鈣通道

專門針對鈣離子的膜通道,如肌質網膜上的電壓門通道。

Ca2+通道廣泛存在於各種生物組織的細胞膜中。巨觀的Ca2+電流動力學特徵與Na2+電流相似,但峰值小且失活過程慢,可達數十到數百毫秒。Ca2+通道對Ca2+、Ba2+、Sr2+都有高通透性,但Ni2+、Cd2+、Co2+、Mn2+等離子能有效地阻斷Ca2+通道。藥物對Ca2+通道的作用可分為:①通道阻斷或抑制劑,可分為苯烷基胺類(如異博定、甲基異博定D600)、苯硫氮類、雙氫吡啶類等類型。②通道激活劑,一些雙氫吡啶化合物如BayK8644等藥物可活化Ca2+通道。近年,對小雞背根神經節細胞的研究發現有3種類型的Ca2+通道:①L型,該種通道在膜電位大於-20毫伏時活化,電流失活緩慢。單通道電導約25pS。②T型,膜電位約-60毫伏時通道即活化,-10毫伏以上通道電流幅值反而下降,單通道電導約8pS。③N型,該種通道在膜電位不小於-10毫伏才能活化,但又必須超極化到-80毫伏以下才能克服通道的失活。電流動力學比 L型快但比T型慢,單通道電導約13pS。以上3類Ca2+通道在不同細胞膜上選擇性分布及密度的差別,將影響各種細胞的生理功能。Ca2+通道除了對細胞電興奮性有貢獻外,它通過調節細胞內Ca2+濃度,可進一步調節許多細胞功能。

臨床上常用的鈣離子拮抗劑有三類:
苯烷胺類(如維拉帕米)
二氫吡啶類(如硝苯地平)
地爾硫卓類(如地爾硫卓)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