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杏大蠶蛾

銀杏大蠶蛾

銀杏大蠶蛾又名核桃大蠶蛾、白果蠶,俗稱白毛蟲,屬鱗翅目大蠶蛾科胡桃大蠶蛾屬。

基本信息

學名

Dictyoploca japonica Butler鱗翅目大蠶蛾科。分布東北、華北、華東、華中、華南、西南。

寄主

銀杏等藥用植物。其它寄主有蘋果、梨、李、柿、核桃、栗、榛、楓香等。
為害特點 幼蟲取食銀杏等寄主植物的葉片成缺刻或食光葉片,嚴重影響產量。

形態特徵

成蟲體長25—60mm,翅展90—150mm,體灰褐色或紫褐色。雌蛾觸角櫛齒狀,雄蛾羽狀。前翅內橫線紫褐色,外橫線暗褐色,兩線近後緣外匯合,中間呈三角形淺色區,中室端部具月牙形透明斑。後翅從基部到外橫線間具較寬紅色區,亞緣線區橙黃色,緣線灰黃色,中室端處生1大眼狀斑,斑內側具白紋。後翅臀角處有l白色月牙形斑。卵長2.2mm左右,橢圓形,灰褐色,一端具黑色黑斑。末齡幼蟲體長80一110mm。體黃綠色或青藍色。背線黃綠色,亞背線淺黃色,氣門上線青白色,氣門線乳白色,氣門下線、腹線處深 綠色,各體節上具青白色長毛及突起的毛瘤,其上生黑褐色硬長毛。蛹長30—60mm,污黃至深褐色。繭長60—80mm,黃褐色,網狀。

生活習性

年生l—2代,遼寧、吉林年生l代,以卵越冬。翌年5月上旬越冬卵開始孵化,5—6月進入幼蟲為害盛期,常把樹上葉片食光,6月中旬—7月上旬於樹冠下部枝葉間結繭化蛹,8月中下旬羽化、交配和產卵。卵多產在樹幹下部1—3m處及樹權處,數十粒至百餘粒塊產。天敵主要有赤眼蜂、黑卵蜂、絨繭蜂、螳螂、螞蟻等。

防治方法

(1)6—7月結合銀杏園管理,摘除繭蛹。冬季清除樹皮縫隙的越冬卵。(2)掌握雌蛾到樹幹上產卵、幼蟲孵化盛期上樹為害之前和幼蟲3齡前兩個有利時機,噴灑90%晶體敵百蟲或50%敵敵畏乳油或50%馬拉硫磷乳油1000倍液。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