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環日食

金環日食

金環日食是日食的一種,這是由於月球在太陽和地球之間,但是距離地球較遠,不能完全遮住太陽而形成的。日環食過程分為初虧、偏食、環食始、食甚、環食終、偏食、復圓。[1]

金環日食現象

金環日食金環日食

2012年5月21日[2]晨,天宇將上演一次“金環日食”罕見天象。北京僅能看到的日偏食,僅有初虧、食甚、復圓三個過程,具體時間點為21日5時31分35秒、6時33分13秒和7時41分48秒。這次環食帶是從我國大陸東南部擦過,當天清晨6時6分,廣西壯族自治區最先看到環食,隨後是廣東、江西、福建、台灣北部以及浙江的最南端,之後環食帶進入我國東海,我國境內環食時間最長為4分33秒。當日環食發生到高潮時,即食甚階段,此時的月亮就像位於太陽中心的“黑洞”,僅剩下外面一圈“大火環”。
本次日環食的獨特之處在於,在我國所有能見到環食的地方都是在黎明時刻,太陽帶食而出。
這次日環食是繼2010年1月15日後,又一次在我國境內可見的日環食。天文專家表示,雖然日環食不如日全食那么壯觀震撼,但依然非常值得期待。據了解,再下一次我國較大範圍可觀測日食的發生要等到2016年了。

2012年5月21日金環日食2012年5月21日金環日食

日食食相

日全食發生時,根據月球圓面同太陽圓面的位置關係,可分成五種食象:
1.初虧。月球比太陽的視運動走得快。日食時月球追上太陽。月球東邊緣剛剛同太陽西邊緣相“接觸”時叫做初虧,是第一次“外切”,是日食的開始。
2.食既。初虧後大約一小時,月球的東邊緣和太陽的東邊緣相“內切”的時刻叫做食既,是日全食(或日環食)的開始,對日全食來說這時月球把整個太陽都遮住了,對日環食來說這時太陽開始形成一個環;日食過程中,月亮陰影與太陽圓面第一次內切時二者之間的位置關係,也指發生這種位置關係的時刻。
食既發生在初虧之後。從初虧開始,月亮繼續往東運行,太陽圓面被月亮遮掩的部分逐漸增大,陽光的強度與熱度顯著下降。當月面的東邊緣與日面的東邊緣相內切時,稱為食既。天空方向與地圖東西方向相反。
3.食甚。是太陽被食最深的時刻,月球中心移到同太陽中心最近;日偏食過程中,太陽被月亮遮蓋最多時,兩者之間的位置關係;日全食與日環食過程中,太陽被月亮全部遮蓋而兩個中心距離最近時,兩者之間的位置關係。也指發生上述位置關係的時刻。
4.生光。月球西邊緣和太陽西邊緣相“內切”的時刻叫生光,是日全食的結束;從食既到生光一般只有日食二三分鐘,最長不超過七分半鐘。對於日食,食甚後,月亮相對日面繼續往東移動。
5.復圓。生光後大約一小時,月球西邊緣和太陽東邊緣相“接觸”時叫做復圓,從這時起月球完全“脫離”太陽,日食結束。日全食與日環食都有上述5個過程,而日偏食只有初虧、食甚、復圓3個過程,沒有食既、生光。

我國觀測日食歷史

我國觀測日食歷史已有4000多年的歷史,擁有世界上最早、最全的日食記錄,清王朝以前日食記錄達1000多次。作為日食的一種,日環食發生時太陽的中心部分黑暗,邊緣仍然明亮,形成美麗光環,這是因為處於太陽和地球之間的月球,距離地球較遠,不能完全遮住太陽而形成的。

攝影發燒友前期準備

對於攝影發燒友來說,拍攝日食是一個令人激動的話題,拍攝之前的器材準備,有一台數碼單眼相機和一支長焦端大約在200-300mm的鏡頭就可以了,定焦還是變焦這倒是無所謂的事情,需要提示一點,最好不要在沒有蓋上太陽濾光鏡的時候使用Liveview功能對太陽取景和拍攝,強光會在一瞬間毀掉你的相機。當然也不要在沒有蓋上太陽濾光鏡的時候用肉眼取景,毫無疑問,你將付出視網膜作為這種愚蠢行為的代價。

攝影發燒友注意事項

天文攝影最簡單的方法就是用相機直接拍攝。許多照相機的長焦端都可以拍到較大的太陽圖像,因日食開始和結束時太陽的位置會差異很大,取景時就要保證日食開始時太陽位於畫面左側,日食結束時太陽位於畫面右側,並且日食全程都能在畫面上。
圖片圖片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