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泥

銀泥

銀泥,又稱銀土,主要成分為氧化銀(AgO)和銀(Ag),此外還含有少量雜質,在高溫下氧化銀(AgO)還原為金屬銀(Ag),比重為10.5g。天然銀礦電解精煉銅產生的陽極泥(還含有金、銀、鈀、鉑、銠等),照相行業,定影顯影產生的銀沉澱。

基本信息

用途

銀泥銀泥
高溫密封、封接,首飾,掛件,藝術品陶瓷。純銀黏土,一般由純銀材質與納米級添加劑以及穩定油脂混合而成,看起來好像銀白色的黏土,可以隨意捏製成型而且無毒性。它也可與合成珠寶、陶土、銅結合,讓創作擁有更寬廣的創意空間。
由於其本身已經有銀的成分,通過專用爐具高溫燒制後雜質將完全揮發,因此純銀黏土做出來的飾品含銀量在99%以上,而我們日常所說的純銀是指含銀92.5%的純銀合金。
從夜市的路邊攤,一路逛到百貨公司的精品專櫃,銀飾永遠都是吸引目光駐足,人氣超旺。因為銀飾可以彰顯出個人的特色,不管是項鍊、戒指、耳環,輕輕鬆鬆搭配,總有令人驚喜的畫龍點睛效果。
銀飾價錢從幾百塊到上千、上萬都有,但是價錢合適樣式可能太過普通,若看上眼的,也許價格又太過昂貴。要找到一個適合自己的銀飾不容易的話,那就動手來做。設計製作一個符合自己需要,且與叢不同的銀飾,讓你的整體造型更有品味。
純銀飾品容易氧化,也容易被汗水腐蝕,所以平時需要經常擦拭或用牙膏清洗,由於純銀質地柔軟,所以需要小心佩戴,否則容易走形。

注意事項

銀泥銀泥
市場上銀泥有分進口和國產兩大塊,進口銀泥有三菱、相田、松川。國產銀泥包括銀述、大愛、老船長等。而進口銀泥都有取得國內發明專利,受國家保護,可在國家專利局或專利網站查詢得到。
購買銀泥材料時,要注意廠家是否有提供國內無毒檢驗資料的證明檔案,如果有證明檔案代表產品是安全的、無毒的優質材料。
如網上某品牌銀泥檢驗報告如下:銻0.060<1.0,砷0.025<1.0,鋇0.250<3.0,鎘0.050<1.0,鉻0.025<0.3,鉛0.090<1.0,汞0.025<0.1,硒0.500<1.0,都在國家規定的安全要求內。
劣質銀泥市場價格為3-7元/g,三菱是20元左右/g。而DIY店內製作價格在15-40元/g,能達到數倍以上的利潤。
銀泥製品,是屬於diy自己動手的產品,和市面大批量生產的銀飾是兩種不同的工藝。銀泥搓成銀線,通過乾燥燒制後,可以折彎,摔在地上不會斷裂,代表銀泥材料質量過關,銀泥材料是銀粉跟銀粉表面互相熔化而粘結在一起,跟工廠或打金店的熔化銀塊的分子結構不一樣,強度會有所差異。

製作工具

1、電爐窯爐(燒結工具)價格:2500元~9000元,分國產和日本進口兩種,價格質量功能都有一定區別,需要的朋友可以在百度直接搜尋“純銀粘土燒成爐”,或者到“首飾加工店”用“焊槍”代為燒結。
2、吊磨機(打磨工具)價格:150元~2000元(品牌、功能、質量有區別)在家裡自娛自樂的朋友可以用“砂紙、銼刀”代替。
3、天平(計量工具)價格:100元~500元(品牌、功能、質量有區別)在家裡自娛自樂的朋友不需要此工具。
4、鋼刷(拋光工具)價格:5元~80元(質量有區別)五金商店有售,屬於除銹工具。在家裡自娛自樂的朋友可以到“首飾店代為拋光”,另外還可以選擇銅刷。價格基本一樣。
5、戒指尺(測量工具)價格:30元~200元(材質有區別)在家裡自娛自樂的朋友可以用“繩索、紙條”等代替。
6、拋光機(拋光工具)價格:200元~3000元(品牌、功能、質量有區別)在家裡自娛自樂的朋友可以到“首飾店代為拋光”
7、瑪瑙刀(拋光工具)價格:5元左右,用於拋光複雜位置,拋光機拋不到的地方。在家裡自娛自樂的朋友可以到“首飾店代為拋光”
8、尖嘴鉗五金商店有售
9、斜口鉗五金商店有售
10、取形用多邊形尺子文化用品商店有售
11、水彩筆文化用品商店有售
12、墊板文化用品商店有售
13、乾膠貼紙文化用品商店有售

流程工藝

銀泥銀泥
一、設計合理的圖紙,在合理的情況下最大限度表現自己的思想。舉例:不要做過細的連線件,很容易損壞。屬於不合理設計。
二、製作手法:主要“捏”(捏在烘乾前操作)“雕刻”雕刻又分為“線雕”“陰雕”“陽雕”及浮雕。(各種雕刻在烘乾後操作)
三、烘乾,純銀黏土烘乾前跟泥土沒有什麼區別。烘乾後跟磚坯差不多,很容易雕刻。(注意事項:易碎)
四、燒制,視作品大小燒結5分鐘至15分鐘不等,沒有把握可以分次燒,反覆燒不影響作品效果,感覺差不多時 可以把作品取下測量一下 看時候收縮到所用純銀黏土的額定標準,通常為10%。
五、用鐵刷刷去白色結晶,之後用瑪瑙刀拋光就完成這件作品。

投資分析

純銀粘土實際操作很困難,不像想的那么簡單。很容易乾裂,造型也很難,沒有一定的美術基礎,雕刻基礎,是根本操作不了的。對於經營者是這樣,那么對於客人就更難了,相信很多接觸過的人都會知道。目前除了一些大莊家,還沒有開實體店賺錢的成功案例。全部都是靠收取加盟費、培訓費、設備錢而獲取利潤。直接面對消費者的終端零售商全都血本無歸。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