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桂軒

同治十三年後,園主常請山西河北梆子演員參加演出,水上飄、月月紅的演出,轟動一時。 此後戲園多次易主,一再更名,有金桂茶園、金桂戲園、老金桂茶園、春記金桂茶園等,延續至光緒二十一年後歇業。 《申報》於1872年創刊不久,就刊登了《戲園雜談》一文,對當時上海這兩個重要京劇戲園及其所演劇目作了正面的介紹和評論:“洋涇浜戲園林立,其最著名者為丹桂茶園、金桂軒,皆京班也。

簡介

金桂軒(金桂茶園)清同治十年(1871年)在福建路開業。戲園以原一桂軒的金台徽班為主,角色整齊,以武戲聞名滬上。後邀楊月樓、陳春元黃月山等參加演出,成為京徽合演的主要場所。同治十三年後,園主常請山西河北梆子演員參加演出,水上飄、月月紅的演出,轟動一時。清光緒五年(1879年)譚鑫培、孫彩珠首次來滬演出均受歡迎,戲園營業也日盛一日。光緒八年戲園遷至廣東路仍用原名,除邀有天津的雙鳳班外,常與大觀茶園的戲班聯合演出,故影響較大。此後戲園多次易主,一再更名,有金桂茶園、金桂戲園、老金桂茶園、春記金桂茶園等,延續至光緒二十一年後歇業。此園是滬上清末重要京劇戲園之一。

《申報》關於該戲院的報導

《申報》是中國近代史上最有影響力的報紙之一,由於報館地處上海,所以報導了很多上海的市井新聞,比如金桂軒這個清末上海著名的戲院,《申報》曾多次報導:
《申報》於1872年創刊不久,就刊登了《戲園雜談》一文,對當時上海這兩個重要京劇戲園及其所演劇目作了正面的介紹和評論:“洋涇浜戲園林立,其最著名者為丹桂茶園、金桂軒,皆京班也。金桂僅以楊月樓一人鬨動時目,遂使車蓋盈門,簪裾滿坐,幾欲駕丹桂而上之;而丹桂之扮演則爭能角勝,領異標新,務在與金桂相抗,蓋勢成晉楚,競有狎主齊盟光景焉。近丹桂又新到都中名優,為老生、為武旦者數人。連日登場,容藝雙絕,廿十七日演《奪太倉》、《忠節烈》等劇,摹寫豪雄忠烈之概,真覺神采奕奕。金鼓聲中,刀光飛舞,跳擲之技,神化無倫,而尤以《法門寺》客串之唱口為最妙。”
1875.05.08《申報》3版《名優演劇》:“前報列金桂軒新腳色茲悉黑兒環九何哈袁世奎均於初六夜登塲演戱,其周春奎景四寳則尚未定期。”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