鉻酸鹽製造業工人肺癌

鉻酸鹽製造業工人肺癌是職業性腫瘤之一,是近年發病率比較低的一種職業病。

基本信息

基本信息

肺癌肺癌

鉻酸鹽製造業工人肺癌的危害因素:鉻酸鹽
可能導致的職業病:鉻酸鹽製造業工人肺癌
致病分析:目的探討鉻酸鹽與肺癌的關係,方法對患者的職業史、工作場所職業病危害因素調查及臨床資料進行綜合分析,結果患者在生產金屬過程中接觸六價鉻化合物10年後發生肺癌,並於患病18個月後死亡,工作場所中鉻化合物濃度超過國家標準,結論長期反覆接觸六價鉻化合物能引起肺癌,應減少作業工人六價鉻化合物的接觸機會。

診斷及致病原因

診斷按照鉻酸鹽製造業工人肺癌診斷標準(94--2002),診斷本病必須符合下述3條:①原發性肺癌診斷明確;②從事鉻酸鹽製造累計接觸工齡1年以上(含1年);③潛隱期4年以上(含4年)。結合患者的臨床表現及現場調查,可排除其他類似疾病,診斷為“職業性腫瘤"(鉻酸鹽製造業工人肺癌)。
討論鉻是銀灰色堅硬而脆的金屬,可形成多價化合物。常見的有二價,三價和六價化合物。三價鉻鹽不易被胃腸道吸收故毒性較小.六價鉻化合物容易吸收,毒物危害程度分級為級,屬極度危害.在工業上重要的六價鉻化合物有鉻酸酐,鉻酸,鉻酸鹽和重鉻酸鹽。
主要職業接觸機會為金屬鉻的冶煉,電鍍,鋼鐵,製革,染料,油漆和化工等行業,反覆長期接觸六價鉻化合物能引起肺癌。關於職業性腫瘤的診斷,首先應經臨床確定腫瘤的存在,然後再進一步明確與職業因素的相關性。該患者經多次檢查及胸水檢驗,"肺癌"診斷成立,關鍵是如何與其他原因引起的肺癌進行鑑別。因為單個肺結節還可由結腸,腎臟,睪丸,子宮頸,黑色素瘤,骨肉瘤等其他器官的腫瘤轉移至肺臟而形成。經過全面檢查,可排除是上述原因所致。本例患者接觸鉻酸鹽1年,廠房內的煙塵較大,環境惡劣,個人及工作場所的防護設施均較差.現在工作場所的勞動保護已經有了很大改善,綜合分析認為肺癌是由接觸鉻酸鹽引起。鉻酸鹽製造業工人肺癌是由德國的於1935年首先報導的,雖然目前鉻酸鹽引起職業性肺癌的機制尚不十分明確,但已有研究證實,六價鉻通過在細胞內的還原過程可能產生一種短時存在的,具有高反應性的鉻化合物一活性氧化物,從而引起脫氧核糖核酸()損傷。有關資料已經證實,在鉻酸鹽生產過程中,包括焙燒工序以後的各個崗位均接觸六價鉻,而且已證實的對實驗動物有致癌性的鉻化合物均為六價,且多為難溶性,國際癌症研究中心也認為鉻酸鹽製造工段中六價化合物對人的致癌性證據是充分的。

病例

1、臨床資料患者,男,51歲,2003年2月開始出現無明顯誘因咳嗽,並咳中等量白色泡沫痰,3月在某醫院行線電子計算機斷層掃描()檢查時發現右肺6×5.5大小團塊影,並有胸腔積液,胸水檢查可見癌細胞(腺癌),此後口服抗癌中藥.2003年7月咳嗽,略痰加重,並偶有痰中帶血,明顯呼吸困難。
體格檢查:消瘦,氣管輕度左偏,右側胸壁塌陷,右語顫音減弱,叩診廣泛實音,呼吸音消失,左肺呼吸音增粗。複查示右肺癌,右胸腔積液,左肺轉移。患者曾吸菸1年,每天5~6支(已戒菸15年)。既往身體健康。患者於2004年9月死亡。
2、職業史患者1992年5月~2002年5月在某鐵合金廠鉻分廠原焙車間任焙燒工,主要工作為生產金屬鉻。生產過程中接觸六價鉻化合物。每天工作4—5,每周工作5.工作時戴普通紗布口罩。該廠1992年開始生產金屬鉻以來該工種共430人,已有5人(工齡分別為6~9年)被診斷為“鉻酸鹽製造業工人肺癌”,其中3人已經死亡。1999年及2001年焙燒崗位空氣中鉻化合物濃度檢測結果分別為0.062及0.058/'。

預防

預防鉻酸鹽製造業工人肺癌,應完善車問內的自然通風和機械排風系統,儘量提高生產的自動化,機械化程度,減少作業工人接觸六價鉻化合物的機會,避免類似病例的發生。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