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機構“非銀行化”發展研究

金融機構“非銀行化”發展研究

《金融機構“非銀行化”發展研究》是2009年東方出版中心出版的圖書,作者是文靜。

基本信息

本書的創新之處在下:內容簡介

金融機構“非銀行化”發展研究

1.在戈德史密斯“金融結構論”的基礎上更進一步,首次提出金融發展“非銀行化”的概念,弗從此概念出發,系統地研究了金融中介機構體系結構的變化,指出金融發展的一般規律是金融機構的“非銀行化”發展,進而分析了造成這種變化的動因和績效。

2.針對國內混淆金融中介機構、金融機構和市場中介機構這些概念和使用的現狀,澄清了它們的聯繫和區別,同時闡釋了金融中介機構的概念及其分類。

3.對金融機構這個與金融市場相比相對研究不足的領域,進行了系統的研究,並指出金融機構尤其是非銀行金融機構的發展意義重大,並從金融中介機構的角度提出了金融發展的階段論。

4.首次運用生態學和博奕論對金融發展的“非銀行化”演化進行了分析。

5.從金融機構“非銀行化”發展的角度研究了中國的金融發展,並提出了政策建議。

作者簡介

文靜,復旦大學經濟學博士,曾從事過復旦大學、世界銀行、香港大學、上海社科聯等單位相關課題組的研究,先後在經濟核心類期刊發表研究文章十餘篇,並一直對經濟、金融的相關領域保持高度專注。 作者曾任中學英語教師,其後在求學時先後在實業公司。德企上海分公司、電視台財經頻道、計算機公司、證券公司、投資公司、復旦大學與香港大學聯辦的“WT0與中國發展聯合研究院”做過實習、兼職和全職。並於2001年獲註冊中國證券交易從業資格證書、證券投資諮詢資格證書、期貨資格誕書。 自2000年起,作者開始涉足金融業,其中主要的時間段是在銀行業從業,先後從事過零售金融業務管理推動、風險管理監務評審、公司金融業務管理推動、衍生產品業務管理推動、機構金融業務推動開拓、支行管理和市場開拓等相關工作。

目錄

序一

序二

導論

引言

本書研究的理論背景

國內外相關領域的研究現狀及本書選題

本書的研究方法、框架、創新和結論

第一章 金融機構“非銀行化”金融發展之基本概念闡釋

金融中介機構的重要性

金融中介機構的界定

金融發展的規律性

金融機構“非銀行化”發展釋義

第二章 金融機構“非銀行化”發展研究之相關文獻概覽

金融深化、金融自由化的理論與實踐

格利和肖之前的金融中介機構理論

格利、肖和戈德史密斯的金融機構理論

“非銀行化”之金融中介機構替代論

“非銀行化”之市場替代論

“非銀行化”之功能替代論

對轉軌經濟中“非銀行化”的討論

一個簡短評論

第三章 金融機構“非銀行化”發展之數據支持及理論說明

銀行在金融發展中地位的變化

“非銀行化”金融發展中銀行的地位和作用

客觀認識市場的地位和作用

中介化市場發展——一個新範式

金融中介機構視野里的金融發展論

第四章 銀行的脆弱性解析與“非銀行化”金融發展

銀行業的不穩定性及其危機

銀行脆弱性的外因分析

銀行脆弱性的內生機理分析

金融中介機構的流動性問題

銀行脆弱性的內生連續性分析

“非銀行化”制度安排

第五章 金融機構“非銀行化”發展中銀行應對策略分析

銀行與變化中的外部環境

銀行應對策略的負作用

銀行戰略導向的調整和轉變

第六章 “非銀行化”金融發展的動因與進化

金融發展的路徑與經濟發展

需求方面促進非銀行化的因素分析

供給方面促進非銀行化的因素分析

“非銀行化”金融發展的途徑——金融創新

“非銀行化”金融發展的生態學和進化博弈論分析

第七章 “非銀行化”金融發展的績效分析

效率性績效分析

適應性績效分析

穩定性績效分析

“非銀行化”的其他績效

第八章 中國金融中介機構體系發展回顧

對中國金融改革的評價

中國金融發展中銀行發展回顧

中國“非銀行化”金融發展回顧

對中國金融中介機構體系“非銀行化”發展的評論

第九章 中國“非銀行化”金融發展的基礎

中國“非銀行化”金融發展的經濟基礎

“非銀行化”金融發展之支持因素分析

體系架構支持

參考文獻

後記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