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性中國

野性中國

“野性中國”由野生動物攝影師奚志農於2002年創辦,是一家用影像的方式保護自然的專業機構。致力於拍攝中國野生動物和自然環境的圖片和紀錄片,並通過影像的傳播,促進公眾參與自然保護。

簡介

野性中國工作室(Wild China Film)成立於2002年,是一家用影像的方式來傳播和推廣自然保護理念的專業機構;致力於拍攝中國野生生物和自然環境的圖片和紀錄片,努力實現“用影像保護自然”的信念。

Wild China,founded in 2002 by Xi Zhinong, is a profession organization that dedicates to promoting conservation through images. We specialize in documenting China’s wildlife, nature and environment on both still and moving images, and we are committed to using the power of image to promote public participation in conservation.

使命

搶救性地拍攝中國的瀕危特有物種,通過舉辦“中國野生動物攝影訓練營”壯大自然攝影的隊伍,通過“影像計畫”為自然攝影師提供資金和設備的支持,並且通過最好的自然影像來打動並影響公眾。

都做了什麼

野性中國擁有國際一流的攝影師,奚志農作為國際保護主義攝影師聯盟(ILCP)唯一的中國成員,多次在國內外重要攝影比賽中獲獎。野性中國的攝影團隊在他的帶領下每年產出大量精美的影像。

在擁有專業的團隊和海量庫存的同時,野性中國也擁有豐富的媒體資源。我們不僅跟國內主要的高端平面媒體如《華夏地理》、《中國國家地理》、《外灘畫報》等都有長期合作,與網易、新浪等網路媒體以及中央電視台這樣的重量級電視媒體都保持著良好的關係。

與此同時野性中國也具備豐富的工作經驗。我們和佳能、愛普生、GORE-TEX等國際知名企業以及世界自然基金會(WWF)、保護國際(CI)、國際野生生物保護學(WCS)等國際環保組織都有大量合作。我們的很多成員之前就供職在這些企業和組織中,這使得野性中國能夠充分了解您的需要,滿足您的要求。

野性中國同時也進行專題片的拍攝和製作。目前我們擁有將近500小時的野生動物與自然的影視素材。我們拍攝的紀錄片多次在國內外電影節獲獎。工作室的創始人奚志農和史立紅還多次被邀請作為國際自然電影節的評審。野性中國也多次為各大NGO製作宣傳片和公益廣告,我們製作的公益廣告在中央電視台、國內機場、民航飛機、北京10號線捷運以及青藏鐵路的列車上都有放映。

2001年,BG世界野生動物攝影年賽瀕危動物類一等獎

2002年,獲英國自然銀幕電影節(WildScreen Film Festival)TVE

2003年,獲日本國際野生動物電影節“亞太地區最佳紀錄片獎”

2004年,中國攝影傳媒大獎年度攝影人物

2003年,獲國家環保總局、香港地球之友設立的“地球獎”

2004年,獲共青團團中央“保護母親河獎

2007年,在新加坡獲得對亞洲自然保護做出特殊貢獻“馬來熊獎”。

2009年,“中國野生動物攝影訓練營”項目獲得阿拉善生態獎。

攝影訓練營

野生動物訓練營

中國野生動物攝影訓練營(Chinese Wildlife Photography Training Camp)是由野性中國工作室主辦的一個長期開展的自然攝影培訓項目,創辦於2004年。其宗旨是培養中國本土的自然生態攝影師,改善中國生物多樣性豐富但影像紀錄匱乏的現狀,並通過這些影像的傳播促進公眾參與環境保護。

背景

中國是世界上生物多樣性最豐富的國家之一,也是生物多樣性全球熱點地區,但中國的野生動物攝影事業卻剛剛起步,許多中國特有的、瀕危的物種甚至都從來沒有影像記錄。當國外的自然影像已經成為一個成熟的行業,中國幾乎還沒有職業的野生動物攝影師。而在自然保護工作中,野生動物的影像是不可或缺的重要工具,它可以讓公眾、決策者、研究和保護者直觀地了解到野生動物的真實生活狀態和所面臨的危機,廣泛地吸引和調動社會力量積極參與到關愛自然、保護野生動物的事業中。

影像記錄這種方式正在成為自然保護和野外研究工作中越來越重要的手段。而廣大的中國自然保護區由於缺乏專業和系統的自然攝影培訓,面對良好的拍攝機會也很難獲得優質的影像,即使有專業的器材也很難發揮出應有的作用。現今,很多自然愛好者和攝影愛好者,也開始用手中的器材記錄身邊的自然環境與野生動物。“中國野生動物攝影訓練營”就是為他們提供了培訓的機會、器材的支持和交流的平台。

“中國野生動物攝影訓練營”緣起於野生動物攝影師奚志農的一筆捐贈。他將自己代言佳能廣告的收入換成多套專業拍攝設備,用以支持那些熱切希望拍攝中國野生動物但卻缺少器材和技術的自然保護區工作人員。“中國野生動物攝影訓練營”籍此應運而生。

目標

培養中國的自然攝影師,改善我國生物多樣性豐富但影像紀錄匱乏的現狀。用真實的野生動物影像感動公眾,使其參與到自然保育工作中來。同時為自然保育研究提供有力的科學依據。

影像計畫

logologo

“中國瀕危物種影像計畫”是由野性中國倡導並實施的一項旨在搶救性地拍攝中國瀕危特有物種的公益計畫,通過這一計畫,野性中國將組織中國一流的自然攝影師對中國的瀕危物種進行系統的拍攝;同時為有志於瀕危物種拍攝的人士提供拍攝資金、設備借用等支持。基於以上拍攝的成果,影像計畫還將建立中國自己的瀕危物種影像庫,讓國人和世界了解中國鮮為人知的野生動植物和值得自豪的壯麗自然。

“中國瀕危物種影像計畫”的資金來源

“影像計畫”需要的資金由野性中國通過以下方式籌集:

1、國內外社會團體、個人和企業事業單位,自願捐贈的資金和實物;

2、奚志農曆年獲獎的獎金;

3、奚志農作品集大型生態攝影畫冊《野性中國》銷售收入;(作為計畫啟動前的一個特別項目,首批義賣收入十萬元,用於地震後唐家河保護區野外觀測站的建設)

4、基於奚志農和其他野性中國攝影師作品開發的產品的部分授權費用。

5、“中國瀕危物種影像庫”在去除攝影師的著作權分成和運營費用之後的收入。

野性中國設立專門的帳戶管理計畫資金,並對計畫資金的使用情況進行公示。

“中國瀕危物種影像計畫”的支持範圍

“影像計畫”重點支持拍攝沒有受到足夠重視的物種及其棲息地的項目。申請項目應關注中國物種紅色名錄、IUCN物種紅色名錄、中國I、II類保護動物、國家重點保護野生植物名錄、狹域分布的物種、特有種、受貿易危脅的物種,及其重要棲息地的保護。

“影像計畫”優先支持的拍攝項目:

A: 尚無影像資料或資料極其貧乏的瀕危鳥類與獸類的野外拍攝;

B: 瀕危兩棲爬行動物的野外拍攝;

C: 水生生物的拍攝,特別是水生生物的水下攝影;

D: 自然生態專題拍攝:瀕危物種及其棲息地、人與該物種之間的關係等。

申請人資格

影像計畫支持自然攝影師系統而有計畫地瀕危特有物種進行的拍攝。凡是中國大陸公民、有一定的拍攝能力和野外經驗、有志於自然影像拍攝(包括攝影與攝像)的人士皆可申請拍攝經費支持。

重點支持自然保護區一線工作人員、科研院校及研究機構研究人員、以及相關領域專業人士的拍攝。

經費申請時間及資助限額

野性中國每年分兩次受理項目申請,上半年和下半年的截止時間分別是6月30日和12月31日。影像計畫對每個項目的資助限額為三千到一萬元人民幣。特別重要和需要較長拍攝周期的項目,在前一年度拍攝取得較好成果的基礎上,可以進行延續申請。

怎樣向“影像計畫”申請拍攝經費?
您可以在野性中國網站下載申請表格,列印後,按照要求填寫後連同你之前拍攝的代表作品、身份證複印件,一起郵寄給我們,信封醒目位置請標註“中國瀕危物種影像計畫”,郵寄地址:北京市西直門外大街137號野性中國工作室 郵政編碼:100044。我們的專家將認真進行審核,初審合格後,我們將與您聯繫,就拍攝項目進行進一步審核,審核通過後,我們將與您簽訂合作備忘錄。 合作備忘錄的樣本在此。

影像分享

基於“用影像保護自然”的理念和出發點,“影像計畫”推動影像在自然保護領域的套用,為此,在條件成熟之後,將推出“中國瀕危物種影像庫”,影像庫將是一個為媒體、NGO、環境教育機構、出版社等服務的影像平台。影像庫的收入在去除攝影師的著作權分成和運營費用之後,也將納入影像計畫的經費來源。為了實現這一目標,攝影師有義務將“影像計畫”資助下拍攝的全部或部分作品,納入“中國瀕危物種影像庫”平台。(具體細則見“影像計畫”與攝影師簽訂的資助協定)。

攝影師

攝影師奚志農

1奚志農

著名野生動物攝影師。多年來一直致力於中國野生動物的拍攝和保護,實踐著用影像的力量促進自然保護信念。

他將鮮為人知的滇金絲猴展現在大眾面前,並由此保住了它們所棲息的一片原始森林;他首次報導了藏羚羊被大肆獵殺的危機狀況以及“野氂牛隊”為保護藏羚羊做出的艱苦卓絕的努力,極大地促進了國內外公眾對長江源頭生態及藏羚羊保護的關注;他首倡舉辦了中國第一個野生動物攝影訓練營,為在自然保護第一線的工作者提供了技術和設備的幫助,進一步壯大了以影像保護自然的隊伍。

他的作品在《中國攝影》、《美國國家地理》等國內外知名期刊上大量發表,並且成為各大國際環保組織宣傳資料;獲得英國野生動物攝影年賽"瀕危物種"大獎、英國“自然銀幕電影節”的“TVE獎”,是首位在這兩項比賽中獲獎的中國攝影師。這些優秀作品也為他贏得了《中國攝影》優秀攝影師、2004中國攝影傳媒大獎年度攝影人物乃至 “地球獎”、“保護母親河獎”、“ 馬來熊獎”等大量榮譽。他還因為自己的貢獻被雲南省環保局聘為“雲南省環境大使”, 是國際保護攝影師聯盟(ILCP)第一位中國攝影師 。他在攝影、自然歷史記錄片、環保領域具有很大的影響力和非凡的魅力。

重要榮譽:

1998年 《中國攝影》優秀攝影師。

2000年 “地球獎”。

2001年 “保護母親河”獎。

2001年 攝影作品《滇金絲猴》獲得“BG野生動物攝影師年賽”(Wildlife Photographer of the Year)“瀕危物種大獎(Gerald Durrell award for endangered wildlife)。

2002年 紀錄片《追尋滇金絲猴》獲得了英國 “自然銀幕電影節”(Wildscreen Festival)“TVE獎”。

2003年 出任日本國際野生動物電影節評審。

2004年 中國攝影傳媒大獎年度攝影人物。

2006年 《戶外探險》05年“金犀牛獎”最佳環保精神獎。

2007年 新加坡亞洲野生動物與環境電影節“ 馬來熊獎”。

攝影師吳立新

吳立新吳立新

著名水下攝影師。 2002年開始從事水肺潛水運動並開始從事水下攝影。2007年,在被譽為水下攝影界奧林匹克的“世界水下攝影錦標賽”上,吳立新作為中國潛水運動協會首次派出的攝影師參加了比賽,獲微距(含蝦蟹)類別銀獎。從02年接觸潛水,吳立新就迷上了水下世界,叢零開始學習攝影。由於他的專心和毅力,僅用5年時間就取得的優異成績。早期,他的攝影作品大多來自國外海域,風格唯美。當他發現中國的水下記錄十分稀缺時,便決定把攝影對象轉至國內。這種轉變是一個全新的開始,自然攝影與生態問題無法分家,他要給他的圖片賦予更多的社會責任。吳立新越來越能體會到“用影像保護自然”的現實意義:“我想展示中國水下世界的真實情況,不論是美的還是醜的。”

重要榮譽:

中國藝術攝影學會會員;

CUA(中國潛水運動協會)潛水攝影委員會委員;

PADI(國際專業潛水訓練協會)名士潛水員;

PADI(國際專業潛水訓練協會)水下攝影師;

TDI (國際技術潛水協會)技術潛水員;

TDI (國際技術潛水協會)洞穴潛水員;

《中國國家地理》雜誌簽約攝影師

2006年 平遙國際攝影節 《還能持續多久的美麗》潛水攝影展策展人;

2006年 中國(濟南)國際攝影雙年展 獲最佳攝影獎。

2007年 第十一屆世界水下攝影錦標賽 微距類銀獎

2008年《中國國家地理》攝影貢獻獎

攝影師徐健

1徐健

徐健是一位中國野生動物攝影師、自由撰稿人、保護主義者。他畢業於北京林業大學,大學期間他是學校活躍的環保社團“山諾會”的主要成員。徐健致力於拍攝富有震撼力的中國野生動物圖片報導以及製作優秀的中國野生動物紀錄片,並通過影像的力量推動中國的自然保護事業。

在成為自由野生動物攝影師之前他一直任職於《中國國家地理》雜誌,並從事中國野生動物的報導。之後,他成為中國國家地理青少年版《博物》雜誌的主要創辦人之一。2006年,他為BBC自然歷史部工作,是高清中國野生動物紀錄片《美麗中國》節目組的一員。他同時也是中國最著名的野生動物影像機構“野性中國”工作室的主要成員之一;還是創辦於2004年的歷屆“中國野生動物攝影訓練營”的指導老師之一。

徐健的鏡頭聚焦於中國的生物多樣性,目前正致力於搶救性的拍攝那些中國特有的、最瀕危的、受人關注很少的物種,並力圖通過他的影像和行動推動對這些中國寶貴自然遺產的保護。

攝影師王放

1王放

單位:北京大學自然保護與社會發展研究中心 、野性中國工作室

著名自然攝影師,也是自然生態科學研究人員。他將自然生態的研究、保護和拍攝結合在一起,成為自己堅持和追求。

王放近年間數十次前往西藏、青海、四川、雲南、貴州、東北等地,拍攝了包括金絲猴、羚牛、藏羚羊在內大量珍稀野生動物。他的鏡頭記錄了四百多種鳥類,數十種陸生哺乳動物和數百種兩棲爬行動物。其中不乏珍貴的國家一、二級保護動物,其中還包括從未被人發現的新物種。

同時,王放還是北京大學的在讀博士和優秀的年輕生態學研究人員,承擔著北京大學研究團隊的科研任務。近幾年來,王放的主要注意力放在大熊貓及其它野生動物遷移廊道的研究工作之中,在陝西、四川的野生大熊貓棲息地進行了大量工作。於此同時,他參與了生物多樣性快速調查、社區協定保護等諸多項目。

作為中國野生動物攝影訓練營的講師和教材撰寫者,以及中國國家地理大講堂講師,他數十次在北京、成都、廣州等地舉辦報告和講座,講述野生動物的故事以及拍攝經歷,還作為主講嘉賓錄製了北京電視台《魅力自然》節目。

作品發表和展覽:

《中國國家地理》、《華夏地理》、《China Daily》等數十家媒體。

平遙國際攝影節、青海國際攝影節、國家體育館、國家大劇院等展覽

出版書籍:

北京魅力》,2009年,北京大學出版社

自然攝影手冊》,2009年,林業出版社

西藏工布江達自然保護區畫冊》,2010,待出版

紀錄片部

野性中國目前擁有約300小時的中國野生動物和自然景觀影視素材,其中很多素材是獨家所有。

服務項目

一、調研與策劃:

野性中國擁有一支專業的調研隊伍,曾是BBC大型自然歷史紀錄片《WildChina》前期調研的主力軍,並多次為CCTV《人與自然》、《正大綜藝》、《探索發現》、《森林之歌》、《新聞調查》、《新聞聯播》等欄目提供策劃諮詢服務。

二、素材提供:

野性中國目前擁有約300小時的中國野生動物和自然景觀影視素材,其中很多素材是獨家所有。

三、拍攝製作:

我們可以承接各種公益廣告、專題片和紀錄片的拍攝製作,可以提供從策劃、調研、腳本寫作、野外拍攝、後期製作的全程服務。

四、特種拍攝及器材租賃:

我們可以提供水下拍攝、高清拍攝、超長焦鏡頭拍攝、微距拍攝、紅外線觸發照相機拍攝等特種拍攝服務,並可以提供部分相關器材租賃。

完成的影片:
公益廣告

1. WWF大熊貓保護宣傳片——世界自然基金會(WWF)中國項目——2004年

2. 猴年公益廣告——保護國際(CI)中國項目——2004年(在CCTV-2播出)

3. 綠色秦嶺宣傳片——陝西省政府外宣辦——2004年(在陝西衛視滾動播出)

4.馬可波羅羊——國際野生生物保護學會(WCS)——2005年

5. 《留住美好自然》公益廣告——保護國際(CI)——2005年

6. 青藏鐵路公益廣告——保護國際(CI)——2005年

7. 北京10號線捷運中國特有物種公益廣告——2009年

專題片

1.《地球的岷山》——為世界自然基金會(WWF)製作的項目宣傳片(2006年)

2.《我們共同的責任》—— 為GEF土地退化防治項目製作的項目匯報片(2008年)

紀錄片

獨立製作

《神秘的滇金絲猴》45分鐘中文版(2002年)

《怒江之聲》(2004年)

國際合拍

《珍妮·古道爾中國行》前期策劃和拍攝——美國國家地理頻道(2002年)

曾獲獎項

紀錄片《神秘的滇金絲猴》

2002年10月 獲英國自然銀幕電影節(WildScreen FilmFestival)TVE獎;

2003年1月 獲日本東京“地球映像環境電影節”最佳紀錄片提名獎。

2003年7月 獲美國密蘇里國際野生動物電影節提名獎;

2003年8月 獲日本國際野生動物電影節“亞太地區最佳紀錄片獎”

紀錄片《怒江之聲》

2004年 應邀參加2005年“雲之南”影像展社區影像單元

2005年 應日本山形國際紀錄片電影節邀請,在“亞洲新浪潮”單元展映

2006年該作品被香港中文大學收藏

在拍項目

《藏羚羊》

《普氏原羚》

現有物種素材

滇金絲猴、川金絲猴、黔金絲猴、越南金絲猴、藏羚羊、藏野驢、野氂牛、狼、普氏原羚、大熊貓、羚牛、亞洲象、黑頸鶴、朱䴉、綠尾虹雉、血雉、紅腹錦雞、遺鷗、海南長臂猿、白頭葉猴、黑葉猴、馬可波羅羊等物種的野外影像以及以上物種的生境的視頻素材。

書籍出版

奚志農先生攝影集——大型生態畫冊《野性中國》

1《野性中國》

這是一本完全在野外拍攝的大型生態畫冊,奚志農用二十年的影像記錄,向您呈現了一個您所未見的《野性中國》。每一張圖片都是從奚志農數十萬張圖片中精挑細選出來的。

在書的序言中,當今世界最偉大的動物學家喬治·夏勒博士寫道:“奚志農的優美影像影響著我們對諸多物種的認識,也推動了自然保護的進程。”另一個序出自《BBC野生動物》雜誌前主編、英國國際野生生物攝影年賽評審Rosamund Kidman Fox之手:“奚志農作品凝結的瞬間,已是不可磨滅的經典…… 希望這本畫冊,不僅能使中國公眾了解他們有幸擁有了如此美好的自然,也能鼓勵他們去支持那些為保衛自然奮戰的勇士們。”

正如Ros女士期待的那樣,這本書的銷售收入,除去印刷等必要的成本之外,都將用於奚志農一直倡導的“用影像保護自然”的公益事業。

從2008年6月-2008年10月,通過義賣畫冊,野性中國為四川唐家河保護區籌集了10萬元資金,用這筆資金,野性中國正在著手為保護區修建一座野外觀測站。 之後,每本畫冊的銷售收入中將有100元直接進入“中國瀕危物種影像計畫”。

國內第一本原創綜合性自然生態攝影教材 ——《自然攝影手冊

1《自然攝影手冊》

野生動物攝影師奚志農策劃,徐健、王放、吳立新、奚志農4位國內一流的生態攝影師聯合撰寫的國內第一本原創綜合性自然生態攝影教材——《自然攝影手冊》,由中國林業出版社出版。

《自然攝影手冊》是國內第一本由中國自然攝影師原創的,綜合性介紹自然攝影各個領域理念和方法的著述,它是“中國野生動物攝影訓練營”的指定教材,全部由訓練營的指導老師編寫。全書分為3個主要部分:拍攝之前、拍攝實戰、拍攝之後。分別詳細論述了在自然生態攝影中各個步驟的心理準備、知識準備、器材使用、野外經驗和技巧等。其中,關於自然生態攝影的道德規範、選題種類、陷阱相機攝影等都是國內首次出現的專門論述。

這本書是集體智慧的結晶,它吸收了許多國外自然攝影師的成功經驗,同時也立足中國國情,是很多中國自然攝影師總結出的有效經驗的集合。包含和很多和國際接軌的新觀念、新方法,同時又兼備實用性。它是中國自然生態攝影領域,具有劃時代意義的一本書。

國內第一本野生動物紀錄片教材——《帶上攝像機去野外》

1《帶上攝像機去野外》

此書原著名:“Go Wild With Your camcorder-How to Make Wildlife Films”,由英國著名的野生動物紀錄片製作人皮爾斯·沃倫著,野性中國攝影師徐健譯。這也是國內第一本用中文講述野生動物紀錄片製作的專著,它為那些想拍攝《動物世界》的DV愛好者和紀錄片製作人,打開了拍攝製作精彩野生動物紀錄片的方法之門。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