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髮草

金髮草

金髮草,多年叢生草本植物,常具堅硬根頭。稈質堅硬似小竹,基部有被毛的鱗片,直立或基部傾斜,節上生根,高30—70厘米。花果期4-10月。產於湖北、湖南、廣東、廣西諸省區,印度、馬來西亞到大洋洲均有分布。

基本信息

基本信息

金髮草金髮草

種名: 金髮草
學名: Pogonatherum paniceum (Lam.) Hack.
別名: 竹篙草、黃毛草、金髮草蓑衣草、竹葉草、露水草(四
:禾本科
屬:金髮草屬

產地分布

海外分布:印度馬來西亞大洋洲
國內分布:湖北;湖南;廣東;廣西;貴州;雲南;四川。

形態特徵

多年叢生草本,常具堅硬根頭。稈質堅硬似小竹,基部有被毛的鱗片,直立或基部傾斜,節上生根,高30—70厘米,徑粗達3毫米,多節,節上有髯毛,上部各節常多回分枝。葉鞘鞘口附近及邊緣有細長纖毛,餘部有微柔毛或粗糙;葉舌甚短,上端有微小纖毛;葉片線形,長1—5厘米,寬1—3毫米,扁平或內卷,兩面均甚粗糙;總狀花1枚,單生於枝頂,緊密,細弱,長1.3—3毫米,花序梗常彎曲;穗軸節間與小穗柄近等長,長約為無柄小穗之半,一面扁平,兩側被長纖毛;無柄小穗長達3毫米;基盤毛長約1.5毫米;穎片質地較薄,第一穎比第二穎短,先端截平,具纖毛,具3脈;第二穎舟形,近先端邊緣處具長纖毛,具1中脈且延伸成13-20毫米的細長芒;第一小花雄性,內外稃長圓狀披針形,無芒,雄蕊2枚,花葯黃色,長約1.5毫米,稀有時中性;第二小花兩性,外稃先端淺2裂,裂齒間伸出細長芒;芒長15—18毫米;內稃與外稃等長;雄蕊2枚,花葯帶紫色,長約2毫米;有柄小穗較小,第一小花通常不存在。

具3-8節;節常稍凸起而被髯毛,上部各節多回分枝。葉鞘短於節間,但分枝上的葉鞘長於節間,邊緣薄紙質或膜質,上部邊緣和鞘口被細長疣毛;葉舌很短,長約0.4毫米,邊緣具短纖毛,背部常具疏細毛;葉片線形,扁平或內卷,質較硬,長1.5-5.5厘米,寬1.5-4毫米,先端漸尖,基部收縮,寬約為鞘頂的1/3,兩面均甚粗糙。總狀花序稍彎曲,乳黃色,長1.3-3厘米,寬約2毫米,總狀花序軸節間與小穗柄幾等長,長約為無柄小穗之半,先端稍膨大,兩側具細長展開的纖毛;無柄小穗長2.5-3毫米,基盤毛長1-1.5毫米;第一穎扁平,薄紙質,稍短於第二穎,先端截平和近先端邊緣密具流蘇狀纖毛,背部具3-5脈,粗糙或被微毛,無芒;第二穎舟形,與小穗等長,近先端邊緣處被流蘇狀纖毛,具1脈而延伸成芒,芒長13-20毫米,微糙或近光滑,稍曲折;第一小1脈,內稃長圓形,透明膜質,等長或稍短於外稃,具2脈,頂端平或稍凹,先端具短纖毛;雄蕊2,花葯黃色,長約1.8毫米;第二小花兩性,外稃透明膜質,先端2裂,裂片尖,長為稃體的1/3或近1/2,裂齒間伸出彎曲的芒,芒長15-18毫米;內稃與外稃等長,透明膜質;雄蕊2,花葯黃色,長約1.8毫米;子房細小,卵狀長圓形,長約0.3毫米,無毛;花柱2,自基部分離;柱頭帚刷狀,長約2毫米。有柄小穗較小,第一小花缺,第二小花雄性或可兩性,具雄蕊1枚,花葯長達1.5毫米或不發育。花果期4-10月。

生長習性

生境: 山坡,草地,路邊,溪旁草地的乾旱向陽處。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