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口鎮

金口鎮

金口鎮位於黃海之濱,丁字灣畔,全鎮共有36個行政村,3.3萬人口,轄區面積82.28平方公里,有15公里海岸線。自古以來,金口就是一個有名的商埠,馳名海內外,古人描述說“金口市街寬敞,店肆櫛比,商賈雲集”,反映了當時的繁榮景象。現在的金口鎮在黨的富民政策的指引下,在改革開放的新時期,更是過去難以比擬的。寬闊的柏油馬路、繁榮的街道、幢幢高樓、成片的廠房、熙熙攘攘的集市,一派現代化鄉鎮的繁榮景象。

基本信息

資源優勢

金口鎮金口鎮
金口鎮位於即墨、萊陽、海陽三市交界處,境內青威高速公路、萊青環海公路、王劉公路縱橫貫通,南距青島國際機場40公里,青島港80公里,區位優越,交通方便。,鎮內有1100千瓦的變電站工業專供線路,電力充足,供水,通訊設施齊全。金口鎮交通發達,青威高速公路、萊青環海公路貫通該鎮南北,縮短了與外界的距離;通訊方便,7800門程控電話簡捷了金口鎮與國內外的聯繫;電力充足,110千伏的變電站,保證了全鎮的工農業生產及生活用電。這些得天獨厚的條件與環境,加快了全鎮改革開放的步伐,使其進一步向國際、國內的大市場邁進。

金口鎮屬於低山丘地區暖溫帶季風性氣候,年平均氣溫在12攝氏度左右,無霜期在230天左右,常年降雨量在600-700毫米左右。鎮內有錢固山,臥牛山兩大山系8280畝山巒,已完成兩處引水上山工程,沿山興建水庫,塘壩60餘座,開發板栗、冬棗、柿子、茶葉等生態農業綜合開發示範園4500畝。全鎮達到肉蛋雞存欄量100多萬隻,各類珍禽3萬多隻。金口鎮地處丁子灣內灣,經過幾百年的沖積和沉淤,形成了一片遼闊的坦途,現多已經開發養殖26000多畝,在灘涂內打出海水井,實施深井海水資源開發,為金口鎮建設大規模工廠化養殖提供了自然資源優勢和現實必備的各種條件。

山海資源豐富。鎮內有錢穀山、米臍山、鳳凰山、臥牛山等大小山頭20餘座,山巒面積8280畝,荒山面積2600畝。目前,鎮內已建成山區開發示範園三處:分別是臥牛山生態農業示範園,占地4000畝;米臍山冬棗示範園,占地1200畝;旭麗雜果種植園,占地300畝,發展勢頭良好。灘涂開發方興未艾,全鎮2.5萬畝灘涂基本得到開發,建成蝦池2.3萬畝。在未開發的荒灘上,已有信息產業部青島療養院建成占地300畝的現代化畜禽養殖場一座,給荒灘開發帶來了生機。

行政區劃

農業發展

金口鎮對蝦
農業生產蒸蒸日上。林果生產,先後建成大棗種植區、優質雜果種植區和苗木花卉種植區等三個大規模種植區,全鎮林果面積達到3200畝;畜牧生產,養殖資源豐富,發展潛力極大,建成占地100畝以上的肉羊養殖基地3處,全鎮現存欄良種羊1、2萬隻;水產養殖,擁有海水養殖面積2萬餘畝,主要以對蝦、海參、大鯪鮃魚、縊蟶混養為主;蔬菜生產,全鎮水澆地達2萬畝,蔬菜種植面積達7600畝,總產量達2萬餘噸,品質優良,口感極好,深愛周邊縣市居民的歡迎。

工業發展

金口鎮金口鎮
工業基礎雄厚。現有工業企業26家,其中2處合資企業,3處外資企業,2006年,完成工業總產值14億元,實現銷售收入13.1億元,上繳利稅1996萬元,出口創匯1565萬元,集工業、農業、水產品、果品於一體,形成了服裝加工、食品加工、海產品冷藏加工、機械製造等多個門類,產品銷往世界十幾個國家和地區,先後被省、市政府授予“出口供貨值先進鄉鎮”和“工業骨幹鄉鎮”。金口鎮本著重點保護骨幹企業,放手發展個體私營企業,為工業企業發展提供必要的政策支持和全方位的優質服務的目標,全鎮工業經濟增勢迅猛,駛入了發展快車道。

個體私營經濟和第三產業載體健全。鎮內有5處農貿市場和2處專業批發市場。其中,水產品批發市場占地60畝,日交易額120萬元;蔬菜批發市場占地45畝,日上市蔬菜幾十種,遠銷青島、煙臺威海等大中城市。占地10000平方米的文化休閒廣場已全面對外開放。

社會事業

基礎教育發達。建有規範化教學、實驗綜合樓2座,擁有即墨市級規範化成人技校1所,即墨市管理優秀等級學校4所,青島一類幼稚園3所。金口鎮教育素有“東方暖流”之美譽,物華天寶,人傑地靈,全鎮每年都有近百名學子升入各類大學深造,可謂人才濟濟,桃李芬芳。

產業特色

金口鎮金口鎮
為實現富民強鎮的目標,金口鎮立足本地實際,出台優惠政策著力培植規模企業發展,以發揮龍頭企業帶動作用。在政府的大力扶持下,金盛集團、金華集團、韓青製衣、金豪實業等一批帶動作用大、輻射力強的龍頭企業迅速崛起,形成了機械製造、農產品加工、針織服裝加工、水產品加工等產業特色。鎮黨委、政府針對產業特點,重點圍繞機械製造、農產品加工、針織服裝加工進行“產業鏈招商”,大項目的引進給金口鎮的工業發展帶來了無限的生機,該鎮實現工業總產值6.9億元,同比增長21.7%;完成銷售收入6.1億元,同比增長20%。

快速發展壯大的企業成了吸納農村勞動力轉移的大舞台。該鎮針對企業用工需求,以成教中心校、各企業為主要培訓點,對勞動力實行分級、分類、分批培訓,以提高農民工的技能和素質。青島韓青製衣有限公司的產品出口到韓國、美國、加拿大、中國香港等10多個國家和地區。周邊20餘個村莊的1260名農村勞動力走進韓青公司,每年可以賺取工資1000多萬元。

計生工作

金口鎮金口鎮
2002年以來,金口鎮計畫生育協會積極爭取黨委政府的重視與支持,緊緊圍繞計畫生育優質服務工作中心,貼近育齡民眾需求,深入紮實的開展“三結合”幫扶工作,取得明顯成效。具體做法是:

一、政策啟動。今年初鎮黨委政府制訂出台了《關於進一步推動計畫生育“三結合”工作實施意見》,配套制訂了幫助實行計畫生育的家庭給予幫扶的多項優惠政策,在財力比較緊張的情況下專門拿出3萬元,加上往年滾動的5萬元幫扶基金共8萬元,專門由協會負責作為對扶持戶的農業創收項目的“造血”基金。
二、部門聯動。鎮政府專門同派出所等18個部門簽訂了“結對子”幫扶責任書,部門又與被幫扶戶簽訂了幫扶協定書,政府給部門明確了責任,部門向“結對子戶”承諾履行的幫扶項目,既建立了良好的幹群關係,又實現了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雙贏。
三、能人帶動。年初召開了全鎮科技致富帶頭人表彰大會,對12名自覺實行計畫生育的科技致富帶頭人進行了表彰獎勵,會上受表彰者現身說法,訴致富路上的酸甜苦辣,談依靠科技帶來的收穫,體現了“出一名能人,帶一村經濟,富一方民眾”,使與會者受到極大震動。
四、協會拉動。鎮計生協會在協調涉農部門及時將科技信息及時送到幫扶民眾手中的同時,還專門為幫扶對象印發了《協會幫扶聯繫卡》,幫扶對象無論在生產資金方面、科技信息方面還是在所需物資方面需要幫助可以直接向鎮協會或涉農部門聯繫,以便及時提供幫助。

金口鎮奶牛
五、服務推動。鎮成立了由農技、獸醫等部門的技術人員組成的技術指導小組,根據季節需要為幫扶對象進行必要的技術指導和培訓,同時還不定期邀請市農牧專家下鄉講課,現場指導。鎮計生協會那出3000多元為幫扶戶訂閱了《農業科技知識》和《山東人口導報》等報刊,增強了育齡民眾依靠科技勤勞致富的信心。

政策贏民心,幫扶順民意,到目前,通過幫扶帶動、服務拉動,全鎮新建養豬場32個;養豬存欄量1620餘頭;養雞戶由去年的82戶發展到現在的212戶,奶牛養殖發展到70戶;戶均收入在萬元以上,新發展棗園320畝。有利的推進了全鎮農業產業結構調整和農民勤勞致富的步伐。

旅遊資源

金口歷史悠久,旅遊業發展有著得天獨厚的優勢。古老的天后宮有300多年的歷史,被列為青島市級重點保護文物。膠東最大的地主莊園——周疃李氏莊園,占地上百畝,與棲霞牟氏莊園名聞齊魯。臥牛山農業示範園區,是現代化的農業生產基地,集生態養殖與觀光旅遊於一體,漫步而上便是著名的臥牛山戰役主戰場,來到此處會讓你再一次回憶起那硝煙瀰漫的革命戰爭年代。萬畝淺海養殖區,風和日麗時,銀光閃閃,引你到夢幻般的世界。

金口鎮青島天后宮
青島天后宮

先有天后宮,後有青島市。青島天后宮,始建於明成化三年(1467年),距今已有500多年的歷史,是青島市區現存最古老的明清磚木結構建築群,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500多年前初建成時,天后宮由三間聖母殿和龍王財神兩配殿構成。後歷經明、清、民國等七次維修擴建。1996年,青島市政府對其進行全面修復,並將其闢為"青島市民俗博物館",於1998年12月26日正式對外開放。青島天后宮現占地面積近4000平方米,建築面積1500平方米,為二進庭院。其有正殿、配殿、前後兩廂、戲樓、鐘鼓樓及附屬建築總計殿宇16棟80餘間,是一處典型的具有民族風格的古建築群。除戲樓為琉璃瓦蓋頂,其它建築物均為清水牆、小灰瓦,且經蘇州式彩繪點染,雕樑畫棟,金碧輝煌。在整個青島地區的古代建築中,青島天后宮的建築藝術和彩繪藝術都是首屈一指的。天后宮戲樓大梁的包袱畫繪有金陵十二釵等紅樓人物,以及春秋故事“吹簫引鳳圖”、“敦煌飛天圖”等。天后宮內,古木成蔭,綠草茂盛,是典型廟宇與園林風格的有機結合。戲樓兩側是鐘樓和鼓樓,前院有四株冬青樹,其中靠牆的兩株為法國冬青,花壇兩邊的兩株為本地冬青。前院東西廂門前是兩株桂花樹,每年農曆八月十五前後,滿樹的桂花會使整個院落清香飄溢。

金口鎮李氏莊園
李氏莊園

李秉和莊園坐落在西南距即墨市區27公里的金口鎮李家周疃村。自李秉和始,經過五代相繼擴建,特別是其曾孫李葆初等人大興土木,使這座莊園建築規模不斷擴大。該莊園是一座典型的古城堡式莊園。整個莊園圩牆環圍,東寬西窄,略呈梯形,占地總面積10公頃。莊園的圩牆周長約1.5公里,高5米,頂寬4米,全由三合土版築,內外牆壁砌以磚石。圩牆頂外側築有女牆,並按地形分別築有向外凸出的4個炮台,炮台底部留有炮洞,其凸出的三面,均有射擊孔和瞭望孔,便於左右瞭望和防禦射擊。莊園圩牆開南、北、東三個圩門,皆為磚砌拱門,南、北門上築有城樓,其式樣仿即墨縣城的城樓而建,青磚綠瓦,雕樑畫棟,氣勢宏大。圩牆外周圍挖有深約3米、寬約6米的城壕溝,長年積水,吊橋懸空。

金口鎮金口鎮
莊園北門內一條長達270米的大街將李氏莊園分成東、西兩宅。東宅名曰“尚理堂”,有房180餘間;西宅名曰“尚絅堂”,有房140餘間;兩宅又各分東、西兩院,臨大街一面各為住宅。東宅臨圩牆一面為菜園,西宅臨圩牆一面為花園。各宅的中間為主建築,設有議事廳、宴客廳及主、仆居住的正、廂寢室,其建築、設定富麗堂皇。主建築四周留有胡同,南胡同建有裝飾華麗的垂花門(二門);胡同四周列賬房、耳房、庫房、廚房、磨房、碾房等。兩宅的南群房中間都建有高大的大門門樓,西宅一座,東宅兩座。門樓的墀頭、屋脊、磚面上各有若干雕飾。兩宅大門前各有東西街,街南建有拳房、馬廄、傭工住房等。

西宅大廳前植有一棵耐冬樹玉蘭花,樹徑周長約1米,高出房頂,每逢花期溢香撲鼻,沁人心肺;抗戰期間,被日本侵略者掠走。西宅菜園北端建有“烏龍院”,其中設定豪華,是李荃初為用重金在濟南買的一個名妓所建。圩牆的東門外和北門外各有花園1處,東花園面積約3333平方米,北花園面積約9333平方米。花園內植有各種名貴花木和大片栗樹。莊園裡,李家擁有護園武裝。抗戰前,有長槍60支,李葆初以下的大小主子每人各有手槍1支。另外,還擁有“二人抬”土炮20門,車拉土炮兩門,銅炮1門,按炮的口徑分別賦以“大將軍”、“二將軍”、“九節龍”等各種雅號。據傳“大將軍”銅炮長約3米,口徑25厘米,後被日本人劫走。李家擁有男女傭人、丫環侍女等三四十人。李家還在莊園內外立有3座牌坊,這3座牌坊均為漢白玉石雕成,有兩座系四柱三間多脊單檐式,一座是兩柱單間式(亦稱支門)。東西兩宅的大門口各有高大的功名旗桿和石雕獅子。1945年秋,即東縣解放後,李氏莊園的圩牆被拆除,東、西兩宅歸南阡鄉糧食管理所使用。如今,東宅房屋已大部改建,西宅還存有議事廳、宴客廳和兩幢住房及部分房屋,被列為青島市文物保護單位。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