針麻

針麻

針麻是指通過針刺穴位以達到手術麻醉效果的一種技術。

簡介

【拼音】zhēn má

【注音】ㄓㄣ ㄇㄚˊ

【條目】 針麻

【引證解釋】[acupuncture anesthesia] 用針刺穴位施行麻醉的方法

概述

針刺麻醉是針刺穴位以達到手術麻醉效果的技術。簡稱針麻。它是在中國傳統的針刺治病基礎上發展起來的一項研究成果。具有操作簡便,避免麻醉藥品的副作用,患者能在手術中保持清醒狀態,術後疼痛較輕、恢復較早等特點。針刺麻醉是我國中醫現代化研究和中西醫結合研究的一項重大成果,是經絡學說、針灸技術在現代臨床實踐上的創新和發揚,是我國對麻醉技術的重要貢獻。

針刺麻醉研究始於50年代,1971年我國正式對外公布以後,已有30多個國家開展了針刺麻醉的臨床套用和基礎研究,日前已廣泛套用於普外科、腦外科、胸外科、五官科、婦產科等幾十種手術。針剌麻醉的研究促進了痛覺生理和麻醉學的發展,推動了經絡實質和針灸原理的研究,已成為醫學科學、人體科學、生命科學的一項前沿課題。

特點

針刺麻醉以人體的經絡感傳為基礎,通過穴位針刺來調動和發揮機體的鎮痛調整功能,在不用麻醉藥的情況下取得麻醉效應,使病人無痛苦地接受手術;且病人在術中神志清醒,能主動配合,術後恢復快,尤其適用於那些不宜進行藥物麻醉的病人;必要時選擇適當藥物相輔可更加理想。

基本作用

業已證明,針刺之所以能產生明顯的針麻臨床效果是因為針刺穴位可以產生下列五個重要基本作用:

① 鎮痛作用;

② 抗內臟牽拉反應作用;

③ 抗創傷性休克作用;

④ 抗手術感染作用;

⑤ 促進創傷恢復作用。

請參考醫學百科

針麻研究成果已被世界衛生組織確認為中國醫學科學研究5項重大成果之一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