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牛年

金牛年,是指中國古代曆法中六十甲子中的丑年,金牛年是人們的一種美好願望。

中國古代曆法是用乾支紀年,到了南北朝時期出現了“十二生肖”。古代天文學家制定了“六十甲子別五行圖”,所謂“五行”指的是:金星、木星、水星、火星、土星,每一年對應一顆行星。60年一循環。如“甲子”“乙丑”對應金星,這兩年出生的人屬於“金鼠”“金牛”;在六十甲子納音“甲子乙丑海中金”.

爭議

2009年1月26日將進入農曆己丑年(俗稱“牛年”),目前在社會上廣為流傳這樣一種說法:今年是60年一輪迴的“金牛年”,但天文專家指出,今年不是“金牛年”,而是“火牛年”,60年裡只有乙丑年是金牛年,1985年是金牛年,1985年是金牛年,那么要到2045年才是金牛年。

民間流傳觀點

民間稱謂牛為“醜牛”,但牛在人們心目中其實並不醜,反而是勤勞、執著、付出的象徵。牛在中國人的心目中,一直享有尊榮的地位。它對農耕文化的發展,起過極為重要的作用,是人類的親密夥伴。黃牛、水牛、奶牛、氂牛至今仍和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肉、骨、角、皮、毛、糞,無一樣不無用處。

天文學家觀點

不論是“金牛”還是“火牛”,都沒有什麼實際意義,只是一種乾支紀年法。新的一年到來,人們都會有美好的期盼,所謂“金牛”的說法,也是人們的一種美好願望。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