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牛座運載火箭

金牛座運載火箭

“金牛座”運載火箭,是美國軌道科學公司根據美國國防部高等研究計畫局的 一項“標準小型運載火箭”驗證發射契約而開發的。這種完全使用固體燃料的四級運載火箭使用“飛馬座”運載火箭的上面級和Castor 120第一級。 金牛座運載火箭的低地球軌道運載能力為1350公斤。 第一次發射的日期在1994年,總共發射9次,成功6次。 最後4次發射中有3次失敗。,前兩次失敗造成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損失7億美元。

基本信息

火箭各級

金牛座運載火箭 金牛座運載火箭

第一級命名為Castor 120,由Alliant Techsystems(ATK)公司所研發(原本隸屬聚硫橡膠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經由改造LGM-118A和平守護者飛彈而成。第二級與第三級使用Orion-50s (與飛馬運載火箭相同,但沒有穩定翼),第四級使用Orion-38,從飛馬運載火箭第三節拿過來使用。

命名

不同的元件配置使用不同的代碼,代碼共有4位數。與三角洲系列運載火箭相類似。第一個數字是對第一節的定義;並說明第二節與第三節是否為標準或加大版。 第二個數字是酬載艙的直徑;第三個數字是第四節火箭的使用類型。第四個數字是選配第五節的種類。

數字 第一個數字 第二個數字 第三個數字 第四個數字

第一節 第二節 第三節 平均直徑 第四節 第五節

0

1 TU-903 Orion-50ST Orion-50T 1.60 m (63 in) Orion-38 不適用

2 Castor-120 Orion-50ST Orion-50T 2.34 m (92 in) 不適用 不適用

3 Castor-120 Orion-50SXLT Orion-50XLT 不適用 Star-37FM Star-37

組成及運載能力

具有新地面級的金牛座火箭重68噸(150000磅),可將1.4噸(3100磅)的載荷送入低地球軌道(LEO),若經過適當提高,發射有效載荷能力可增加到1.8噸左右(在LEO上)。

金牛座火箭發射架上有試驗控制台和飛行遙測接收機用的跨接電纜。

新型金牛座火箭(以兩個片狀的整流罩為基淺的外徑為1.6米),可容納1.37米直徑和高3.3米的有效載荷;複合材料蜂窩結構外殼正由佛蒙特Co-lllt`lds公司製造。由於潛在的有效增長勢頭,O寧幾公司瞄準了外徑為2.娜米的整流罩。

金牛座火箭的發射能力是飛馬座火箭的3倍。使用加強結構的金牛座運載火箭從范登堡基地發射可將大約1000公斤的有效載荷送人極地軌道。若從卡納維拉爾角發射,金牛座火箭能將重1500公斤的有效載荷送人高度約460公里、傾角28.5度的軌道;也能將重量達376公斤的衛星送人靜地轉移軌道。

發射失敗

Orbview-4發射失敗

發射記錄 發射記錄

Orbview-4屬於地球之眼的衛星之一。在2001年9月21日發射,金牛座加大版火箭在剛開始發射成功,但最後衛星並沒到到達預定軌道。

軌道碳偵測衛星發射失敗

2009年2月35日發射,金牛座加大版火箭酬載著價值2.7億美元的 軌道碳偵測太空船。在09:55(格林威治標準時間)成功的從范登堡空軍基地發射,但下一節無法分離,導致衛星無法到達到預定軌道。軌道碳偵測花費在金牛座運載火箭及其周邊服務約5400萬美元。

輝煌號衛星發射失敗

該衛星原定於2011年2月23日在范登堡空軍基地通過金牛座XL火箭火箭發射升空,後因故推遲了數日。
2011年3月4日,火箭升空六分鐘後,整流罩沒有正確的與火箭分離,衛星未能進入預定軌道,整體墜入太平洋。這次失敗與兩年前美國軌道碳偵測衛星墜落事故十分相似。輝煌號衛星造價約4.24億美元,屬於氣候變遷偵測衛星。

陸基中段防禦

與金牛座運載火箭相同的運載火箭被美國飛彈防禦局作為 陸基中途防禦系統之一。

金牛座2號

金牛座2號運載火箭,是軌道科學公司正在計畫研發的改進型運載火箭,預計第一節將使用液態燃料發動機,與金牛座一號運載火箭不同,首次發射定在2011年第三季。

據美國航空航天周刊網站報導:軌道科學公司為將在2011年9月份發射的首枚“金牛座”-2火箭做準備。

火箭主級段目前正在從烏克蘭駛往沃勒普斯新“水平綜合設備廠”(HIF)的貨船上,其ATK“北河二”30A上面級和“天鵝座”貨運飛船也將運至這裡。

“金牛座”-2火箭的首次飛行是一項風險降低飛行,風險降低飛行預計在9月份進行,12月中旬還將進行一次商業軌道運輸系統驗證任務。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