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鐵鄉

銀鐵鄉

銀鐵鄉是達州市達川區轄鄉。明代建場,清屬寶芝鄉,1940年置銀鐵鄉,1958年改銀鐵公社,1984年復銀鐵鄉。銀鐵鄉位於達州主城西北部,距達州主城36公里。面積25.5平方公里,人口10256人。鄉村公路與達(川)廣(元)、達(縣)渠(縣)公路交會。轄街道社區(城鎮社區)、流河社區(農村社區)2個社區和石坎子村、鐵頂埡村、董家場村、茶斗坡村、三溪口村、小銀山村6個村委會。銀鐵鄉鄉鎮企業有糧油加工廠。

基本信息

銀鐵概況

達川區距達州主城70公里。面積25.5平方公里,。鄉村公路與達(川)廣(元)、達(川)渠(縣)公路交會。轄街道社區(城鎮社區)、流河社區(農村社區)、石坎子村、鐵頂埡村、董家場村、茶斗坡村、三溪口村、小銀山村。 銀鐵鄉位於大巴山南麓,轄2個社區,6個行政村,82個村民小組,2410戶。這裡,由於自然環境惡劣,基礎條件極差,導致農業和農村經濟發展的速度緩慢,人民民眾還不富裕。但是自2004年來,在書記潘彬、鄉長鄒業超等黨政領導班子的帶領下,銀鐵鄉發生了巨大的變化,舊貌換新顏。鄉黨政一班人以其堅實的腳步,有力的措施和強勁的發展勢頭向前邁進了一大步,取得了驕人的成績。全鄉GDP總量達到3513萬元,占年度計畫的100%,消化財政負債30萬元,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完成90萬元,實現糧食總產7632.18噸,經濟作物收入70萬元,畜牧業總產值300萬元,勞務收入750萬元,人均可支配收入2300元;7個村50%的社通了公路,移動、聯通、電信通訊覆蓋面積達70%以上,20%的農戶改建了住房,人民生活水平明顯提高。二00四年被達州市表彰為30個進步鄉(鎮),被達縣縣委表彰為"抗洪救災"先進集體。 原青海省軍區司令員張江霖出生於銀鐵鄉石坎子村。

銀鐵場鎮

銀鐵鄉地處丘陵地帶,山坡較多,場鎮就在一條呈"之"字形的坡道上,街面坑坑窪窪,晴天灰塵滿天飛,雨天污水橫流,小攤販擺設點,沒有規則,混亂不堪。逢趕集天下雨,鄉民及擺攤販苦不堪言,加之前屆政府出台了硬化措施、集了資,但始終未硬化,老百姓怨聲載道。黨委、政府為了順民心,樹形象,決定由政府牽頭,花小錢辦大事,自己購材料施工,在短短的三個月內完成了場鎮硬化,順了民意,政府形象得到了較大改觀。

場鎮硬化後,黨委、政府加大力度治理髒、亂問題。發動鄉級單位,政府各部門和街道居民全力赴治理場鎮髒亂現象。疏通、維修下水道,修建完善化糞池,規範經商營業攤位和車輛停放點。實施場鎮"三網"(電網、電視網、電話網)改造和居住房棉壁靚化工程,落實垃圾日常清運、堆碼(處理)工作,建立場鎮清潔衛生管理和保潔制度。如今的場鎮規劃井然有序,昔日髒亂的局面不復出現,受到了廣大人民民眾的讚揚。

基礎建設

免徵農業稅,讓農民充滿歡樂。但銀鐵鄉黨委、政府卻沒有因此感到輕鬆,相反,壓力更大了。銀鐵鄉遠離城市,遠離現代農業,交通不便,信息不暢,要發展現代工業農業,走致富奔小康路,確實有些困難。鄉黨委、政府一班人沒有退縮,而是貫徹中央一號檔案精神,圍繞縣委、政府的工作部署,結合銀鐵鄉的實際情況響亮地提出了"藉助優勢,依託項目,務實基礎,興鎮活商,強企重農,富民強鄉"的口號,明確了無稅時代農村工作的重點,狠抓基礎設施建設,構築致富平台。

銀五公路是我鄉的交通大動脈,為了給老百姓辦一件看得見、摸得著的實事,以帶動鄉域經濟的發展,鄉黨委、政府多次召開分析會,決定硬化張銀路,解決銀鐵交通難的現狀,同時讓老百姓真正體驗"要想富,修公路"道理。在縣委、政府的關心支持下,在全鄉老百姓的積極支持下,銀五公路已竣工。如今,建設好的銀五公路如一條自連線著五四鄉和銀鐵鄉,成了連線兩鄉的紐帶。"要想富,除了公路,還有技術"是鄉黨委、政府提出的口號。經濟發展離不開交通運輸的便利,也離不開信息技術的傳播。鄉政府領導先後組織了農技站、農機站、農經站的工作人員下鄉送科技服務,並在2005年工作計畫中提出家家通光纖的目標。鄉民們通過收看電視可以開闊視野,多了解國際、國內形勢,通過科技頻道可以懂得更多的農作物種植技術,改變傳統落後的種植觀念,提高農產品的產量與質量。

抓水利設施建設、維修,著力解決灌溉用水難的問題。整修堰塘、水庫,增加蓄水量,恢復因"9·3"洪災損毀的灌溉渠堰,清除堵塞渠堰的淤泥、雜物,確保了春耕生產不誤農時。

產業調整

深入貫徹執行黨在農村的方針、政策,特別是完善好農業稅減免、糧食直補工作,給農民吃上減免的定心丸,明確政策,調動農民的種糧積極性。銀鐵鄉窮鄉僻壤,經濟落後,但我們堅持不放鬆糧食生產,積極發展多種經營,大力調整產業結構,著力尋求新的增長點,確立了五大經濟支點。八仙過海,各顯神通,取得了令人欣喜的成績。

--糧食增收。由於經作面積的擴大,要保證糧食生產穩中有增。鄉黨委、政府做到了小春勤管理,大春生產早發動,技術早培訓,良種、化肥早供應。把旱地改制、稻田高產開發、兩高田開發作為增產的主要措施。大春糧食產量實現3500噸,比上年增產76噸。

--畜禽增收。年初,鄉黨委、政府確立了"發展畜牧業,大步奔小康"的工作思路。出台了一系列配套優惠政策,上下形成共識,層層落實責任。大力發展生豬、肉牛、家禽。在被鄰縣出現生豬口碲疫的影響下,做到信心不減,總量上升,全年出欄肥豬1.2萬頭,家禽出欄42萬隻,配種安格斯肉牛217頭,實現畜牧業產值879萬元。

--漁業增收。年初,黨委、政府把漁業發展作為一項目。大力推行稻田養魚,全鄉有稻田養魚5家,塘堰水滿魚躍。

--果菜增量。在結構調整中除擴大油菜種植面積以外,把增大水果、蔬菜面積當作結構調整的重點。全鄉水果產量達到430噸,產值80萬元。蔬菜產量650噸。實現產值65萬元。果菜在數量和效益上有了大幅度增長。

--外出務員增值。黨委、政府鼓勵剩餘勞動力就業轉化,鼓勵外出務工。2004年全鄉外出務工1100餘人,解決了農村剩餘勞動力問題。

抗災穩糧

2004年,銀鐵鄉與全區一樣遭受了百年不遇的"9·3"洪災,造成全鄉200餘戶農戶受損,2300畝農作物受災,800畝水稻受重災,在如此慘重的災害面前,黨委、政府沒有退縮,而是組織全體鄉村社幹部帶領廣大人民民眾全力抗災自救,增大晚秋作物種植面積,依靠科技投入,重抓田間管理,大災之年全鄉糧食總產量達到4632.18噸,比以前略有增長。

在"9·3"洪災中,全鄉住房受損戶在縣政府和縣民政局的關心指導支持下,立即組織實施受災農戶住房災後重建工作,採取"一幫一"的辦法,責任落實到人,規劃落實建房用地,協助組織建築材料,並在信用社擔保貸款,使受災戶住房得到重建,使受災農戶順利地住進了新居,恢復了正常的生產生活。

銀鐵特色

糧油,水稻,小麥,蠶繭,柑橘,生豬,家禽

行政區劃

街道社區、流河社區、石坎子村、鐵頂埡村、董家場村、茶斗坡村、三溪口村、小銀山村

教育單位

達川區銀鐵鄉共有中國小校7所。

達川區銀鐵鄉中心國小、達川區銀鐵鄉流河村國小、達川區銀鐵鄉石坎子村國小、達川區銀鐵鄉鐵頂埡村國小、達川區銀鐵鄉董家場村國小、達川區銀鐵鄉茶斗坡村國小、達川區銀鐵鄉小銀山村國小。

銀鐵人口

總人口 8494
4482
4012
家庭戶戶數 2490
家庭戶總人口(總) 8494
家庭戶男 4482
家庭戶女 4012
0-14歲(總) 2068
0-14歲男 1150
0-14歲女 918
15-64歲(總) 5600
15-64歲男 2953
15-64歲女 2647
65歲及以上(總) 826
65歲及以上男 379
65歲及以上女 447
戶口本地住在本地 8296

銀鐵名人

張江霖

銀鐵鄉 銀鐵鄉

張江霖(1917.2-1999.10.26)達州市達川區銀鐵鄉人。原名張有職。1934年1月入團。1937年1月轉黨。1933年7月參加革命工作。大專學歷。1933年7月參加中國工農紅軍,任紅4方面軍戰士、副班長、班長、教導隊學員。1934年7月任川陝蘇區紅4方面軍11師32團3營9連排長、32團別動隊隊員、32團特務連文書。參加了長征。1935年6月任紅1方面軍4師11團2營通信班長、11團團部通信排通信班長。1036年6月任紅3軍團4師師部通信員。1937年8月任八路軍第115師炮兵營3連副連長、警備4團1營3連副連長。1938年3月任延安抗日軍政大學1大隊2隊學員、5大隊7隊區隊長、2大隊助教。1940年1月任晉東南抗大2大隊9隊隊長、3大隊敵工隊隊長。1942年2月任太岳大隊1隊隊長。1943年6月任晉東南抗大6分校4大隊1隊隊長。1945年2月任陝北新4旅25團2營副營長,771團2營副營長。1947年9月任2營營長。1948年8月任771團副團長。1949年任1野第6軍17師49團團長。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任陸軍第6軍17師49團團長。1951年1月為軍事學院基本系學員。1954年8月任西北軍區司令部作戰處副處長。1955年5月任蘭州軍區司令部軍訓處處長。1962年10月任蘭州軍區司令部軍訓部部長。1964年9月-1977年6月任青海省軍區司令員。1967年8月-1977年6月任青海省革委會第1副主任。1967年8月-1971年3月任省革委會黨的核心小組-中共青海省核心小組副組長。1971年3月-1977年6月任青海省委第2書記。中共9、10屆中央候補委員。獲3級81勳章、3級獨立自由勳章、3級解放勳章。1988年7月被授予2級紅星功勳榮譽章。1999年10月26日在蘭州逝世。

任家萱

任家萱 任家萱

中文名:任家萱

藝名:娜娜

暱稱:任辣妞

英文名:Selina

籍貫:四川省達州市達川區銀鐵鄉

出生地: 台灣台北市士林區(家住天母)

出道前的英文名:Cola, 國小時期為Shelly身高:163cm

體重:47kg

個性:開朗、活潑

家庭成員:爸爸、媽媽、妹妹(任容萱)、Pinky(Selina的小狗)、小賓

就讀國小:台北市雨農國民國小

就讀國中:台北市蘭雅國中

就讀高中:台北市第一女子中學(北一女)

就讀大學科系:台灣師範大學公民教育與活動領導學系

喜愛的歌手:CoCo、阿妹、陳潔儀、陶喆

喜愛的音樂:慢歌、Jazz

喜愛的電影類型:爆笑、文藝

平常的嗜好:唱歌、逛街

喜愛的動物:Pinky(Selina的小狗)、兔子

討厭的動物:昆蟲類

喜歡的顏色:粉紅

喜歡的服飾:有品辣妹風

喜愛的飾品:Melody的任何東東

喜愛的食物:海苔、Baby food、滷肉飯

最想做的事:跟姐妹、家人、愛人去環遊世界

KTV必點的S.H.E的歌:一眼萬年

對自己的形容:可愛,臉圓

如何踏入演藝圈:宇宙2000實力美少女選拔賽

男朋友:張承中

歌手簡介

19歲參加《宇宙2000實力美少女選拔賽》,還被稱為"人氣最旺超可愛美少女"以第一名的靚績脫穎而出,並與HEBE、ELLA組成SHE於2001年正式出道,該組合擁有超高人氣,號稱“第一女天團”!成員之一的Selina外表甜美漂亮,擁有溫柔高貴的氣質,性格開朗樂觀。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