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匱啟鑰

《金匱啟鑰》叢刊三十六卷.該書系清·黃朝坊撰輯。 迨鹹豐十年(公元1860年),其裔孫安梯募梓遺書,求序胡廷槐,胡名之曰《金匱啟鑰》。 《金匱啟鑰》十四卷:卷一為“醫學舉要.臟腑總論”等六十六目:卷二至卷九為雜病,計“發熱、潮熱。

《金匱啟鑰》叢刊三十六卷.該書系清·黃朝坊撰輯。朝坊,字妙山,湖南醴陵人,生卒不詳。嘉慶元年(公元1796年)詔舉孝廉方正。祖及父俱業醫,趨庭訓,間復遇姻親匡邦寶,字緯韓(一作瑋含),人稱“匡神仙”。朝坊師事之,學有心得,為人治病屢獲奇效,於是醫名大振,群亦以“匡神仙”目之。嘉慶九年(公元1804年)著書數十卷於所居“不盡山房”。書成未梓,而朝坊逝。迨鹹豐十年(公元1860年),其裔孫安梯募梓遺書,求序胡廷槐,胡名之曰《金匱啟鑰》。該書《販·棲偶記續編》有著錄,題“金匱啟鑰十四卷(原註:卷十分三卷,卷十四分二卷),婦科五卷,幼科四卷,痘科六卷,眼科六卷,清黃朝坊輯,鹹豐庚申紹雅堂刊。”現國內館藏極罕,《中醫圖書聯合目錄》苫錄總三十七卷,其中《痘科》題“九卷。,顯誤。《醴陵縣誌》載“《金匱啟鑰》二十四卷。,禹新初介紹作三十六卷,當是包括首一卷,蓋《金匱啟鑰》實非全書總名,故以所見著錄卷數,或有差異。《金匱啟鑰》十四卷:卷一為“醫學舉要.臟腑總論”等六十六目:卷二至卷九為雜病,計“發熱、潮熱。惡寒、寒熱往來”、等一百五十六目;卷十為傷寒,計“傷寒引、上賦、下賦”等六十六目;卷十一為春溫,計有“春溫引,冬傷於寒。春必病溫”等六目;卷十二為“夏熱、病熱,濕溫、斑毒”等;卷十三為瘟疫,有“瘟疫引、匡公經治疫證口決”等十目;卷十四為痢症,有“痢引、六氣主司,匡公治痢口訣”及孔以立《痢疾論》摘萃等。《婦科》五卷計“寒熱,血風勞.客熱“等六十五目.以上兩書,多為闡述祖傳、匡翁所授及黃氏平生之經歷,為黃氏著述之匯要.其他《幼科》四卷,系陳飛霞《幼幼集成》;《痘科》六卷,系聶久吾《活幼心法》;《眼科》六卷,系傅仁宇《審視瑤函》:均屬前人原著,稍事更張,或略附己見,無甚發明.黃氏別著《醫案》十二卷,今未見。(史常永)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