內還設有銀圈,其上標刻太陰曆的1日至29日。儀器各環中心處的小球為地球,地球一側的空間設有外表黑白參半的小球,代表月球,黑色半球表示背著太陽的一面,白色半球則是朝向太陽的一面。演示儀的下端是搖把和支架,當轉動搖把時,由於齒輪系統的作用,地球在自轉、公轉的同時帶動月球轉動,並出現朔、望、上弦、下弦等月相。
這架儀器做工考究,工藝精湛,反映了當時西方科學技術的發展水平。
撰稿人:付超
現藏故宮博物院。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