鉤針的理論與臨床

鉤針的理論與臨床

鉤針的理論與臨床的作者是:楊楣良楊薇,出版日期:2007-12。該書主要介紹針灸研究,其中包括理論、臨床、器械等方面研究,為眾多的疑難病證增添了新的治療途徑和獲得康復的機會,深受國內外醫學界的重視和關注。

基本信息

內容簡介

我國針灸之學,其由來已遠,發展至今已成為一門新的學科——針灸醫學。她是醫學的重要組成部分,是祖國醫學的一顆燦爛耀眼的明珠。

30餘年來,針灸研究,其中包括理論、臨床、器械等方面研究,均取得了可喜的進展,成績斐然,僅治病種已逾300餘種,獨具特色的針法、療法不斷湧現,從而為促進針灸事業的發展作出了貢獻。同時,也為眾多的疑難病證增添了新的治療途徑和獲得康復的機會,深受國內外醫學界的重視和關注。

鉤針及鉤針療法是一種新穎的特種針具和特種療法。90年代初,這一科研成果最先在浙江省內得到廣泛地推廣套用,期間曾舉辦過數十期鉤針成果推廣班、鉤針療法學習班,其中包括全國學習班。1998年本人出版的鉤針專著《中國鉤針療法》受到了醫界同道和廣大讀者的歡迎和好評。自鉤針及鉤針療法問世以來,引起亍國外醫學界的重視和關注。澳大利亞、英國和美國的多位學者專程前來考察和參觀。他們給予鉤針療法以很高的評價,對它獨特的操作和取得的顯著療效倍加讚賞,還表示要來我國學習。還有日本、德國的針灸專家以及台灣、香港的同行們,也對鉤針和鉤針療法產生了濃厚的興趣,提出要參加學習,購買針具,並渴望早Et掌握此項技術。“2000年本療法被國家中醫管理局選定為“國家新源計畫”百項“適宜診療技術”首批推廣成果,並已製作了多媒體光碟,在全國範圍內推廣中。在多年來舉辦鉤針療法成果推廣中,作者曾編撰了《鉤針的理論與臨床》講義,在教學和臨床實踐過程中,覺得有必要再加以補充和提高。本書就是在此基礎上,作了較大補充,增添了許多新的內容,理論上重點闡述了鉤針療法與臟腑、經絡、陰陽、氣血與“骨所論”的關係,並首次提出了鉤針療法的作用基礎,治療作用以及治療機制等內容;臨床方面,經多年醫療實踐,根據治療上的需要,在原有鉤針手法的基礎上,又倡立了多種新的手法,從而使鉤針操作更加完善,更有利於臨床醫療和提高療效。此外,又增加多個章節,如經驗擷菁一章,內容有鉤針述要和醫療經驗二節;驗案選要一章,共有內、婦、兒、五官、皮外等30餘病種,驗案之後均附案語,以資臨床參考;根據各地學員提出的許多臨床醫療上的問題,特撰寫了“鉤針釋難”一章,對有關問題做了分析和解答。為幫助理解本書,使大家能儘快地掌握鉤針技術,提高醫療效果,還配畫了30餘幅鉤針治療圖。

由於作者水平有限,書中難免有失誤或錯誤之處,敬希同道和廣大讀者批評指正。

作者簡介

楊楣良,1933年生。從事針灸醫療、科研、教學50餘年。現為國家級有突出貢獻的專家,國務院頒發的政府特殊津貼享受者,全國五百名中醫藥專家學術繼承人導師,國家級名中醫,浙江省中醫藥研究院主任中醫師,中國針灸專家講師團教授,中國真氣運行研究會學術顧問,浙江省針法灸法研究會主任委員、針灸學會常委,國際針灸雜誌《針灸世界》(英文版)、《浙江中醫雜誌》編委等。

首創鉤針和鉤針療法,該項目獲國家發明專利。研製成功國內首台“微電腦多功能灸療儀”和“NL-90人體肘部扭力測力儀”。“微電腦多功能灸療儀”、“鉤針刺法治療肱骨外上髁炎研究”、“浙江近代針灸學術研究”、“益智針灸文獻研究”、“電腦智慧型模擬樓百層針灸治療及經穴圖像處理”、“駐波疊加理論對經絡本質的生命科學研究”、“楊氏鉤針治療肱骨外上髁炎研究”等多項國家、省、廳級研究課題,均獲科研成果獎。且對古代針灸文獻研究有素,出版主編與參編著作《實用針灸手冊》、《中國鉤針療法》、《芒針療法》、《浙江近代針灸學術經驗集成》及《中國經絡文獻通鑑》等。國家中醫藥推廣項目“新源計畫”百項中醫臨床實用技術《楊氏鉤針治療肱骨外上髁炎技術》已製成計算機、影碟機兼容的多媒體碟片。在國內外學術刊物發表論文70餘篇。

曾赴法、德、英、日和中非共和國等國家及香港等地區工作、講學、訪問及學術交流;曾應邀出席“國際傳統醫藥大會”、“世界針聯國際針法、灸法現場交流大會”、“德國國際中醫學術大會”、“世界針聯成立lO周年學術大會”及“94浙江國際傳統針灸與氣功學術會議”等五次大型國際醫學大會,並作大會學術講演。曾任中非共和國國家醫學顧問、總統保健醫師,並榮獲該國家一級復興勳章和獎狀。由於學術成就顯著,被選人《中國當代中醫名人志》、《中國專家人名辭典》、《當代中國科學家與發明家大辭典》、《浙江科學技術志》及《中國中醫藥優秀學術成果文庫》等。

目錄

第一章 概述

第一節鉤針的由來及命名

第二節鉤針的特點和意義

一、鉤針的特點

二、鉤針療法的現實意義

第三節鉤針療法的發展與展望

一、發展概況

二、今後展望

第二章 鉤針的理論基礎

第一節 立論依據

第二節鉤針療法與臟腑、經絡的關係

第三節鉤針療法與陰陽、氣血的關係

第四節鉤針療法與“骨所論”的關係

第五節鉤針療法的作用基礎

第六節鉤針的治療作用

一、清熱瀉火作用

二、宣肺定喘作用

三、行氣止痛作用

四、解痙緩急作用

五、舒筋利節作用

六、醒神開竅作用

七、蠲痹通絡作用

八、祛瘀散結作用

九、調經攝血作用

十、泄熱通淋作用

第七節鉤針的作用機理

一、抗病鎮痛,加速機體康復

二、療法互補,發揮針刺效應

三、松解粘連組織恢復生理功能

四、改善病區營養促進新陳代謝

五、注重整體觀念強調辨證施術

第三章 辨證施治與治療原則

第一節辨證施治

一、八綱辨證在臨床上的套用

二、臟腑經絡辨證在臨床上的套用

第二節治療原則

第三節鉤針的選穴與配穴

一、選穴

二、配穴

第四章 鉤針的臨床

第一節鉤針針具

一、鉤針的形狀、製作和套用

二、鉤針的保管和維修

第二節指力和手法的練習

一、指力練習

二、手法練習

第三節施術前準備

一、檢查用具

第五章 經驗擷菁

第六章 驗案選要

第七章 鉤針臨床釋難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