鈞瓷盤

鈞瓷盤

鈞瓷盤,是宋朝時期的瓷器,有著悠久的歷史與文化價值,目前收藏於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

簡介

鈞瓷盤鈞瓷盤
英文名稱: Tray of Junyao Kiln
年代:
規格: 口徑27.4厘米 底徑18.5厘米 高6.8厘米
收藏地: 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
質地類型: 瓷器

塵封千年的秘密

有不少考古新發現純屬機緣,這件瓷盤便是一例。1978年,幾位正在平整土地的農民無意間發現地下70厘米處有一個土坑,恰巧距此不遠即是裴李崗文化石固遺址的考古發掘工地,於是一個被掩埋了近千年的寶藏被揭開了。同時揭開的,還有幾個世紀前的生活場景:兩個烙餅子的鐵鏊,四個盛飯的瓷碗,還有兩個盛菜的瓷盤。發現文物的興奮是難以言表的,但隨之而來的卻是困惑:這顯然是一套家庭炊食具,是什麼原因使這個家庭把不可一日或缺的日常用具掩埋地下了呢?為什麼過後沒有人來取呢?
這件瓷盤本身便是一本無字的史書,它厚厚的質料與乳濁狀的天藍釉,既有沉重的歷史感,又富有神秘的氣息。底足露出的赭色胎骨和五個乳突狀支燒痕更透出滄桑與古樸。其胎釉、造型,都是鈞瓷的典型風格。

鈞瓷的神韻

鈞窯明代被列入宋代五大名窯之一,但宋代文獻中未見記載。傳世的鈞瓷中有一部分刻有宋代皇宮奉華殿的名字,因此有人認為鈞窯在宋代已是為宮廷服務的名窯了。經過幾十年來的工作,人們知道鈞窯的窯址在河南省禹縣神垕鎮,其影響則遍及河南、河北、山西諸地,從而形成了一個鈞窯系。
鈞瓷的最顯著特點是以銅的氧化物為著色劑,在還原氣氛中燒成銅紅釉,產生"窯變"現象。即釉料在1250℃-1270℃的高溫下熔化而交融,產生出許多意想不到的瑰麗色彩來,如海棠紅、玫瑰紫等,呈現奼紫嫣紅的氣象。而且鈞瓷的青釉也與汝瓷等其他窯系不同,即青中泛紅,色澤深淺不一,或天藍,或天青,或月白,極有內涵,耐人品味。石固出土的這一瓷盤就是鈞釉青瓷的代表作品,它同時還蘊含著一個已塵封千年而至今無人知曉的故事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